業績大滑坡!趣店新業務遭資金合作方無情拋棄

近日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一年前,趣店也曾積極宣傳當時的新業務:開放平臺。不過,一年後開放平臺業務快速萎縮,根據趣店財報披露,2019年第四季度,開放平臺業務帶來的收入環比下降34%,收入下滑的原因是由於自主合作伙伴對信貸風險採取較為保守的態度。

有消息稱,趣店的部分資金合作方目前已經停止與趣店合作。

開放平臺業績大滑坡

2019年中期時,趣店對開放平臺計劃依舊十分有信心。

這項2018年第三季度啟動的開放平臺計劃,一度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所謂開放平臺,就是趣店為金融機構和互聯網流量場景App搭建的對接平臺。趣店方面曾介紹,開放平臺已有百家持牌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服務,唱吧App也作為趣店第一批合作伙伴,接入開放平臺。

趣店高級副總裁許龍曾介紹:“趣店開放平臺生態使得趣店變成了一家To B的公司,左手邊是數百家持牌金融機構,他們急需優質互聯網消費場景及用戶來開展金融科技業務;右邊則是TOP 100互聯網流量場景App,他們需要持續的流量變現能力。趣店的開放平臺生態,則能夠為其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金融機構和流量場景App都可以實現‘拎包入住’,最快一週時間即可完成對接。”

在趣店2019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中,前CFO楊家康表示:我們的開放平臺計劃已成為主要的增長驅動力,第三季度創造人民幣9.933億元的收入,佔我們淨利潤的90%以上。

經濟導報記者看到,2019年6月21日,趣店集團更新了2019年全年業績預測。公告指出,由於公司開放平臺業務增長強勁,為公司貢獻了可觀的無風險低成本額外收益,公司全面上調全年盈利預測:將2019全年Non-GAAP淨利潤指引由人民幣35億元提高至人民幣45億元,增幅接近30%。

一位接近趣店的專業人士表示:“通俗來說,開放平臺就是獲取流量並進行風控後二次批發給金融機構,以此賺到風控服務費和獲客價差。”要做成開放平臺有兩個前提:一是有持續低價獲客的能力,二是強大的獨立風控能力。

但好景不長,自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開放平臺業務出現大面積萎縮。財報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在開放平臺上的服務交易額為80億元,環比下降19.7%,開放平臺相關收入環比下降34.6%。趣店2019年第四季度調整後淨利潤1.57億元,環比下降85.2%。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前兩個月,趣店貸款業務和開放平臺的平均每月交易量分別較2019年第四季度減少約50%和61%。而貸款業務和開放平臺組共同構成趣店的主營業務,在2019年第四季度為趣店帶來的收入佔其總收入90%以上。

用戶增長速度下滑

根據消金社消息,趣店開放平臺業務的下滑,或與多家金融機構停止與趣店合作有關,停止與趣店合作的以城商行為主。有消息人士稱,天津銀行新增的已經不投放了,另一大資金方還沒有做出明確表示。而趣店在開放平臺上公佈8家合作金融機構,其中一家機構的從業人員表示,與趣店的合作已經“停了”。

經濟導報記者在趣店開放平臺網站看到,這8家合作金融機構分別是:新網銀行、海爾消費金融、長銀消費金融、廈門銀行、金美信消費金融、北銀消費金融公司、哈銀消費金融公司、百信銀行。

消金社消息稱,目前廈門銀行和趣店還有合作,但廈門銀行自有資金正在退出,趣店出資的還在做。

事實上,早在2017年年底,現金貸整頓通知下發之後,螞蟻金服就收緊了對趣店的導流。2018年8月,雙方合作不再續約。2019年,螞蟻金服清空趣店股份正式離場。

螞蟻金服的變動讓趣店用戶數量也隨之變化。

自從2017第三季度後,趣店註冊用戶增長速度就已開始下滑,2018年第一季度起,趣店註冊用戶增長數就處於低位。趣店曾依賴支付寶這個流量入口,短時間內用低於競爭對手的成本,獲得成倍於競爭對手的用戶。從2018年開始,趣店的用戶數量一直都沒有突破7000萬的量級。

趣店的用戶基數很大,但是真正接受趣店金融服務的用戶佔比很小。趣店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註冊用戶為7830萬,存量借款人總數為630萬。趣店在財報中提到,我們龐大的未被充分利用的用戶基礎,是我們開放平臺繼續增長的強大動力。

用戶增長問題似乎也困擾著與趣店合作的金融機構。業內人士表示,趣店存在缺乏新增用戶的困境,“趣店把自己的品牌搞慘了,新增獲客就不行,再加上大行業不好,存量縮減就快,無法達到用戶增長與流失的平衡。”

此外,由於P2P業務的監管環境越來越嚴格,整個行業拖欠率急劇上升,趣店財報中提到,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趣店D1拖欠率已從上季度末的10%上升至約13%。趣店投資者關係副總裁祝祺表示,今年2月份的D1逾期率更是飆升至20%,相比上年三季度末翻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