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紮根深圳,我依然將老家父母做粽子的手藝搬運過來,傳承下去

我是1998年在韶關技校畢業後學校推薦來深圳的,在深圳的上梅林,那時上梅林還有很多地方沒有開發。總共過來了二十個學生,也是現在的六七月份過來,那時候剛畢業還是個小孩子似的,到工廠開始算實習,工廠領導還開玩笑給我們過六一兒童節呢!確實那時每天還穿著校服生班,雖然兒童節沒過著沒多久就到端午節了,端午節那天工廠還是蠻有人情味的,算是給我們過端午節了,當天給我們這些學生放了半天假,每個人給了五個粽子。粽子雖然沒有家鄉的味道但也吃出了另一個味道,就是深圳味道。

雖然紮根深圳,我依然將老家父母做粽子的手藝搬運過來,傳承下去

從畢業到深圳二十多年了雖然換過工作但一直沒有離開過心愛的大深圳,一點一滴的見證著深圳的繁華。早六七年我也在深圳買了房子,結了婚生了孩子,深圳就是我第二故鄉。每當每年端午節前後我會起當年剛來深圳時的點點滴滴,那時的年少輕狂,無憂無慮的日子。一轉眼從一個黃毛小子不知不覺熬到現在是近四十歲油膩的大叔了。在深圳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反正熱愛著這片熱土一直沒改變過。

雖然紮根深圳,我依然將老家父母做粽子的手藝搬運過來,傳承下去

今年雖然離端午節還有幾天,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提前回鄉下和父母做粽子,其實我是在學習包粽子之前我還是不會包的。我都快四十歲了父母都七十歲了,我覺我有必要把父母身上的手藝以前沒學到的現在開始學會它,畢竟他們真的老了。我們先向長輩們學習怎樣選料,怎樣包紮,怎樣蒸煮。

雖然紮根深圳,我依然將老家父母做粽子的手藝搬運過來,傳承下去

在我們家鄉吃的用的還沒有那麼商品化,基本都是自己田裡父母種植出來的,比如現在做粽子的主料糯米就是姐夫家種出來的,配料如黃豆、花生、甜果這些是父母菜地種出來的,豬肉也是鎮上的農戶家的土豬肉,包粽子的竹葉子是山上野生的,真是完全原生態的東西。

雖然紮根深圳,我依然將老家父母做粽子的手藝搬運過來,傳承下去雖然紮根深圳,我依然將老家父母做粽子的手藝搬運過來,傳承下去
雖然紮根深圳,我依然將老家父母做粽子的手藝搬運過來,傳承下去

經一個下午的勞動此刻粽子的清香緩緩地從鍋中溢了出來,嗅著這一絲絲、一縷縷棕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雖然紮根深圳,我依然將老家父母做粽子的手藝搬運過來,傳承下去
雖然紮根深圳,我依然將老家父母做粽子的手藝搬運過來,傳承下去雖然紮根深圳,我依然將老家父母做粽子的手藝搬運過來,傳承下去
雖然紮根深圳,我依然將老家父母做粽子的手藝搬運過來,傳承下去

我愛有付出也有回報的深圳,也愛我的家鄉那裡有我兒時的回憶、我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