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強化部門協調上下聯動 政策組合拳助力奪取“雙勝利”

——從“六個力”看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系列報道

“從目前情況來看,疫情確實對我國經濟運行帶來了明顯影響,供需兩端均受到了較大沖擊,一些行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很多困難,前兩個月主要經濟數據都出現了明顯回落。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疫情的衝擊是暫時性的、階段性的,隨著疫情防控成效日漸顯現,一系列已經出臺的階段性應急政策措施逐步落地,特別是後續我們還將適時推動出臺一系列對沖政策,企業活力和市場潛力將進一步激發,我國經濟運行必將回歸常態,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具有很多支撐。”伴隨著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出爐,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在3月份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及時向社會傳遞了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六穩”工作的要求,根據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國家發展改革委著力完善“六穩”工作協調機制,一方面強化部門間政策協調配合,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形成財政、金融、就業等一系列儲備政策,並適時推動出臺;另一方面加強上下聯動,發揮好重點省市“六穩”情況通報會商機制作用,將機制參與省市範圍由13省(市)擴圍至17省(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政策協調聚合力。在橫向溝通、上下聯動的協同發力之下,一系列擴消費、降成本、惠民生的組合拳正加緊落到實處,有效助力疫情防控形勢下的“六穩”工作。

廣開渠道穩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就業居“六穩”之首。疫情之下如何穩就業?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19個部門和單位印發《關於推動返鄉入鄉創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動返鄉入鄉創業高質量發展;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4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鼓勵勞動者參與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的通知》,充分提高了廣大勞動者對線上職業技能培訓的知曉度和認可度;配合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幫助個體工商戶紓困……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高杲此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從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力促進“雙創”、推進“互聯網+”行動等方面多措並舉,穩定和擴大就業,核心是要通過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積極運用現代科技等來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創業的活力和潛力。

以加力促進“雙創”為例,高杲表示,要進一步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充分發揮創業投資作用,包括加大對創業擔保貸款的支持力度。對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器等創業載體,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來使用,為他們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鼓勵多渠道靈活就業等措施來穩定和擴大就業。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到,疫情暴發後,江西作為勞務輸出大省,全面實施“保用工穩就業”專項行動,一方面鼓勵勞動者家門口就業,利用部分勞動者尚未返崗或不願外出的良好契機,充分挖掘當地產業園區和服務業帶動就業的潛力,廣開就業渠道,引導勞動者就地就近就業;另一方面發揮創業促就業倍增效應,出臺10條創業擔保貸款政策促創業穩就業,進一步降低門檻、擴大範圍、創新反擔保方式,鼓勵支持農民工自主創業,釋放更大的就業潛力。山東省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職工返崗上崗,穩定和擴大就業,出臺就業創業政策,分區域、分群體、分類別進行“打包”,形成企業包、項目包、鄉村包、社區包、高校包、個人包“六大禮包”共計192項措施。山西省在就業扶貧方面成效明顯,全省已有376家扶貧龍頭企業復工復產,吸納貧困勞動力5.72萬人。有483個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吸納貧困勞動力1.72萬人。

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除了穩就業以外,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方面的措施也在不斷推出,持續發力。

穩外資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應對疫情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好外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積極幫扶外資項目和外資企業復工復產等11項穩外資舉措。通過電話會向外國商會進行解讀,受到跨國公司積極評價,提振了外資信心。

穩投資方面,加強投資項目遠程審批服務,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支持力度,協調加強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推進重大項目順利實施,積極做好穩投資各項工作。

穩預期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領導和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多次出席國新辦新聞發佈會,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等媒體採訪,並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政務新媒體平臺發佈相關信息數百條,有效穩定市場預期和信心。

組合拳實現“擴降惠”

政策組合拳需要落到實處,擴消費、降成本、惠民生是力之所指。

消費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2019年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7.8%,已連續6年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主引擎”。疫情影響之下,線上消費等新的消費點逆勢增長,前2個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在擴消費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協調23個部門出臺《關於促進消費提質擴容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加快推動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為經濟增長培育持久動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實施意見》圍繞促進居民“願消費”“敢消費”“能消費”的主線,提出了6方面19條政策措施。哈增友介紹,圍繞“願消費”,從供給側出發,出臺了8項政策措施,著力提高我國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圍繞“能消費”,從需求端考慮,出臺了6項政策措施,著力穩定和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完善消費基礎設施;圍繞“敢消費”,從維護權益角度考慮,出臺了5項政策措施,著力打造誠信、安全、公平的消費環境。

哈增友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突出抓好兩件事:一是指導地方落實好既定的擴消費政策措施,包括《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二是支持地方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

組合拳在降成本方面主要是減稅降費,包括階段性降低除高耗能行業外的企業用電價格;在現行天然氣價格機制框架內,提前實行淡季價格政策;出臺階段性減免徵信服務收費措施;階段性降低港口收費標準;減稅降費支持物流業發展等。上述政策預計可降低企業成本近740億元。

惠民生方面,碩士研究生“百萬招生計劃”正在緩解就業壓力,有效對沖疫情影響,為國儲才。全國範圍內實施免收春運客票退票費、延長春節假期、推遲開學日期等政策建議也已得到落實。(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張洽棠、荊文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