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收入抵不了房租,美團也救不了餐飲業

中國餐飲業老闆應該是中國商人裡最脆弱的一撥人。


外賣收入抵不了房租,美團也救不了餐飲業


1、餐飲老闆很脆弱


疫情之下的中國商人壓力山大,但最會哭的就屬中國餐飲業老闆。最開始中國最大的粗糧連鎖品牌西貝說現金流只能維持三四個月,接著沒多久最知名餐飲界上市公司海底撈涉嫌漲價,現在廣東餐飲協會出來勇鬥美團。看到餐飲業人士這麼能折騰,那些影院、ktv、洗浴老闆也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餐飲業兩大塊是收入,堂食和外賣。堂食為主,外賣是補充。開店也基本是堂食店,餐廳面積、桌臺、裝修、服務員都是為堂食準備的,只做外賣的店佔比例很低。人員開支是較為固定的成本,不會給廚師按炒菜份數算錢的。對於這些餐廳來說,開一天店的成本很固定,都在堂食那邊,外賣就像是多做個兼職,除了材料和加工,就沒什麼成本了。結果疫情來了,沒人敢堂食了,外賣變成了大頭。

於是有協會投訴美團,逼的美團出來表態,說要讓餐飲商家活下去,還沒人買賬。現在輿論又要逼美團出來解釋佣金都去哪了。這多像一個現實版的故事:


話說本來一個人有一份正式的工作,靠業績來換取績效薪水,業績越好薪水越高。每天上班也有成本。有一天一家公司找你做兼職,等於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搞搞副業,計件,按每件分成,公司抽20%。這樣你有兩份收入,生活富足又滋潤,也很開心。

但是疫情來了。你的正式工作業績受到嚴重影響。你有個同行很牛啊,第一個跳出來喊:哎呀我太難了,我的錢就夠活三個月的了。我上班開的限量版保時捷都快加不起油了。

過了些日子你發現業績實在上不去,就找你老闆談要漲工資,漲提成比例,要給自己漲價。結果被老闆罵的狗血噴頭,業績做的越來越差,還好意思談漲薪,再不努力小心開除你。

工作收入變少了,你就動起了歪腦筋,想把生活成本轉嫁給兼職公司。你跟100多同行,聯合起來找兼職公司談,說我快活不下去了,你得降低你的抽成。


2、再愛做夢也該醒醒了


餐飲行業賺的是辛苦錢,但是利潤高,資金迴流快,只要品類對了,口味對了,一家餐廳的盈利能力是相當強的。畢竟成本擺在那,一張成本不到2塊錢的手抓餅就是能賣8塊,做的好吃就能賺錢。大多數人認為餐飲業導致成本高的是兩點:房租和人工,但是非常固定。其實還有第三點,就是那個老闆。你仔細看看你的餐廳,花掉利潤最多的不是員工,也不是交租,就是那個老闆。幹餐飲的老闆,喜歡享受,喜歡投資,喜歡擴張。為什麼西貝沒有儲備足夠的資金,因為餐飲老闆知道這個行業資金迴流快,因為把賺來的利潤拿去擴張開了大量的連鎖店。其實2019年P2P暴雷時,有先見之明的商人就開始儲備現金了,恐怕餐飲老闆們還為自己資金回籠快陶醉呢。遇到疫情這種突發事件,不反思和及時自救,出來哭也沒用啊。


有些餐廳就很明白。年前備的菜正好在疫情期間賣給了周邊小區居民,既為居民提供了方便,又清了自己的庫存迴流了資金。也有很多餐廳根據疫情及時做調整,比如把四人桌改成單桌就餐,有的大餐廳為降低成本只開放一半樓層就餐。


但很多老闆不積極應對,只知道跑出來哭。即便要回了美團的佣金又能解決多少虧空呢?央視財經曾經做過報道,一般餐飲業毛利在30%-40%之間。所以有媒體幫商戶算筆賬,說按30%算,每賣100塊,賺30塊,要分給美團21塊,自己剩9塊,美團抽掉商家利潤的70%。你覺得大家能信嘛?不要把堂食的成本都加在外賣訂單上,如果一家餐飲店的堂食業務和外賣業務混在一起的話,外賣的利潤在80%以上,根本不是綜合核算下來的30%。人也一樣,也不要等全職工作丟了,把希望寄託在兼職上。靠兼職能養活你,甚至還能過原來那種享受的生活,做夢吧。


3、老闆們該做什麼


很想請問餐飲老闆們,開店這麼多年之前賺的利潤都哪去了,這麼多年的分紅呢都哪去了,被老闆拿去買房買車高消費了。那按照生意的常識也很清楚,市場突變公司虧損,無非就三條路:1,繼續幹下去,那就向股東借款,由股東出資勒緊褲腰帶繼續經營;2,繼續幹下去,出去借錢,向外部借款,勒緊褲腰帶繼續經營;3,不繼續幹了,轉讓或破產清算。做生意歷來是有賺有賠的,怎麼可能賺錢的時候逍遙自在,賠錢就找政府要救濟呢,市場不好就別再開你限量版保時捷了,油挺貴的,改坐地鐵出租車吧。而且現在最應該做的決策,是不是趕緊把保時捷賣了回血啊。


疫情下餐飲市場的大環境變了,是不是應該快速調整堂食策略,做出更適應市場的改革。很多公司未雨綢繆,早就把堂食和外賣業務分開來管理,搭建了中央廚房或者專門的外賣廚房,負責外賣業務。單獨核算下哪個業務賺錢哪個業務賠錢清清楚楚,該怎麼改良也就自然明明白白。可是愛哭的老闆們,還在揪著美團不放,想通過降一點點外賣佣金來增加收入,去衝抵堂食業務的虧損,實在是杯水車薪。


還有的老闆降成本不從自己身上找辦法,第一想到的是減員和降低食材品質,這無異於倒行逆施。企業虧損了就少出去高消費幾次,想經營下去就把之前投資的那幾套房產趕緊變現吧,上班開的保時捷加不起油了就麻煩您打個車坐個地鐵吧成嗎?


4、不要太過於指望美團


餐飲行業做外賣業務,對美團和餓了麼的依賴程度極大。目前的市場來看,基本上沒可能有哪個組織再做一家外賣平臺出來。滴滴兩年前曾經嘗試過,也不了了之了。也就是說,你想做外賣業務,就離不開美團。


美團的外賣平臺也確實不賺錢。2019年的財報說美團外賣佣金營收548億,用於給騎手開支410億,有很多人質疑這410億花哪了。但是2019年,於美團平臺就業的外賣騎手人數達398.7萬人,在這一年裡獲得收入的則有399萬人。平均下來一個人一個月只有856多塊的收入。據調查2019年美團在職建檔立卡貧困戶外賣騎手的月收入可以明顯看到,有67.1%的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甚至還有7.7%的騎手能達到月入8000元以上的標準。那麼如果以騎手月平均工資為3000元算,這些錢只夠支付114萬騎手的工資。無論怎麼算,410億給騎手開工資都不富裕。


還有人說算起來美團外賣2019年毛利102.33億,交易共產生87.33億筆,那每筆毛利實際應為1.17元啊,美團的人怎麼說就兩毛?拜託別把毛利強行跟利潤劃等號,技術研發、硬件帶寬、市場推廣、房屋水電、人員工資都是肉眼可見的支出啊。


美團做團購起家,是一家利潤極低的公司,這麼多年一直虧損,靠燒錢補貼佔領市場。看美團整體的財報和股票的市盈率,就知道美團不像一線互聯網巨頭那麼殷實。疫情當前,雖然美團被逼著回應了廣東餐飲協會,聲稱今年首要任務是幫助300萬餐飲商家活下去。但是事實上,指望美團能大規模投入補貼,基本不現實。


5、看清市場吧


中國餐飲業市場是4萬億的盤子(2018年),2018年外賣行業交易額4600億,在餐飲行業佔比也就是11%多一點的樣子。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來,外賣還是妥妥的兼職的地位,一時半會成不了主流。這和電商不一樣。淘寶和天貓的商家大部分是純電商,極少數是實體店為主業兼職乾電商。所以淘寶的補貼是直接有效的。美團無論怎麼補貼外賣業務,也填補不了餐飲老闆們在堂食業務上的鉅虧。今年的餐飲市場註定是斷崖式的下跌,美團能做的也只是線上搞搞活動,線下規範下騎士團隊,然後和餐飲老闆們一起等待行業的復甦回暖。

至於輿論這麼持續的咬著美團不放,很可能是背後有人想做空美團的股票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