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經開區:全面復工達產助推企業“逆勢而上”

“3月份實現產值29.45億元,同比增長49.87%;一季度實現產值48.3億元,同比增長9%。”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雙戰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山東臨工的“逆勢而上”是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兩手抓、兩不誤”,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發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繼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活寫照。

春江水暖,企業先知。聚焦重點項目、骨幹企業,集中優勢力量突破重點、克服難點,重點項目全面推進、骨幹企業提質增效……經開區積極落實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重大項目突破年”和“橫向打擂臺、縱向抓攻堅”活動要求,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下,切實解決企業經營困難,全力推動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經濟發展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截至目前,全區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幫扶的240家企業已復工復產238家,佔比9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44家已復工復產144家,佔比100%;重點骨幹企業達產率達到90%以上。一季度,全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總值115.2億元,總量全市第二;完成稅收收入6.88億元,增幅全市第四;實現地方級稅收收入4.56億元,增幅全市第一。

服務企業體制推向縱深,經開區成立縣級領導幹部幫扶小組對240家重點企業結對幫扶,“一企一策”督導各企業制定詳實可行的復工復產方案,並幫助協調解決防疫物資短缺等問題,推進企業有序恢復正常生產,降低疫情對企業的不利影響。

“及早的復工復產,讓企業有了更多的底氣來應對危機。”聯邦傢俬負責人介紹說,企業員工多來自山東以外的省份,有些還來自重點疫區,在復工返程、隔離觀察、物資儲備等方面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僅3月10日集中到崗員工就達到500人,經開區幫扶幹部親臨園區指導我們測溫登記、建檔管理、隔離消殺,最快時間最大限度的推動了員工到崗、企業達產。”

據瞭解,疫情期間經開區把穩就業、促就業擺在促進復工達產的重要位置,開展“戰疫情·保復工·穩就業”在線招聘等活動,70餘家人力資源公司積極牽線搭橋,累計為40家企業解決用工300餘人,在線簽約就業1300餘人,促進全區復工復產率始終保持全市第一。

復工復產後如何讓企業更好地達產增效?經開區密切關注重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時幫助企業分析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問需服務送政策,精準對接促發展。“我們堅持結果導向,把已經出臺的政策儘快落實到企業身上。”經開區經發局副局長李來財說,財政貼息、金融支持、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社保補貼等各類紓困扶持政策“濃縮”在一本只有20頁的彙編手冊中。這樣一本小冊子已經改版了不下三次,只有逐條梳理,才能做到精準施策,有效解決企業經營發展需求。在3月6日舉行的經開區政企銀擔合作推進會上,29家金融機構擬向130家企業投放資金118億元,其中現場意向協議金額達40億元;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多方提供金融支持,目前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申請貼息貸款4.6億元……

在全力推動復工達產的同時,經開區和企業一道多措並舉擴大市場營銷。“推出3大系列上百個新產品、線上發展500多個潛在加盟商、新品首發在線觀看5萬人、50萬點贊、當天銷售額330萬。”面對疫情衝擊,聯邦傢俬(山東)有限公司主動轉型、尋求突破,通過雲訂貨、雲招商、雲發佈、雲銷售,加速向互聯網化發展,積極尋求後疫情時代的市場突圍。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不斷好轉,工程機械、農資等行業需求增速較快,迎來市場旺季,山東臨工、柳工叉車、耐爾液壓、施可豐等企業效益企穩向好。3月份,在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挖掘機銷量統計中,山東臨工以55.2%的增長率佔據增速第一的寶座。

“鼓勵企業加大技改投入,進行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經濟效益。”經開區經發局局長朱儁合表示,下一步經開區將增育壯大新的增長點,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臨報融媒記者 徐啟超 孫曉光 通訊員 姚文君 王洪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