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場憑什麼做到95%的成功率

田國寶 胥澳

2016年春節過後,創新工場創始人、董事長李開復帶領工場內100多名創業者,15天裡拜訪了26位硅谷科技大咖,這距離他復出正好一年的時間。

2013年9月份,李開復宣佈患上淋巴癌,經過17個月的治療,2015年2月,李開復回到工作崗位。

一年時間裡,李開復馬不停蹄推動創新工場登陸新三板,並組建培訓創業者的群英會和兄弟會。

在眾創空間行業,創新工場的聲望極高,多數空間將其作為成功模版和奮鬥目標,這不僅與李開復的個人資歷相關,創新工場本身的成績也令人側目。不到7年時間,累計孵化200多個創業項目,“有十多家失敗了。”王肇輝表示,一個創業公司兩三年後還能活下來就算是成功了,如果在一年後還無法獲得融資,基本可以宣佈失敗了。

在王肇輝看來,創新工場之所以能夠保持95%的成功率,一方面與自身豐富的輔導人才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入駐門檻高相關,所有申請入駐的創業團隊中,只有6%左右最後成功入駐。

從2009年成立至今,7年時間裡,創新工場採取投資和孵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孵化出一大批諸如豌豆莢、美圖秀秀等知名項目,但直到2015年才實現盈利,也反映出做好眾創空間並非一件輕鬆的事。

創新工場的創業

2009年9月,李開復帶著老部下汪華、王曄和王肇輝在中關村鼎好大廈創辦了創新工場,第二年,上海創新工場成立。

李開復認為,一個優秀的人創造的價值可能是普通人的10倍以上。在選擇合夥人和高管團隊的問題上,創新工場更注重吸收行業優秀人才,“我們在招聘部門負責人時有一個基本參數,他必須是行業專家,在這個行業工作10到15年以上。”

短短兩三年時間裡,創新工場在顧問、投資和運營三個主要團隊中積累了大批專業人才,一方面負責創新工場內部事務,一方面輔導創業團隊。這樣的優勢是多數眾創空間難以企及的。

2010年,初步構建起團隊後,創新工場正式開展業務,與多數創客空間不同,創新工場採取投資和孵化雙管齊下的策略,並且主要側重投資,一邊尋找優質的創業項目進行投資,一邊開始招募符合條件的創業團隊入駐。

創新工場的投資和孵化的目標是四大行業:智能硬件、消費互聯網、互聯網教育和數字娛樂。這些領域,每年都能誕生一批明星項目:2010年點心科技、同步推和豌豆莢,2011年知乎、要出發和智明星通,2012年曠視和蜻蜓fm,2013年墨跡天氣和美圖秀秀,2014年SNH48和小魚在家,2015年馬東的米未傳媒。

2015年7月,創新工場開始把孵化業務剝離出來,醞釀掛牌新三板,2016年2月15日,正式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市掛牌,並首次實現盈利。創新工場財報顯示,2015年1-7月份,淨利潤為794.16萬元,2013年和2014年分別虧損66.3萬元和62.8萬元。

投資和孵化雙管齊下

位於北京中關村地區的創新工場佔地2000多平方米,除了李開復擁有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獨立辦公室外,所有高管、工作人員和創業團隊都在大廳辦公,王肇輝表示,這是為了更加便捷地服務創業者,快速處理創業者的各種難題。

李開復的辦公桌面對大廳,桌上放著幾疊名片,身後的小桌上放著李開復和兩個女兒的照片,門口的衣帽架上掛著一條圍巾,辦公桌對面放著四把椅子,緊貼著玻璃牆,需要傾著身子才能坐進去。

創新工場的高管分為投資和運營兩大團隊,其中10人的投資團隊主要負責項目投資和基金管理,由李開復、汪華和陶寧負責;6人的運營團隊主要負責項目孵化輔導,由陶寧和王肇輝負責。此外還有一個6人的顧問團隊。

總計20人(上述團隊人員有交叉)的高管團隊均來自全球知名企業高管,成為支撐起創新工場的基礎。如首席運營官陶寧來自谷歌,首席財務官李璞玉來自法國普華永道事務所,總法務官林鶯來自大成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郎春暉和張鷹來自易觀國際,負責市場拓展的王世忠來自攜程網創始團隊。

創新工場實際控制人為汪華、陶寧、郎春暉和張鷹四位一致行動人,共持有84.64%的股份,剩餘股份為王肇輝、劉秀蘋、林鶯和李璞玉持有。

李開復並不直接持有創新工場任何股份,而是以育成管理在創新工場股份收益的20%作為董事酬薪。育成管理為汪華、陶寧、郎春暉和張鷹四位一致行動人共同成立的公司,持有創新工場20%的股份。

這與創新工場業務結構有關,除了孵化業務外,創新工場廣義上還包括李開復控制下的數個海外投資基金,以及汪華、陶寧、郎春暉、張鷹及王肇輝、李璞玉等人控制的數家投資公司和基金,投資和孵化業務相互配合。

原本,創新工場的投資和孵化業務是一體的,通過相互持股方式捆綁在一起,登陸新三板前後,公司在業務構架上進行大幅度調整,主體創新工場除保留孵化業務,也保留了部分投資基金出資人身份,而基金管理業務則徹底剝離。

創新工場作為新三板上市主體,旗下有應諾維申(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新工場孵化器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其中前者為上海創新工場,後者為香港公司。

另外,創新工場還在北京金蛋投資中心、北京天創之星投資中心、北京因為創想科技有限公司、優客工場、北京創新工場創業投資中心和深圳原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等分別佔有50%、7.41%、35%、1%、2.41%、0.5%的股份。除優客工場外,其他五家公司和合夥企業均有創新工場股東和高管參股或出資。

包括李開復在內的創新工場核心團隊參與的投資基金有幾十支,出資人也有來自外部的互聯網企業和風險投資,投資不限於創新工場內項目,也大量投資其他項目;同樣創新工場的創業項目也不排斥來自外部資本的投資、甚至收購。

這樣的構架既為入駐創新工場的項目提供了豐富的融資渠道,也保證了創新工場可以獲得投資收益來彌補孵化業務暫時的虧損。同時,兩種業務相輔相成,讓創業者更接近資本,讓資本更加熟悉所投資的項目。

多階梯的培訓和較高的門檻

3月初,李開復帶領創業者拜訪硅谷大佬,一個重要目的是,打開創業者的國際視野。在李開復看來,互聯網時代裡,國際化視野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項目的成敗。

創新工場選擇創業團隊條件較為苛刻,中標率只有6%左右,“首先,看創業者過去的代表作品,比如他是一個百度架構師,我們會馬上放錢給他,因為過去職業生涯已經證明了他的核心競爭力和價值;第二,看他現在做的事,在市場是紅海還是藍海,有沒有上升空間,如果市場份額已經很少了,就不投;第三,看他和合夥人是否有很強的互補性,能否和他一起完成公司進步和蝶變的過程。”王肇輝說。

創新工場服務主要分為三個層次:其一,解決創業者基本問題,一般為辦公場地、公司註冊和優惠政策對接等;其二,為創業者提供包括人力、財務、法務、市場、公共關係等專業化服務;其三,以創業服務平臺為中心,拓展多元化服務體系,構建具有持續價值的自循環創業生態系統。

創新工場20人日常導師團隊和外部導師基本能夠為創業者解決前兩個層次的問題。而第三個層次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絕大多數空間難以解決的。

在談到創新工場的服務時,王肇輝講述了三個他親歷的創業失敗案例。

一位從騰訊出來、上過創業雜誌封面的產品經理,對產品和技術極為擅長,但缺乏管理團隊、預算控制和社交方面的能力,“有一次快要發工資了,他發現自己公司賬戶上是美元,暫時無法兌換成人民幣,跑來向我們借錢,這說明他起碼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

最後,創新工場以其向公司員工公開承認自己失誤而導致無法按時發放工資為條件,解決了困難。又一次,這位創業者在融資過程中,因為天使投資人沒投而表現出一些非理性的行為。基於這些原因,創新工場放棄下一輪融資。王肇輝把這歸結為創業者大公司病。

另一個是長居國外的創業團隊,團隊兩個人都是技術牛人,由於經常不在國內,對國內互聯網科技領域的野蠻競爭狀態不瞭解,項目進行很慢,9個月,已經被後來者超越,創新工場先期投了200萬元後主動放棄了。王肇輝稱之為水土不服。

第三個失敗案例即張敏做的1元大巴項目,用1元錢可以乘坐大巴到北京任何一個角落,“她做得非常好,而且我們投的錢也都用在了刀刃上,但沒辦法,滴滴出現了,最後賣給了滴滴,遭遇巨頭只有兩條路,要麼輸給巨頭,要麼賣給巨頭。”

200多個項目只有10多個失敗了,在創投孵化領域已經算難得,但也讓創新工場的高管們意識到,系統輔導創業者的必要性。

由於這些身兼導師的高管們均為投資基金受益者之一,因而創業項目成敗關係著其收入和個人財富的增減。

王肇輝介紹,創新工場投資平均回報率為6倍以上。

創新工場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其收入主要來自創業服務收入,佔比53.12%,其中向基金管理人收取創業服務費佔31.07%,這部分主要是為創新工場關聯基金所投創業項目提供投後服務收入;向創業者收取服務費佔比22.05%,主要來自入駐創新工場的項目。

另一部分來自基金管理收入、投資收益和其他收入,其中佔比15.74%的基金管理收入在登上新三板之前已經剝離,投資收益佔比21.02%。目前創新工場正在嘗試服務換股權方式來拓展新的盈利渠道,創業服務收入仍為主要收入來源。

2015年下半年,李開復在公開課、內部培訓和創業人心得基礎上開始組建群英會。群英會由創新工場、真格基金、隆領投資三方聯合發起,一期群英會於2015年3月份到9月份,選擇40位創業者與70多位導師進行交流,5次課程累計87課時,200個小時一對一溝通,共達成合作50餘起,獲得融資比例高達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