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動挨打"到"主動出擊",為何說漢匈關係史就是西漢發展史?

前言

西漢作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屈指可數的強盛帝國,對於華夏文明的繼承和豐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種文明的繼承和發展,不僅僅在於西漢具有強大的國家實力和繁榮的經濟,更為重要的是西漢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中第一個充滿包容性和開放性特點的王朝,將當時的漢族與周邊的少數民族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這也是繼春秋戰國時期民族交流融合之後的又一重大時期。

與西漢政權互動最為豐富的就是北部匈奴部落,可以說漢匈之間的政治、經濟以及軍事上的博弈成為了西漢王朝發展過程中的一大主線。這不僅僅是因為西漢與匈奴之間的複雜關係,更是因為雙方能夠根據自身實力的變化,來做出相應的對外政策,這應當可以被視作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外交風格。的確,即使在今天現代國際社會中,國家利益才是各國進行外交的核心問題。

從

戰國時期的匈奴位置

在遙遠的西漢王朝仍是如此,漢匈作為兩個具有完全不同風格和文明的族群,在進行交流溝通的時候,主要是根據自身利益需要進行的。匈奴早在三代時期就已經生活在北部草原地區,作為遊牧民族,他們一直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春秋戰國時期,匈奴逐漸形成一個強大的軍事民主制部落,他們有著強悍的騎兵和作戰能力,不斷向周邊地區擴展,最終稱霸整個北方草原地區。

秦朝時期,匈奴已經成為了威脅中原王朝封建統治的力量,因此秦始皇數次發兵前往北部邊疆進行作戰,在秦朝軍隊的英勇抵抗下,匈奴勢力被驅逐,黃河流域徹底被秦朝掌握,並且修築了長城進行防禦。西漢建立後,匈奴再次藉助西漢初期的那種危困政局時機向中原地區入侵,西漢北部邊境地區的人民正常生活 經常遭到匈奴騷擾,由此漢匈之間開始了長期在政治、經濟以及軍事上的博弈。

根據《史記》載:"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從

長城防禦圖

西漢初期統治者對匈奴的主動和親

匈奴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發展和演變之後,在秦漢時期已經成為了一個高度集中的軍事奴隸主政權。他們以部落首領為最高領導,不斷進行征伐,尤其是在冒頓單于領導期間,匈奴勢力發展最快,領土擴展最廣,甚至其勢力範圍向南已經到了中原王朝控制的河套地區。匈奴之所以發展如此之快,一是因為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另一方面就是中原正處於楚漢之爭,無暇顧及匈奴勢力的發展。

西漢建立之初,長期的內部戰爭使得整個社會一片荒涼,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因此統治者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如何安頓廣大人民和如何進行社會的重建,以便穩固新生政權的統治。長期的戰爭也讓剛剛建立的西漢政權在軍事實力上受到了巨大損耗,因此西漢的一切都需要足夠穩定的內部和外部環境進行恢復。但是北邊的匈奴卻不給西漢喘息的機會,不斷舉兵進攻。

有《史記》載:"上使劉敬復往使匈奴,還報曰:兩國相擊,此宜誇矜見所長。 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二十餘萬兵已業行。"

從

冒頓單于

高祖劉邦雖然一心想要率兵抵抗,但是眾多大臣,尤其是以婁敬為首的主和派認為為了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不應該再次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並且匈奴此時正處於強盛時期,他們經常入侵,無非就是需要一些利益而已,西漢最好不要與其交戰。因此劉邦接受了和親的建議,將公主派往匈奴地區和親,通過雙方的姻親關係來穩定匈奴,穩定西漢的外部環境。

但是一切都只是緩兵之計,匈奴依然十分貪婪,消停了一段時間後,公元前166年,匈奴單于直接率領20萬大軍長驅南下,直接打到了今天陝西的淳化縣,要知道這距離西漢都城長安已經非常近了。文帝急忙從各地召集十萬大軍來保衛長安。景帝時期依然經常遭遇匈奴的騷擾,初期幾代統治者都奉行以和為貴的對外政策。

從

衛青

漢武帝時期與匈奴的大規模作戰

漢武帝即位之後,整個西漢的面貌在經過高祖、文景二帝的經營規劃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來那種積貧積弱的現象已經成為過去式,如今的西漢已經一番太平、富庶景象,國家在政治、軍事、財政方面都得到了全發麵的發展。尤其是在中央集權方面更是得到了徹底地加強,地方諸侯割據勢力已經被景帝時期徹底削弱,所以說漢武帝可以在守成的基礎上,大展宏圖。

漢武帝繼位之後,對於之前輕徭薄賦、改善民生的政策依然繼續奉行。但是他發現國家在財政收入上發展過慢,因此下令將全國鹽鐵這種關乎國計民生的資源全部收歸國有,其開採、生產和銷售全部由中央進行統籌負責。鹽、鐵、酒三者在全國所獲得的巨大經濟收益一瞬間成為帝國財政收入的主要部分。經濟發展之後,漢武帝便開始訓練軍隊,隨時準備向匈奴開戰。

從

霍去病

西漢初期內部的恢復和整頓已經徹底完成,漢武帝為了解決外部危機,便開始將匈奴勢力劃入了王朝的作戰日程,為的就是反擊匈奴,一雪前恥。在漢武帝時期雖然與匈奴的作戰大大小小也有數百次,但是最大規模、最具代表性的戰爭有三次,這三次戰爭過後,直接將匈奴趕回了漠北地區,再也不敢南下。三次戰爭分別發生在公元前127、121、119年。

第一次戰爭是由衛青作為統帥,直接在黃河地區開展,衛青採取迂迴作戰,將匈奴軍實現大包圍,長安的威脅解除。第二次戰役由大將霍去病率領,此次戰役可以說是歷次漢匈戰爭中收穫最大的一場,這次戰役將匈奴勢力驅逐出河西走廊地區。第三次由衛青和霍去病聯合領軍,雙方在遙遠的大漠深處作戰,匈奴大敗,兩位統帥率兵追擊今2000裡,匈奴危機徹底解除。

根據《史記》載:"是歲漢遣驃騎破匈奴西域數萬人,至祁連山。其明年,渾邪王率其民降漢,而金城、河西西並南山至鹽澤空無匈奴。其後二年,漢擊走單於於幕北。"

從

河西四郡

匈奴部分勢力的主動歸附:昭君出塞

漢武帝時期的三次大規模漢匈大戰,直接將匈奴趕到了大漠深處,黃河流域地區的外族入侵危機徹底得到解除。匈奴勢力元氣大傷,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恢復,正因如此,匈奴內初出現了分裂,各派相互內鬥。

漢昭帝時期,匈奴內部經過激烈的爭鬥最終分離成了南北兩部。

南匈奴單于呼韓邪則向南發展並且不斷向西漢政權示好,希望能夠歸附,南匈奴的歸附要求在西漢內部引發了激烈爭論,大臣們都認為匈奴狡不可信。但是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匈奴既然已經分裂,西漢完全可以利用其中一方來牽制另一方,這對於西漢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從

呼韓邪

因此漢昭帝決定同意南匈奴呼韓邪單于的歸附請求,賜予他大量的金錢、絲綢、糧食等物品,同時還出兵幫助呼韓邪單于重新實現了匈奴的統一,此後在呼韓邪單于的帶領下,漢匈之間長時間未發生衝突,雙方也在邊界開通了互市,雙方在經濟、文化上進行了頻繁的溝通。

在這樣一片祥和的漢匈關係中,漢元帝時期,西漢統治集團認為可以進一步拉攏呼韓邪單于,令其為自己所用,幫助穩定匈奴,穩定西漢的北部邊防。因此,漢元帝在經過與大臣商議之後,決定將宮人王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王昭君,出嫁給呼韓邪單于。從此以後,漢匈之間停止了戰爭,開始了頻繁且和平的溝通與融合。

根據《漢書》載:"至孝宣之世,承武帝奮擊之威,直匈奴百年之運,然後單於稽首臣服,遣子入侍,賓於漢庭。是時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菞庶亡干戈之役。"

從

昭君出塞

評價

縱觀西漢與北方匈奴勢力長時期的戰爭與互動,我們可以發現,在不同的時間段內,雙方彼此的態度是不一樣的,雙方之間的關係也是在不斷變化的。西漢初期,百廢待興,中央集權十分不穩定,內部危機要十分嚴重與外部危機,因為內部的動亂隨時可能會是新建立不久的西漢政權垮臺,這也是西漢初期統治者充分意識到的。

所以說初期統治者致力於對內部矛盾的解決,對於外部的危機就不可能全力應付,況且當時的匈奴勢力正在處於強盛階段,動不動就數十萬騎兵壓境,這對於西漢初期的統治者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當時西漢就連耕牛都十分緊俏,更別說戰馬供應了,中原地區正處於戰後重建時期,一時間也沒有足夠的資源來進行西漢的騎兵建設,因此不得不採用妥協和親的辦法。

當然這也只是西漢為贏得充分的發展時間所謀劃的策略,雖然匈奴仍然經常入侵,但是畢竟雙方有和親的關係在那擺著,匈奴也不會輕舉妄動,他們無非就是需要更多的實際利益而已,只要滿足他們的要求,西漢的北部邊境形勢已經緩解了許多了。

文景時期更加註重內部發展,同時也馴養了大批戰馬,這些戰馬為之後漢武帝的反攻提供重要的軍事支持。

漢武帝繼位之後,繼續推進改革,到了各項改革出現成效之後,帝國已經徹底脫胎換骨。中央集權制度已經得到鞏固,國家的軍事力量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尤其是一大批騎兵作戰部隊的訓練,這成為之後三次大規模漢匈戰爭中的中流砥柱。正是漢武帝時期對於匈奴的強力打擊,將其徹底驅逐出西漢北部勢力範圍,才會有了之後漢匈人民之間的和平交往,這份和平來之不易。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