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文學的最終合流以及文人風骨的重塑

導語:從魏晉南北朝的分裂到隋唐時期的統一,在經歷了數百年的格局之後中華大地在此走向統一。南北朝時期的分裂使得南方以及北方造成了隔絕,這種隔絕不僅僅是政治上的相互對峙以及抗衡,以及包括相互之間的經濟之間的相互制衡,南方因為大量士族南遷帶來的文學上的繁盛對北方文學的壓制。

雖然在分裂時期南北方不論是文學交流還是經濟交流,並沒有完全斷絕,但是依舊有著很大的阻礙,從一定上抑制了南北方文學的交流發展。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隋代的一統時期,隋文帝楊堅的一統北方,使得北方政治得到統一大批的文人士子例如薛道衡、盧思道、楊素等人成為當時的文壇領袖,而伴隨著隋軍南下一統南方,陳國徹底亡故,江總、許善心、虞世南、王胄等前朝文人也進入新朝,成為文學發展的主要影響人物。

但是我們要看到這一時期雖然政治上得到了統一,文學上雖然也已經有了合流的傾向,但任然只是南北方文學風格特點上的相互影響,總體上呈現出和而不同的文學特點。同時由於隋朝的短命,只是歷經了二世便被唐取代,所以可以這麼說隋朝只是南北文學合流的一個通道罷了,正真的合流是在初唐時期。不論是在風格上還是在文學內容上,在初唐才有了全新的變化。

詩歌的題材、風格、形式的全新變化

在初唐時期雖然南北朝文學已經由對立走向了融合,但是依舊展現出明顯的層次性,而且文學詩歌的變革主要是集中於社會中下層,中上層的文人雖然在創作時有著變化,但是依舊沒有走出前代的詩歌特點。在初唐貞觀時期,身為皇帝的李世民是當時的文學領袖,因此使得當時的文章詩歌具有南朝時期宮廷詩歌的影子,在貞觀後期是以"上官體"為代表的上官儀為中心,詩歌內容用詞優美,對仗講究,描寫事物極為精緻,水平極高。但是這些詩歌僅僅是流行於社會上層,內容上依舊侷限於宮廷之內的人與事物,對社會下層乃至大範圍的詩歌影響極少。

南北朝文學的最終合流以及文人風骨的重塑

上官儀

因此這種自下而上的詩歌變革只能由身處社會中下層的文人士子來解決,而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人便是當時的代表。他們雖然位卑但是在文壇的名氣極高,一生為官未曾進入廟堂中心但是對於文學的發展的影響卻要更加深遠。在文學創作上,他們反對宮廷詩那種綺麗、纖巧的特點,認為詩歌應該具有骨氣、剛健,這樣的要求,恰恰是南北文學合流之下影響的結果。

南北朝文學的最終合流以及文人風骨的重塑

王勃

這種所謂剛建的詩歌特色,首先來自於北朝文學所遺留下來的文學特色,在相互影響之下,促成了王勃等人提倡的文學創作放心。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其實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有關,唐朝建立之時在平定了內憂之後,轉而開始解決外患,不斷的派出大軍前去征伐,不僅僅征服了西域,還解決了當時最的敵人——突厥。這種蒸蒸日上的國力帶來的是大唐文人士子高漲的熱情,以及對未來的信心,他們不再像南朝時期的文人每日得過且過,而是更具理想。

南北朝文學的最終合流以及文人風骨的重塑

楊炯

楊炯曾評價王勃的詩歌:"壯而不虛,剛而能潤,雕而不碎,按而彌堅。"這種壯懷的風格,是時代所鑄就的,他們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社會都抱有極大的信心。楊炯的詩歌相比王勃更加的雄渾肅穆,體裁上更加的雅正,而且在體裁上也離開了宮廷之中,來到了市井、來到了軍營、來到了邊關。可以說在他們的詩中更多的展現出來對於國家的關心以及個人仕途的期盼,可謂建功立業,抒情上雄渾有力。

律詩的首次完善以及發揚

唐朝時期對後世影響較大的詩歌形式主要以七言、五言的絕句以及律詩為主。杜審言是第一個大力創造以及提倡五律的詩人,杜審言是詩聖杜甫的祖父,恃才傲物,頗具才幹。"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便是杜審言最為出名的五律詩歌。在初唐的時候,七律乃至五律的創作都較為稀少,一方面是沒有成熟的創作實例,另一方面則是關於律詩沒有完整的規則。雖然杜審言是第一個大力提倡寫作五律的詩人,但是卻並不是他完善的律詩創作的規範。

南北朝文學的最終合流以及文人風骨的重塑

杜審言

對於確立律詩的形式貢獻最大的人是沈佺期和宋之問,他們兩個是唐高宗以及武則天時期的宮廷詩人。雖然身為宮廷詩人,他們二人並沒有耽於宮廷詩,而是在新興的律詩之上貢獻非常大。沈佺期的作品《獨不見》是較為成熟的七律,宋之問的《度大庾嶺》為成熟的五律,都是極具代表性的詩歌。

南北朝文學的最終合流以及文人風骨的重塑

沈佺期

其實早在南朝時期,沈約等人便已經對聲律有了初步的認識,發現了四聲,並且總結了一套五言詩創作的聲律韻調規範,使得五言詩的創作有了初次的規範,而且沈約還根據四聲編纂了《四聲譜》,為之後的詩歌創作提供了依據。

南北朝文學的最終合流以及文人風骨的重塑

宋之問

而沈佺期以及宋之問二人結合初唐時期的詩歌創作以六朝以來的聲律傳作的作品以及理論等為依據,將日益流行的律詩創作的的形式規範下來,最終確立了律詩的形式。而且兩個人在確立了律詩的創作形式之後,還進行了大量的自我創作來驗證理論的完整性以及可行性。

南北朝文學的最終合流以及文人風骨的重塑

沈佺期宋之問集較注

他們二人的作品格律形式完整,在當時受到了宮廷內外的推崇,寫作律詩的詩人皆是以他二人的詩歌為模仿對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詩歌乃至文學創作的規範一直在發生著變化從來沒有那次是固定下來為人所遵守的,其實造成這樣的現象也主要是由於政治的分裂,使得沒有統一的文壇。但是在沈約等人的提倡下,在那個時期已經有了相對完善的創作規範,而到了沈佺期和宋之問的時候則更加完備而且具有號召力,他們創作的作品,嚴格遵守詩律要求,忌諱因為聲調等帶來的弊病,對於詩歌的用詞更加準確精煉。

在唐之前,南朝時期以及有著大量的五言詩誕生,而且五言詩的創作也遵守相當多的規定以及格式,但是任然算不上完整的律詩,直到沈佺期以及宋之問橫空出世之後,在他們倡導之下所創作的五言詩才可以被稱之為五言律詩。

唐詩風骨與意象的奠基

其實當時雖然初唐的詩人創作時受到了南北朝時期文學風格的影響,但是生活在統一的繁盛的大唐的詩人依舊對南北朝時期尤其是南朝那種綺麗但是卻毫無力氣的詩風不屑一顧。尤其是初唐時期的陳子昂,他一直在極力的抵抗南朝時期那種逶迤頹靡的詩風,而且認為那些詩歌出來綺麗華貴在其中根本毫無寄託。尤其對比漢魏時期的詩歌,更加顯得蒼白無力,因此他在創作的時候要求要去模仿漢魏時期那種興寄的手法,文章之中要有風骨。

南北朝文學的最終合流以及文人風骨的重塑

陳子昂

其實所謂的風骨,最早的時候只是用來評價人物的,尤其是當時統治者對地方官員的風評時經常用到。但是久而久之也就將風骨的概念引用到了文章、詩歌乃至書法之中,所謂風骨也就是文章之中所蘊含的生命力以及感染力,文章詩歌要具有表現了。實際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一種寄託,寄託的目的在於是閱讀者可以感同身受,而不是文章雖然綺麗,但是讀後卻毫無感發,這種文章是沒有風骨可言的

南北朝文學的最終合流以及文人風骨的重塑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的詩歌之中往往充滿著壯偉之情和豪俠之氣,這種情感與宋齊梁陳時期的綺麗、頹然大為不同。這是對前代詩風的一種大膽的推翻,在他的倡導之下整個初唐天下的文章都煥然一新,沖淡了前代遺留下的靡靡之音,文中興物寄託,尤為不同。

南北朝文學的最終合流以及文人風骨的重塑

《春江花月夜》部分內容

而另一位憑藉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全唐詩人張若虛則是在意境的創作之上影響最為深遠。在經過九十多年的發展之中,詩歌的體裁、內容、聲律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完善,為之後盛唐詩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張若虛的出現則為意境的創作提供了範例。尤其是在《春江花月夜》之中可謂詩情畫意俱為一體,人生哲理宇宙萬物合為一家,情景交融,成為後世爭相模仿的對象,這種意境的塑造為唐詩提供了全新的審美方式。

總結:初唐時期的詩歌的發展,不僅僅是在對前朝南北文學的融合,更是在吸收借鑑其中的合理之處同時也推翻了一些糜爛之風,為盛唐時期詩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以初唐四傑為代表的中下層文人完成了詩歌內容上的突破,從宮廷樓閣走了市井之中,眼光也從鶯鶯燕燕投向了大好江山以及塞北風光。沈佺期宋之問等人對聲律的重新規範,奠定了近體詩的創作要求,為之後律詩的發展提供了契機。陳子昂的全新理論的提出,使得初唐詩人擺脫了前朝靡靡之音的影響,真正走出了屬於盛唐自己的詩歌風格,這極大的影響了之後的邊塞詩。而張若虛則是為唐代乃至後世的詩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意象的運用使得詩歌的含義更加深邃,從歌頌事物到展露人生歷程,從螢草之微小到宇宙之豁達。

參考資料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

陳子昂《與東方左史虯修竹篇序》

《新唐書》

胡應麟《詩藪》

劉勰《文心雕龍·明詩》

沈德潛《古詩源·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