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檐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中國功夫,在全世界享有盛名,更多需歸功於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現實中,傳統武術到底是何樣貌,與小說、影視劇中的想象差異有多大?今日習武之人說:想象中的武術依然繁茂,現實中的武術已然沒落。

作者丨孟繁勇 編輯丨崔世海

少林、武當、峨眉、崑崙、崆峒、華山六大門派集結,再次殺嚮明教光明頂。這是六大門派第14次圍攻光明頂了。這次光明頂迎敵的張無忌由當紅“小鮮肉”曾舜晞飾演。

自1963年首次搬上銀幕以來,《倚天屠龍記》已前後被翻拍了14次。從爾冬升、鄭少秋、李連杰、鄧超……再到曾舜晞,飾演張無忌的演員換了一代又一代,六大門派也跟著換了一撥又一撥。

以少林、武當為首的武林門派多在小說、影視劇中現身,真實社會中,除了少林、武當有少林寺、武當山為實質依託,其他基本難覓蹤影。

2013年8月,少林、武當、峨眉、青城、崆峒、崑崙、嶗山、萇家拳等門派齊聚新疆特克斯縣,參加“天山武林大會”,號稱是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武術賽事。

不過,各武林門派人士的著裝頗有古裝戲服的感覺,有網友調侃,“確定不是橫店跑出來客串的群眾演員?”期望中的巔峰對決沒有上演,卻有掌門人被民間高手砸了場子。遐想中的武林大會竟淪為了一場鬧劇。2017年,天山武林大會在天池風景區舉辦了第二屆,但沒有多少人知曉。

想象中,練武之人,當龍行虎步、視瞻不凡,但現實中卻少有仙俠之氣,多了些人間煙火。

在有“武術之鄉”之稱的河北滄州,號稱習武者有10萬人之眾。行走在現代化的城市街道,開館收徒的武館還有不少,但卻都人丁零落,不復往昔輝煌。

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簷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滄州武術功力拳傳承人魏佔林


溯源:武術源自戰爭,武林始於小說

“武術”一詞最早出現在文獻中,是南朝《昭明文選》顏延之《皇太子釋奠會作》詩中的“偃閉武術,闡揚文令。”此時的武術,所指的是戰爭。

習武自先秦時期便已萌芽,至漢代出現模擬擊刺攻防的活動,已經脫離軍事練習的範疇,被認為是武術的雛形時期。門派的產生,文獻《漢書藝文志》中的《劍道》篇有所記載,這也是一種武術形式單獨成為流派最早的記錄。

至兩宋時期,戰火頻繁,為保家護鄉,民間開始出現如錦標社、角抵社、英略社等專有的習武組織。此後,元朝時期,禁止人民私有兵器,同時嚴禁練武,習武被禁,武術發展處於蕭條時期。

明朝時期,武術解禁,武術開始出現不同風格的拳種流派。《紀效新書》《陳紀》等文獻記載,當時出現了“宋太祖二十二勢長拳、六步拳”等武術流派。明末清初,火器發達,武術在戰場上的格鬥作用逐漸減弱。武術從軍隊逐漸流傳至民間,武術至此轉為興盛,民國時期,僅太極拳就至少出現上百個新流派。

現代意義上的“武術”一詞的普遍使用,是1910年之後的事。1927年,張之江創辦“中央國術館體育傳習所”(當時稱武術為國術),以培養軍隊教官、中等以上學校教員及公共體育場所指導員為目的。滄州劈掛拳傳承人郭貴增的祖父郭長生,其時正是國術館的武術教練。

“武林”一詞,最初專指地名或城名(杭州別稱武林)。宋末周密著《武林舊事》,所寫故事均為杭州之軼事。上世紀30年代,武俠小說作家宮白羽,受萬籟聲所著《武術匯宗》影響,據說由文林(指文化界)化用武林。

宮白羽在1937年創作的小說《十二金錢鏢》中首先創用了“武林”這個詞,該書第一回,寫至俞劍平出場時,描述俞氏的金錢鏢“尤屬武林一絕”,又說俞氏挾拳、劍、鏢三絕技“爭雄武林”。自此“武林”一詞,專指武術界,並一直沿用至今。

1982年出版的《大百科全書體育》對武術的定義為:武術,又稱國術或武藝,中國傳統體育項目。其內容是把踢、打、摔、拿、跌、擊、劈、刺等動作,按照一定規律組成徒手和器械的各種攻防格鬥功夫、套路和單勢練習。

對於門派的定義,武術界大多數人公認的一個判斷標準,是在中國傳統武術中,由具有某種共同武學理念,因師承、地域、風格、特點,由某個或一群宗師級人物開創,經過歷史傳承和發展,逐步形成或組成的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和傳統文化內涵的技術體系,稱為門派。

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簷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20世紀80年代,中國曾進行過一次系統的挖掘整理工作,初步查明流傳各地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拳種129種。自此,129個拳種,成為武術界大部分人公認的標準。簡而言之,如今的武林,有129個武術門派。

武林門派之中,自古有“南拳北腿,東槍西棍”的說法。南方拳法流派,拳多,腿少,講究近身短打,地域特徵明顯。有一個說法,江南水系繁多,早年間練武者多為船上生活。船於水面航行,動盪波間,行走間步法穩固。逐漸形成下盤動作小、腳抓地,樁法緊的特點。

廣東區域常見詠春拳、五祖拳等拳種流派,皆為短打近攻,少高腿攻擊,也罕見跳躍騰挪,多為拳法靈變、緊健,擅長上肢搏鬥的風格特點。

北派武術大開大合,舒展大方,躥縱跳躍極為明顯。比如流行於黃河流域等地的武術流派,大多呈現樁步穩,招式兇猛激烈。打鬥演練,常伴於呼喝之聲,氣勢驚人,著重下肢踢打。比如雙拳密如雨、脆快一掛鞭的翻子拳,通背拳大開大合、放長擊遠,八極拳動如繃弓、發若炸雷,皆為北方代表拳種流派。

山東齊魯大地,流行門派有螳螂拳、華拳等,演練大方樸實,動則勁力雄厚,剛柔相濟。東槍西棍之說,與西北武術緊密相關。早年間的甘肅、寧夏等西北區域,人口多居住在半農半牧地區,羊群放牧頻遭虎豹豺狼之害。護牲口,保平安之需,便手中始終提著鞭杆,現在的大西北此風仍可看到。上山放牧,吃草牛羊,牧羊人便練習打狼,久而久之,便形成棍法。

甘肅、寧夏一帶,回族武術的棍法獨步天下。在西北各省份,天齊棍、陰把棍、單頭母子棍、雙頭條子棍等,至今仍有習武者練習。

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簷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槍法之妙,流行於東部省份。山東流行楊家槍,據說由宋代楊妙貞所創八母梨花槍,號稱天下無敵手。冷兵器時代,槍棍在兩軍對陣時常用,因此各地廣泛使用,東槍西棍的地域特徵逐漸消失,成為各地均有的武術流派。

至今有石家槍、楊家槍等。棍法則有東海邊城棍、條子棍等等,不一而足。

武林門派百餘種,全國各地都有分佈。河南有名者,溫縣太極拳、登封少林寺。廣東南拳,佛山詠春、蔡李佛等。武當山內家拳:太極、形意、八卦掌。山東濟南、德州一帶,螳螂拳、六合拳、八極拳等。東北三省,習練劈掛拳、戳腳等。

中國129個拳種門派,北派武術興盛之地滄州,便有53個拳種之多,佔據武術種類40%以上,“中國武術之鄉”之名廣為人知。

中國武術八段名家齊保衛曾參與當年對滄州諸多拳種普查工作。滄州武術的代表性拳種,有劈掛、燕青、六合、八極、八卦、功力、查滑、太祖等等,而瘋魔棍、苗刀、戳腳、陰手槍等拳械更為其他地區少見的武術。

滄州拳師授徒,有些仍保持著古法,師承口授,言傳身教。少部分拳種掌門人,明確表示,學我的拳術,不得再習其他。大部分拳種,已經摒棄了一徒不能認二師的傳統。有些拳法的掌門人,往往不僅精通本門派的功夫拳術,同時也會演練其他拳種。

滄州53種武術拳法,如今還有多少在流傳?多位滄州武術界人士向《鳳凰週刊》表示,一些拳種僅有二三十人學習,甚至有些拳種僅剩下傳承人一家人仍然在演練,已經不收徒,也無法再傳習下去了。

滄州現在還有沒有53個門派拳種,誰也無法保證。齊保衛說:“好多練武術的人都在家裡待業,沒事幹。傳統武術,如今已經沒落了。”

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簷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想象:在小說、影視中飛簷走壁

小說、影視劇等載體,對公眾於武林、武術、武俠的認知的影響,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武俠小說至唐代方萌芽,唐傳奇可謂是早期的雛形。至元末明初的《水滸傳》,快意恩仇,對武術招式有頗多描寫,如武松交手蔣門神的鴛鴦腳、玉環步等,但僅為簡單的描寫,被稱為武俠的萌芽。清中期《三俠五義》出現,被讚譽為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故事中所描述的點穴、暗器、刀法、輕功等,對後世武俠小說影響深遠。

此後大量武俠小說出現,如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宮白羽《十二金錢鏢》等等。當時的武俠小說動輒銷量達到十萬以上,街頭書店“書賈非武俠不刊”,而暢銷如張恨水在連載《啼笑因緣》時,也因武俠廣受歡迎,不得不在故事中加入武俠情節。張恨水直言,“報社方面根據一貫的作風,怕我這裡面沒有豪俠人物,會對讀者減少吸引力,再三的請我寫兩位俠客……我只是勉強的將關壽峰、關秀姑兩人,寫了一些近乎傳說的武俠行動。”

甚至在當時的學校教育中,武俠也出現在教科書中。如世界書局出版的新主義教科書國語讀本第二冊中,有一節課是宣講飛劍之術。報刊多有報道,青年看了武俠小說之後,去往深山尋名師,練習武術的新聞。

武俠小說在讀者中引發的巨大影響,很快引起電影界注意。1921年,上海愛倫影戲院上映的電影《車中盜》,講述的故事就是俠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武俠自此第一次登上銀幕。此後《火燒紅蓮寺》上映,轟動一時,武俠電影火遍大江南北,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片浪潮出現了:僅在1929年-1931年,武俠片便拍攝了250多部,佔其全部影片出品的60%以上,但當時的電影多以呈現武俠神怪為主。

至20世紀50年代,武俠小說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梁羽生寫出了《萍蹤俠影》,轟動港臺,緊接著金庸開始他的武俠小說創作,溫瑞安、古龍等作家相繼有作品問世,摒棄了舊武俠的怪力亂神元素,開闢了武俠故事與虛構歷史相結合的新武俠寫作。

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簷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梁羽生、金庸、古龍等人創造的武俠小說世界,武術成為飛簷走壁、各種神奇武功的代名詞:如來神掌、北冥神功、內力、一掌打去天崩地裂等細節描寫,將公眾對武術的認知神化。文學寫作方法的介入,描述了充滿奇幻色彩的各種武術招式,甚至於練功方法,令公眾迷戀其中。

影視劇將文學情景化,進一步吸引公眾對武術文化產生興趣。比如說《少林寺》的上映,使得河南登封成為很多人的嚮往之地。《武當》電影,又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去往武當山學藝。

武俠影視劇對於武術的誇張演繹,使得受眾對武林充滿嚮往,想要去走江湖,行俠仗義,出現了青少年荒廢學業,去往影視劇中描述的地點拜師的熱潮。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王寶強看了《少林寺》電影之後,前往登封拜師學武。

陳紅兵在初中時,就曾受電影《少林寺》的影響,想要去往登封。他的家距離登封約有500公里之遠。為了去心中念念不忘之地,手裡沒有錢的陳紅兵,趁父母不在,偷偷將家裡糧倉的小麥賣掉一半,得了約900元。

拿到錢後的陳紅兵,坐火車先到鄭州,再坐汽車去了登封,找到少林寺之後,看到寺前左右,到處都是拜師學藝的人。他回憶,當時少林寺旁邊的村莊,都住滿了從全國各地來學武術的年輕人,“山東、河北、湖南、廣東,最遠的從雲南來,都要學少林功夫。”

人太多了,寺院沒有收徒。陳紅兵學著其他人,一頭磕在寺院門前,那裡黑壓壓跪了上百人。後來相關部門開著車,領頭的人拿著大喇叭,去勸陳紅兵等人回家。有的人回了家,有的人不甘心,就在少林寺附近的村裡到處問,有沒有人會武術。村民說聲會,交上五十、一百元,就跟著人家學功夫了。

陳紅兵跟著村民學了一個多月,練武太苦了,根本沒有電影裡演的好玩。家裡人找到登封,將陳紅兵領回了家。後來同學們問他練武的事,當知道練武不能隔空打牛時,臉上充滿失望的神色,“大家都是從電影、小說裡知道的武術,和實際中的功夫不同。知道武術的真相了,影視劇裡那些不過是誇張的表演,心裡確實有落差。”

影視劇、文學作品中描述的武功神奇,心法口訣繁多,對吸引讀者、增強對武術的興趣有益處。另一方面,也誤導了公眾對武術的理解。

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簷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近年來,隨著電視娛樂節目的發展,一些與武術相關的節目出現,比如《武林風》等,將武術真實的一面呈現在公眾面前。2004年1月1日,《武林風》欄目開播,將傳統的擂臺賽,與武術套路表演結合,成為武術娛樂化的典範。

《武林風》等電視節目的出現,以平易的視角,向觀眾呈現了傳統武術的真實存在狀態。那些點穴、輕功等神奇功夫沒有了,有的是武術學員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精益求精。在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下,增加了節目的可觀賞性。

傳統武術也從被影視劇文學作品神化的狀態,落到了實地,成為一招一式的刻苦訓練。觀眾也在觀賞節目的同時,學習到和傳統武術有關的武術禮儀等知識。

現實:一輩子也達不到影視劇中的境界

對於武術,影視劇和現實區別明顯。影視劇使用誇張的手法、漂亮的鏡頭剪輯,演員打得好看,但肯定不是現實中傳統武術的動作。比如《一代宗師》,演員張震提前去訓練八極拳,在電影裡表演,只是選取八極拳的動作特點。一為頂肘,二為貼身靠打。

其他的拳種,在影視劇化之後,採用的是同樣的方式。武術指導進行套招編排,演員打出來姿勢好看,但實際上只選取拳種基本特點。以八極拳為例,影視劇要吸引觀眾,要一看就知道這是八極拳的打法,最起碼不外行,但表演出來不是八極拳的套路。

影視化對傳統武術的改變,昇華了武術表現形式,將傳統武術門派神化。武術被誇張表現了,只是虛張聲勢,真正練武術的人,一輩子也達不到影視劇中的境界。

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簷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滄州武術協會原秘書長齊保衛

2012年3月份,中華武俠文化節舉辦,引發關注的點並不是武術如何,而是少林、武當、峨眉、青城、崆峒、崑崙等門派出現在世人眼前。少林、武當、青城派,是公認的武術門派,其他門派呢?有沒有就不一定了。

作家平江不肖生親口表明,其所創作的小說《江湖奇俠傳》門派皆為虛構,根本沒有所謂的崑崙派、崆峒派。還有天山派,本來是梁羽生小說中的創作,但現在由一名商人註冊商標,並且宣佈重振此門派。

金庸創作的16部武俠小說中,共提到武術門派122種,其實有現實存在的門派,如少林派、武當派等,更多的是虛構的門派,如丐幫、明教、逍遙派、星宿派、古墓派、金烏派等。

這些虛構的門派,隨著武俠小說的影響力,竟然在現實中出現了以此為名的武館,比如逍遙派,以“逍遙精華武館”為名掛牌授徒,聞名學習者還不在少數。

無中生有的故事,現在成為有傳承人的武林門派了。生編硬造的門派,練起不知從何而來的功夫,開設武館收錢,騙的正是不明真相的普通人。

傳統的武術門派,卻並沒有在影視劇的推動下興盛,反而越來越處於小眾的狀態。陳明7歲習武,至今50餘年。陳明直言,現在的武林門派,特別複雜、混亂。首先是人為的因素,利益之爭嚴重。一個拳種,誰練得好呢?你說你行,他說他行,誰也不服誰,誰都想當拳種的傳承人、門派的掌門人。

不服,你練你的功,我練我的拳。一個拳種加上姓氏,這就開宗立派了。開了宗,立了派,還是彼此不服,互相爭吵,整個傳統武林門派越來越混亂。

另一方面,自上世紀50年代,國家相關部門為了普及推廣武術,整理出規定套路,延續至現在,形成了競技武術。其中高、難、飄、新的評分規則,和體操等體育項目規則相差無幾。

陳明講話坦率,認為傳統武術的特點是百花齊放,各個拳種不同。現在人為規定了固定套路,並且形成相關賽事,成績優秀的人,取得二級運動員、一級運動員證書,在考學方面可以免試特招,比練習傳統武術有出路,傳統武術慢慢就沒有人練了。

現實中的各拳種門派所特有的傳統武術,自此逐漸式微。近年來,格鬥與傳統武術比武,格鬥多次勝出,更把傳統武術推向風口浪尖。滄州沙家門武術掌門人楊志剛表示,傳統武術是民間武術,和專業的格鬥並不是一個層次。你得承認,兩者比拼,本來就不對等,傳統武術打不過人家。

鎖喉、插目、踢襠等等,招招攻擊人的要害部位,講究一招制敵。但在現代競技體育比賽中,傳統武術的優勢無法體現。比如說鎖喉不能用,後腦不讓打,更不能踢襠,那麼傳統武術只剩下直拳、擺拳等。這些動作和散打、現代格鬥等多元攻擊方式相比,傳統武術盡顯劣勢。

楊志剛和許多傳統武術練習者一樣,都是業餘時間訓練。工作忙時,甚至不能保證天天訓練。散打、格鬥訓練時間長,一天8小時,天天練,訓練強度高。兩種不同的訓練方法,傳統武術是打不過散打、格鬥的。

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簷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傳統武術打不過散打、格鬥,並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20世紀80年代初,習武的李真被選送至山東淄博參加全國散手比賽(散打比賽的前身)。李真所在城市的傳統武術門派,選了三個苗子,一起被送到河北省專業武術隊集訓,準備參加比賽。

正是夏天,集訓時和體工大隊專業運動員一起,三天下來出問題了。李真說:“我們是業餘武術,連運動員都談不上,他們是專業武術運動員。我們技術上沒有問題,幾天下來,體能出現嚴重問題。”

雙方結對,兩兩對抗,三個回合打下來,李真第二個回合上不來氣,身體疲累,出拳沒有力量。這一情況並非李真獨有,從全省各地的門派抽調來的傳統武術運動員,人人皆是如此,第一回合還算可以,第二回合汗出如漿,第三回合胳膊都幾乎抬不起來,被人追著在臺上打,幾無還手之力。

幾次比賽下來,教練也發現了問題。一瞭解情況,李真才知道,主要是營養跟不上、訓練時間不足兩個原因。

體工隊每個隊員,平均一天伙食費17.5元,當時平均工資一個月才30多元。李真一個月工資,不夠隊員吃兩天的。李真說:“他們一天練至少8個小時,我們有時間才練,沒時間不練,你怎麼跟人家專業的運動員比賽?”

實戰處於下風,導致輿論懷疑者眾多。雖如此,傳統武術還得想辦法推廣,否則更加難以傳承。於是,武術進校園成為推廣手段之一,效果卻並未如人意。李真多次參與此事,他發覺從武術傳承的角度來看,門派傳承人來到校園,校方組織幾百個學生學武,只是學個皮毛。在學校裡練完了,沒有進一步發展了。

沒有專職的武術老師,也沒有設置武術課,上面來檢查了,臨時問班級老師,哪一個孩子在武館學武術呢?報上名來,組織武術隊為領導們表演。甚至有時候請來的武術老師,自己也只學個三拳五腳,就敢去教孩子了。

請專業教師來教學,同樣難為。李真看到的情景,是大部分的高校教學的是國家規定武術套路,本身對傳統武術瞭解不多。從院校老師的角度,很難做傳統武術的傳承。而民間門派的優秀拳師,也進不了學院。他說:“從傳承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一個無解的矛盾。”

未來:傳統武術前途暗淡

傳統武術格鬥功能,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逐漸演變至生存技能(鏢局、看家護院),再演變為如今的修身養性、健身的一種方式,功能性逐漸消失,轉而向表演性質演變。並且,現實中武術以競技武術為主流,傳統武術漸退其後。

競技武術面世之前,一些地區的武術協會舉行座談會,主要議題便是中國傳統武術如何發展,以及競技武術如何辦,重點集中在競技武術方面。陳明及少數幾位人士,當場提出觀點,傳統武術的本質特點是攻防,競技武術離開了攻防,成為套路武術,那武術也就不是武術了。

陳明講完了,人家聽了,不高興。現在競技武術搞得類似於體操項目,固定套路表演,武術變了味道。變了味的武術,還是武術嗎?陳明認為不再是了。他退休之後,甚至不願意再去武校指導,直言不想看武術如此不倫不類的訓練。

但競技武術發展越來越好,採用傳統武術當中的招式章法,通過重新編排,形成規定拳套路,進行競技武術套路比賽,影響力遠超傳統武術。

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簷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傳統武術不甘心,也想舉辦相關賽事,促進影響力,但現實中發生的一切,也讓人無奈。你想舉辦傳統武術比賽?如今卻沒那麼簡單。

民間的積極性高漲,大張旗鼓推廣傳統武術比賽。不言自明的規矩是,先打報告請示,相關部門也不說反對,也不說同意,幾個月時間晾在那裡了。不打報告吧,民間也不敢擅自比賽。託關係,問怎麼回事?回答明言,90%批不了。

還有10%,有關係硬的人,找到主管領導。即便是批准了,也要交管理費。管理費交給相關部門,本來由民間主辦的比賽,就此成為相關部門支持的比賽。管理費多的50萬元,少的20萬元。誰主辦比賽,誰就來交管理費。什麼還沒有做,管理費反正你得交出去。

比賽好不容易準備開始了,邀請相關主管部門參加,邀請函送過去,到日子不來。既然不來,意思很清楚了,不支持。幾次下來,於是有的主辦方辦傳統武術比賽,乾脆不請相關部門,也不打報告,直接定了時間、地點,邀請各地區傳統武術相關人員組隊參加,友誼第一,交流第二,準備在練武場上一較真功。

日子到了,比賽場地準備妥當,酒店裡也佈置得熱鬧,靜待各地武林人士歡聚一堂。媒體記者都開始採訪參賽選手了,一個通知下來,說違規,沒有經過審批,比賽還沒有開始,便結束了。

場地費白花了,酒店的宴席錢退不了。參加賽事的武林人士,滿臉無奈,只得坐在酒桌前,打開酒,倒滿杯,吃了喝了,不歡而散。

如今那些能成功舉辦的傳統武術比賽,大多由企業支持。在陳明看來,也算不上是比賽。上世紀80年代,全國武術交流觀摩大會舉辦,要一級一級選拔,鄉、縣、市、省,各個省份組織武術隊參加。

現在的傳統武術比賽,誰願意組織就組織,誰願意參加就參加,也不用選拔,只要報名就可以。沒有經過選拔的比賽,如何代表最高水平?沒有人知道,只是一群練武術的人,加上一家或數家企業,舉行武術比賽。得了名次,官方也不承認,久而久之,只是武林中人自娛自樂罷了。

企業老闆組織比賽,通過比賽,搭上旅遊,就是一項賺錢的生意。誰來參加比賽,多少都給個獎牌獎狀,人人都高興。陳明說:“你去了,交報名費、住宿費,必須到我大會吃飯,樣樣都賺錢。但傳統武術的水平,比下來一看,真是降低了。”

那些賺錢的武術,在李真看來很難再稱之為傳統武術了。他曾去往各地考察,廣東各拳種,開設武館教學的越來越少,一些小拳種門派,僅存一兩位傳承人,一個小屋,放著個木人樁練習。河南溫縣陳家溝,出了村,幾乎少有傳統武術的習練者。登封少林,武校密集,競技武術習練者,遠超傳統武術。

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簷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李真表示,全國範圍內,學習傳統武術的人,都處於收縮狀態。武館越來越少,武林門派也就越來越稀罕。現在傳統武術,包括各地區門派,都處於沒落時期。

滄州武術攔手拳傳承人田秀峰有感於此。他做的工作內容之一,是將滄州武術各拳種,尤其是對瀕臨失傳的拳種套路進行搶救性整理挖掘,一一錄像、繪製拳法成書。

滄州武術的門派傳承人都在堅持,但實際上力量很弱了。只要有人願意學,傳承人便願意教。有條件的傳承人開武館,沒有條件的傳承人,業餘時間,在公園、廣場等場所教拳。後備人才,連個苗子都選不出來,傳承越來越困難。對此,田秀峰擔憂不已,他都快六十了,再過20多年,就是80歲的人了。他現在收集傳統武術的資料,保留下來。有可能再過幾十年,有天賦的人想學武術了,有東西可以學,拳種不怕絕了。

李真去外地參加研討會,與一些拳種的傳承人交流,越來越覺得傳統武術前途未知。傳承人大多為六七十歲,40歲以下的拳種傳承人,幾乎鳳毛麟角。好不容易看到一個50歲左右的傳承人,一打聽,沒有幾個徒弟了。

甚至有傳承人悲觀地告訴李真,他這一門,傳承人一死,那就是絕了。想找人學吧,沒人學,甚至自己家的孩子也不學了。

傳統武術打不過格鬥,飛簷走壁只是電視裡唬人的?學武術的人越來越少,20年後,恐怕就沒有人練了!

李真覺得,也許時間不用長,20年之後,一些傳統武術門派,恐怕就沒有人練了,“傳統武術沒人練,沒人傳承。或許武林仍然還會在,但一些武林門派沒有了,那不消亡等什麼?”

(應受訪者要求,陳明、李真為化名。感謝滄州群英武術文化公司提供採訪協助)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觀象臺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