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別人“舔狗”的你是什麼角色?

在閒魚輸入“舔狗”,出來的物品統統帶著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嘲笑別人“舔狗”的你是什麼角色?

嘲笑別人“舔狗”的你是什麼角色?


《愛情公寓》裡也有相似橋段。
展博將珍藏的變形金剛送給宛瑜,而宛瑜為了交房租轉手把東西掛上了二手交易網站,展博看到有人在賣,又花6千塊買回再次送給了宛瑜。


嘲笑別人“舔狗”的你是什麼角色?


在某魚搜索“舔狗”然後好好地逛上一天,你不僅能收穫悲情的愛情故事,遇到心儀的二手商品還能購買一番。


嘲笑別人“舔狗”的你是什麼角色?


為此,誕生了一個新詞“十動然魚”。意思是收到Ta的禮物之後十分感動,然後轉身掛到了閒魚上。


嘲笑別人“舔狗”的你是什麼角色?


別傻了,真的有那麼多“舔狗”?


掛著“舔狗”標籤的商品都有這樣的特點:

故事要感人,在價格上同樣也要感人。要在字裡行間總會讓人感覺,賣家是因為對送禮物的人沒興趣,或是對前任傷了心,才對商品不喜歡,只想儘快出手變現,價格才會因此便宜很多。


畢竟買二手就是為了買到物美價廉、性價比高的產品。

商品的質量和成色一直是買家和賣家糾紛的焦點,這也是最難界定的地方。

當賣家們開始關注“舔狗”營銷以後,這個買賣關係就發生了微妙變化。有了一個個情感小故事,那些本應該作為重要提示的商品信息則減少了,很多時候賣家的介紹只是一句話——“成色如圖”。


蹭著“舔狗”標籤編故事的商家,用編的故事來替代那些本該清晰描述的產品細節,以此來矇混過關、混淆視聽。


“舔狗”營銷,從消費心理角度增加了真實性描述,通過描述產品來源來增加口碑背書,讓目標購買者對產品的來源更清楚、品質更信賴,其實也是一種奇葩的內容營銷。

而企業該如何做好自己的內容營銷呢?

企業想做好內容營銷,核心是要有“成本意識”不止是金錢成本,還包括時間成本、創意成本,以及投資消費者的心智成本。


以下六個步驟決定了我們做內容營銷,能否用更低的成本取得更穩定的收益:

1、為內容營銷做定位

企業在做內容營銷時,要專注於某一個內容領域,在這個領域不斷精耕,成為這個領域的頭部。

而且要做和關聯的內容,則無法給用戶帶來消費聯想。


2、做精品內容

內容產業的二八法,出名且掙錢的永遠是那20%,80%的內容機構都是20%的陪襯。

造爆款內容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內容的輸出頻次。


3、拆解內容營銷的生產環節,讓生產模式可複製

製造流行的能力分別是:預判力、執行力和創意能力。

提升這種能力,有這四種方法:

(1)收集研究成功案例。

(2)建立高頻詞庫。例如,佛系、房價等。

(3)善用互聯網工具。例如,微博熱搜,百度指數等。

(4)保持高密度的創意和執行。不斷試錯,反覆推倒。

內容營銷是一道創意題,我們要把它變成數學題去解答。

4、讓內容沉澱,形成IP資產

企業應該在不斷變化的創意內容裡,尋找能可以一直不變的營銷內容,然後持續投入。

虛擬的內容營銷IP,還有沉澱人物角色類IP。

你的內容營銷又在沉澱什麼?能為品牌沉澱某個資產嗎?


5、優化消費者行為路徑,降低轉化成本

什麼是好的內容?答案只有一種:能產生市場增長的內容營銷,就是好的內容營銷。

讓內容營銷產生實效,就是要優化消費者的行為路徑,只有路徑更短、路徑更快,才能真正讓“內容”產生“營銷”。

6、內容營銷的不是廣告,而是自己

內容營銷最後一個步驟,不是去營銷用戶和市場,而是要營銷自己。

營銷自己,其實是第一個步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