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弘康人壽前總經理張科對保險業的靈魂拷問

1、關於市場:

“全中國只有200家公司能生產保險這種商品。我們還喊很難,這是不對的,這讓其他行業,比如手機行業、消費品行業的同志們情何以堪呢?”

“90年代到現在,壽險的長期保單,無論是壽險還是重疾,保額就10萬,但房貸從20萬漲到了200萬,保險替代率從50%降到了5%。所以,老百姓的保險需求是遠遠沒有被滿足的,市場空間是巨大的!”

“國內的代理人體系,是打著保險的名義、用兩位數的佣金、賣理財(產品),效率太低了,交易成本太高了。就像很多實體店不行了,不是因為互聯網平臺太厲害,而是因為他們效率太低了,他們不是被別人衝擊,而是自己被自己衝擊掉了。”

“大公司雖然在網銷上發力,但核心業務仍在線下。互聯網線上更加透明,好的產品更會得到客戶的認可。”

解讀:張科認為中國的保險市場競爭並不激烈,市場空間巨大,但代理人制度效率太低了,網上保險產品更加透明,效率更高。

2、關於公司盈利

所謂“壽險公司盈利週期一般是7-8年”這個說法,可能是所謂國外經驗,但更深入分析,歐洲美國日本等地,過去幾十年幾乎沒有成立新的壽險公司。而從國內看,30年的保險發展似乎也沒有充足的樣本數據來證明上述說法;有不少公司經營十多年了依舊沒有盈利,而部分新公司不到7年就實現盈利了。”

“期繳業務盈利更高”是不是能夠成立,與所處是利差益還是利差損時代有很大關係。所謂“期繳業務盈利更高”,這一說法大約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而當時所有的保單都是利差損,盈利無從談起,期繳業務不能說盈利高,只能說是虧損少。而在今天利差益的時代,期繳意味著“錢是慢慢進來的”,一定比躉繳好麼?”

解讀:有一些歷史經驗並不一定適用現如今的市場,保險定價方式將發生改變。

3、關於產品

“當我的精算師做好了一個產品,我會問他,你想不想買?如果你都不想買的話,客戶為什麼要買?”

“好的保險產品為什麼需要花那麼大力氣去賣呢?應該是大家都搶著買才對。”

“業務員天天找我服務什麼呢?談人生談理想,還是談談詩和遠方,我只一個性價比合適的產品,在該賠付的時候賠錢就是了。”

解讀:張科認為自家員工都不肯買的保險肯定不是好產品,好產品會自己說話,而且保險是一個低頻產品,不需要誇大服務。

4、保險為什麼那麼貴?

"一份10萬保額的重疾險,如果單純按照保障險計算費率,年均繳費可能只有數十元或一兩百元,然而如果與儲蓄險捆綁在一起,則保費高達數千元。"

“好比消費者買一雙襪子(保險保障),但銷售人員卻要求他必須同時買一雙鞋子(儲蓄功能)。"

"這樣捆綁銷售導致的第一個問題是客戶買不起足夠的襪子;第二個問題是導致交易成本太高,損害了客戶利益。”

解讀:張科認為保費高的原因是險種捆綁銷售導致的,並且損害了客戶利益。

5、關於保險的“道德”

"保障險和儲蓄險是兩股道上的車,各有自己的基本屬性,但有人在刻意混淆"

"有的公司依靠信息不透明銷售保險產品,結果投資鉅額虧損,導致公司經營虧損嚴重,但高管照拿高薪,股東照舊分紅,唯一損害的就是客戶利益,"

"這種情況下,就不僅僅是商業的問題、經營的問題,而是道義的問題。保險的起源就是幫助窮人,而非有錢人欺騙窮人,欺騙是不道德的。"

解讀:保險公司的身體裡要流有道德的血液,保險高管更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