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換商品的年代你經歷過嗎?它們從農村消失告訴了我們這些

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人,說實話農村這幾年的發展變化真的挺大的,如今的農村新增了不少事物,也消失了不少事物。其中有一件事情編者這幾天一直在思考,那就是以前經常在農村走街串巷賣水果或是蔬菜的小商小販為什麼近些年基本上消失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下是什麼原因。

糧食換商品的年代你經歷過嗎?它們從農村消失告訴了我們這些

記得小時候,經常會有開著三馬子的小商小販到農村裡出售水果、蔬菜、方便麵等生活中經常吃的食物。那時候在農村可以用來交換商品的東西可不單單隻有錢哦,農村裡的農民經常會使用糧食來交換商品,比如一斤小麥換五個饅頭,一斤玉米換多少斤蘋果等。小時候的農村,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商販串著村子出售商品,農民每天在家中都可以聽到他們的吆喝聲。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農村裡卻很少看到那些小商小販的身影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彷彿他們忽然間就消失了。

那麼這些小商小販為什麼消失了呢?通過分析編者得到了以下幾種原因:

糧食換商品的年代你經歷過嗎?它們從農村消失告訴了我們這些

1. 隨著社會的發展,就業崗位增多了。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以前農村的農民除了種地之外,大多數的青壯年男女基本上都是隨著包工頭在周邊的工地上工作,記得那時候小工一天的工資大概是五六十塊錢的樣子,他們每天起早貪黑,而且還非常的辛苦。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裡的就業崗位逐漸增多,因此進城打工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願意留在農村發展的年輕人幾乎很少了。

糧食換商品的年代你經歷過嗎?它們從農村消失告訴了我們這些

2. 小商小販本小利微,賺不了很多錢。

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販做的都是小本生意,利潤並沒有那麼多。如果他們一小時轉一個村子的話,按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來計算也就轉十二個村子,加上在路上花費的時間,一天下來大概也就是轉十個村子。本來利潤就很少,再加上能轉的市場範圍有限,因此根本無法賺到很多錢。現在城市有了更好的工作崗位,掙得多還有面子,這樣願意留在農村繼續做小商販的年輕人就更加少了。

糧食換商品的年代你經歷過嗎?它們從農村消失告訴了我們這些

3. 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主力軍轉移陣地了。

以前大多數農村青年男女都是留在農村一邊種地一邊到工地打工掙錢,他們生活的地域始終是在農村的,那麼他們的消費行為也勢必產生在農村。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城,農村只剩下了老幼人群,這些老幼人群的消費能力是不高的,因此消費主力已經轉移到了城市。大家也可以發現,如今城市路邊上的小商小販倒是越來越多了,而農村裡基本上已經沒有他們的身影了。正所謂市場在哪裡,交易就在哪裡,如果違背市場原則做交易,就很難賺到錢了。

糧食換商品的年代你經歷過嗎?它們從農村消失告訴了我們這些

最後來做下結尾,通過農村小商小販的消失這一事件,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近年以來農村和城市發展的嚴重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導致了農村農民收入遠遠低於城市工作的收入,迫使大量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遠赴城市打工。然而城市教育和農村教育的差異化,導致了那些進城打工的農民工根本沒有競爭能力,這些農民工到了城市能做的大多也都是一些低微的工作,但是他們在農村形成的能吃苦的特質是城裡人遠遠比不上的,希望每一位農民工朋友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創出一片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