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件“四川造”佛像齊聚成博開年特展 大秀“益州風範”

拈花一笑梵音起。佛教自東漢末傳入中國,歷經數百年的演變,在南北朝迎來了第一個發展高峰。佛造像體現了中國古代雕塑技藝與精神信仰的高度融合。但由於各種原因,南朝的佛教藝術作品流傳於世者遠較北朝罕見。目前主要的考古實物資料集中發現於南朝時期的重鎮之一——益州,即今成都及其附近地區。

45件“四川造”佛像齊聚成博開年特展 大秀“益州風範”

1月14日,成都博物館2020年開年大展——“映世菩提”特展將拉開帷幕,來自成都、青州、鄴城等地百餘件獨具風格的佛教造像將集中亮相,演繹多元文化交融下的浮圖萬象。本次展覽將以全新角度及視野重新審視成都南朝造像,解讀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是迄今最全面展示四川南朝造像整體面貌的一次展覽。

多尊造像首秀

一窺南朝佛教盛象

佛教傳入中國的三百年後,其造像藝術在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第一次高峰。這一段夾在十六國與隋朝之間長約170年的歷史,戰亂紛繁,卻也梵音繚繞。與北朝造像的豐富遺存相比,南朝造像實物資料極為稀少。南朝時相對“偏安”的益州(成都),是我國南朝造像出土最多、保存相對完好的地方,當時的盛景可見一斑。從清末光緒8年至1954年,成都萬佛寺共發現了200多件石刻造像,1995年西安路出土9件南朝造像,2014年下同仁路出土百餘件南朝造像,2017年實業街福感寺遺址也出土大量南北朝造像……填補了中國南朝石刻的空白。這也說明,成都地區對於南北朝時期佛教造像藝術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45件“四川造”佛像齊聚成博開年特展 大秀“益州風範”

(菩薩立像 供圖人: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江滔 張雪芬)


本次展覽中,將有多件展品是首次面向公眾開放,例如成都萬佛寺出土的造像殘石座、成都下同仁路出土的菩薩立像等。策展團隊也希望藉助這些展品,讓觀眾一窺“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象。

45件“四川造”佛像齊聚成博開年特展 大秀“益州風範”

(造像殘石座 四川博物院藏)


什麼是“時代審美”

這些造像來回答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人不斷結合本土藝術,創造出一種既符合宗教典型、也兼容於中原社會審美價值觀的造像。魏晉南北朝,受老莊思想和魏晉名士“輕形重神”審美觀念的影響,“秀骨清像”成為時代審美追求,這也成為佛像漢化的“模型”。這個時期大多數的造像面容清秀、眉宇開朗、神態恬淡,展現出一種灑脫、飄逸的氣質,也是漢文化精神、漢民族特質的強化。

本次展覽的重磅展品之一,是四川茂縣出土的南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造像碑,這是四川地區現存有明確南朝紀年時代的最早佛造像碑。中國早期佛教造像受印度影響,佛衣多為袒右肩大衫,帶有強烈的犍陀羅風格。而齊永明元年造像碑正面彌勒佛及背面無量壽佛均內著僧祇衣,胸前繫帶結,外披一層袈裟,下身著涅槃僧(裙)。這種雙領下垂、胸前繫帶的佛衣樣式被稱作“褒衣博帶式”,是漢地自創的佛衣樣式。褒衣博帶式的袈裟寬大厚長,衣袂下垂形成密褶,層疊滿遮座上,有學者稱之為“懸裳座”,也是目前所見的最早有明確紀年的“褒義博帶”式佛像。該種樣式在南朝興起,影響至北朝,發展至隋唐盛極一時,成為中國漢傳佛教中佛像的主要服裝,影響波及朝鮮半島和日本,對後世佛像衣著產生了深遠影響。上述現象足以說明以成都為中心的四川地區在佛教東傳及其漢化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45件“四川造”佛像齊聚成博開年特展 大秀“益州風範”

(南齊永明元年造像碑 四川博物院藏)


一次看夠

最具“成都特色”的造像

公元六世紀初,佛教發展迎來高峰時期。梁武帝自稱為轉輪聖王,將阿育王信仰作為治國理念,效仿阿育王,親身弘揚佛法,阿育王信仰蔚然成風。但阿育王像在中國卻極為罕見,僅龍門石窟、敦煌莫高窟323窟中偶有發現,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南北朝時期阿育王像實物全部集中於成都地區。

45件“四川造”佛像齊聚成博開年特展 大秀“益州風範”

(阿育王像 成都博物館藏)


阿育王像頭像帶有高肉髻、高凸顴骨和八字鬍等特徵,明顯受到了犍陀羅風格的影響。通肩式袈裟的樣式,又是受到了印度笈多王朝時期秣菟羅樣式影響,但袈裟略厚,肩略窄,衣紋較舒朗,這些特徵又顯示出明顯的本地特色。可以說,阿育王像樣式除了“西域復古”外,也有著中國化的特徵。本次展覽,也將展出5件出土於成都西安路、萬佛寺、下同仁路等地的阿育王像(頭像)。

45件“四川造”佛像齊聚成博開年特展 大秀“益州風範”

(阿育王頭像 四川博物院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除四川範圍內出土的造像外,還有來自江蘇南京、河北鄴城、山東青州等地的造像。展覽希望通過與當時涼州、建康、青州、鄴城等地同時期佛造像的比較,闡釋南北佛教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並以南北朝時期的佛造像為載體,體現中印兩大文明間的宗教、文化與藝術交流,印證南北朝時期中國南北文化的多樣性、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以及成都作為絲路重鎮和文化樞紐的重要歷史地位。

本次展覽將於2020年1月14日在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正式啟幕,將持續至5月,全程免費向公眾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