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應該生二胎的理由

經濟學教授陳志武在一次演講中說,在中國古代,由於金融產品不發達,老百姓無法通過投資金融產品養老,只好通過生孩子養老。但這也存在風險,萬一孩子長大以後不願意承擔贍養責任怎麼辦?於是,儒家的孝道被大力的推崇,以確保在思想教育上為養兒防老奠定見識基礎。

如今,雖然孝道以及宗族觀念的影響在農村依然可見,但是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流傳了幾千年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們,更多是通過購買養老保險或者進行金融投資來養老,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不和子女住在一起,而是購買養老服務,到一些養老中心與其他老人聚居。

21世紀應該生二胎的理由

金融產品既解放了老人,也解放了子女,因此越來越多的白領選擇做“丁克族”,他們自信可以通過各種“商業服務”給自己養老。但是丁克族的選擇真的沒問題嗎?在你選擇之前,有沒有仔細審視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後果和未來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由此而來的經濟變化?

說道計劃生育,相信80後的父母並不陌生,計劃生育的施行,雖然使我國的人口增長放慢了,但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來了----人口老齡化。

根據統計,近年來,我國的綜合生育率一直維持在1.6左右,最低估計是1.22,最高估計是1.8。新生嬰兒比平均在男127,女100左右,總和女嬰生育率約0.7,而總和女嬰生育率正是人口長期趨勢的決定性因素。這一代每1000個孕齡婦女將生下700個女兒,其中還有25個會在育齡前死去,算上不育者,只有600多個會在下一代成為母親,這個比例顯然無法保證正常的代際更替。

20年後,人口急劇減少已成定局,明天,誰來養中國老人?

雖然現在開放了二胎政策,但由於生存競爭壓力大,現在的父母一般期望孩子能完成大學學業,投入很大,因此很多人對生二胎懷有顧慮。或許在未來,中國就要採取移民開放的政策來解決人口難題了。

所以,如果你選擇做丁克族,你儲蓄的只是金錢,隨著人口減少,房屋等固定資產不會一直保持巨大回報。而供養龐大的老人群體,需要年輕人來生產實實在在的資源,年輕人過少,就無法支撐起社會的養老體系,不要等到那個時候才意識到,生孩子是利國利民利己的大好事。

因此,從長期的投資角度分析,最好的投資莫過於生孩子。

21世紀應該生二胎的理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