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新能源銷量:回暖中暗藏危機 “鯰魚效應”初現

2020年因受疫情影響,車市開年以來持續低迷,新能源汽車同樣被疫情波及,隨著疫情逐漸好轉,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出現回暖。據乘聯會數據,3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5.6萬輛,同比下降49.2%,環比2月增長301.3%。其中插電混動銷量0.92萬輛,同比下降59%。純電動的批發銷量4.7萬輛,同比下降48%。

3月新能源銷量:回暖中暗藏危機 “鯰魚效應”初現

雖然與2月份相比出現明顯回暖,但對新能源車企而言,壓力並未減緩,競爭也愈發激烈。

比亞迪:新能源板塊連續下滑

日前,比亞迪發佈銷量快報顯示,其2020年3月汽車銷量為30599輛,同比下降34.7%,其中新能源汽車12256輛,同比下降59.2%,燃油車在3月份售出18343輛,同比去年上漲9.5%。;1-3月,累計銷量為61273輛,同比下降47.9%,新能源汽車22192輛,同比下降69.7%。

3月新能源銷量:回暖中暗藏危機 “鯰魚效應”初現

在宋Pro和全新秦熱銷下,燃油車出現小幅增長,但以新能源為主的比亞迪在銷量下滑中仍然出現盈利下跌。比亞迪在13日發佈的業績預告顯示,一季度盈利預計比上年同期下降79.99%至93.33%。在此前疫情爆發階段,比亞迪轉產口罩為其收穫了良好口碑,不過比亞迪口罩生產並非以銷售為目的,一定程度上為企業營收帶來了壓力。

新能源銷量下滑在比亞迪已經連續9個月出現,此前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寶座早已被對手特斯拉搶佔,加之特斯拉近期上市長續航版國產Model 3,市場反響熱烈,即將上市的比亞迪漢雖也備受期待,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響。

北汽新能源:未來需找準市場風向

據北汽藍谷發佈銷量快報顯示,北汽新能源3月銷量為5992輛,與去年同期的17690輛相比,同比下滑66.13%。不過在產量方面,北汽新能源的產量為3876輛,與去年同期的2210輛相比,同比增長75.38%。

3月新能源銷量:回暖中暗藏危機 “鯰魚效應”初現

北汽新能源今年一季度整體銷量下滑幅度較大,其中離不開疫情遏制消費需求的因素,此前新能源補貼下滑也仍然產生影響。除此之外,也有北汽新能源自身的原因。從市場趨勢來看,比亞迪、吉利、榮威等傳統車企都在搶佔混動車市場的份額,混動車市場將會是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而北汽新能源的產品全是純電動車產品,相對於其他品牌來說,市場波動給產品單一的企業帶來的影響更大。

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行業發展初期一直處於頭部,然而當下新能源市場已經進入競爭後期,產品愈發成熟,北汽新能源需要反思的是市場風向問題。

造車新勢力:毛利率仍是負值

新勢力車企群體在本月有亮眼表現,作為領頭羊角色,蔚來汽車一季度以來銷量上漲,主力車型上榜新能源銷量榜單TOP10,據蔚來汽車官方消息稱,2020年3月蔚來品牌整體交付量為1533輛,同比增長11.7%,環比大漲116.8%。此外,蔚來第一季度的累計交付量為3838輛,超出第四季度財報指引的3400-3600輛的目標。除蔚來汽車外,理想ONE也榜上有名,3月交付量1447輛。

3月新能源銷量:回暖中暗藏危機 “鯰魚效應”初現

不過對蔚來汽車而言,銷量上漲的同時也帶來問題,毛利率仍是負值情況下,賣出一輛車不僅無法實現盈利反而帶來虧損。不得不說,新勢力群體發展至今仍未成熟,而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堅持到最後的不會太多,但一定有。

特斯拉:國內市場的“鯰魚”

與國內新能源車企的普遍低迷不同,特斯拉正處在上漲勢頭中,據乘聯會統計數據,3月僅特斯拉Model 3預估銷量就達到10160輛,榜單來看,Model 3已超過寶馬5系、奧迪A6、奔馳C級、寶馬3系等一眾“BBA”產品。來勢洶洶的“鯰魚”特斯拉不僅僅威脅到比亞迪、蔚來等國內新能源企業,寶馬、奔馳、奧迪等傳統企業巨頭的市場份額也受其影響。

3月新能源銷量:回暖中暗藏危機 “鯰魚效應”初現

銷量數據公佈不久,特斯拉正式推出了國產後驅長續航版Model 3與高性能全驅動版Model 3,前者補貼後售價33.905萬元,後者補貼前售價41.98萬元。這款高性價比的產品在未來有成為市場銷量擔當之勢,不過在此同時特斯拉也引發了老車主的不滿。

此前埃隆·馬斯克曾表示只會國產標準續航版Model 3一款車型,長續航版與性能版車型則仍然維持進口模式。而今全然不顧對車主承諾迅速實現Model 3全系國產,致使眾多選擇購買進口版的車主,一年之內車價方面的損失就超過10萬元。有消息稱車主們已開始組織集體維權活動。

面對水深火熱中的國內新能源市場,政府再次出臺救市政策。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為促進汽車消費,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不可否認,補貼的再次延長已然成為政府幫助該細分市場儘快走出疫情衝擊影響的緊急“救市”方式,而這樣的舉措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新能源汽車市場當下仍處於極度不穩定階段,雖然疫情影響逐漸減小,3月份出現回暖,但對車企而言,市場中仍然危機四伏,但可以確定的是,政策幫扶和“鯰魚效應”作用下,未來新能源市場中優勝劣汰是主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