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記憶,有個地方名叫河下古鎮

古城記憶,有個地方名叫河下古鎮

石板街

張瑜 攝


2500年前,一部春秋大戲由吳王夫差導演,溝溝打開,溝通南北,運河肇始。運河與淮安拂袖而舞,舞出一個河下古鎮。從此,一個古鎮對於一條河流的痴戀,整整相守了2500年。


2500年之後,運河依舊敞襟撩懷,一個城市的前世今生,繁華落寞,盡在胸腑流過。古鎮也是一身素雅,拙樸自然,沒有濃妝豔抹,沒有光華四射,靜靜地踞守在古運河畔。運河之於河下,也許他們有了前世的一次相逢,才有了今生的千年等候。


2500年的河下,更像是一位精神矍爍的老者,毫無垂垂遲暮的死寂,依然神清氣爽,身骨硬朗。二十二條街,九十一條巷,十三家坊,猶如老者的骨骼和筋脈,阡陌交錯,四通八達,支撐著一個古鎮的脊樑。紋路褪去,光滑起伏的青石板路,這是小鎮最為恆久的記憶,踏上去,腳底便踩上了古鎮的神經,讓你如飲一罈歷久彌香的老酒。這時候,你和小鎮彷彿融為一體,成了一段故事,沉澱了千年,香醉了千年。石板街兩邊的店鋪,一色的青磚黛瓦,流簷翹角,迴廊掛落,雕樑花窗,古色古香的風格里,各式賣場應有盡有。


據說,當年的古鎮行業相對集中,往往一條街巷只賣一類商品,就像現在的特色行業一條街。諸如花巷、茶巷、竹巷、釘鐵巷、打銅巷、搖繩巷,估衣街、螺絲街、鼓子街、板廠街、琵琶劉街等等,就從這眼花繚亂的街巷名稱裡,你就可以想象得到河下當年的商業繁盛景象。更不消說,這裡曾是舶船中心、淮鹽集散地了,鹽商雲集,漕舶連檣,想當年“是處街市繁華,晚間燈火燭天,管絃盈耳”。“市不以夜息”的河下享盡了風光。


古城記憶,有個地方名叫河下古鎮

李正林 攝

淮安,一座飄在水上的古城,七省通衢,九省咽喉,南船北馬,交匯於此。水寫的河下,“東襟新城,西控板閘,南帶運河,北倚河北,舟車雜還,夙稱要衝,溝渠外環,波流中貫”。居於淮安西北一隅的河下,地勢卑下,恰扼漕運要衝,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就了河下,使之環水而眠。一路水色的河下,恰如春風中的一枝垂柳,只要你指尖輕揚,彷彿就會蒼翠欲滴。晨昏之時,迷霧籠紗,氤氳空濛;晴日映照之時,宛見波光瀲灩,溫潤如玉。進入古鎮,坊間人家,枕河而居,水從橋走,巷隨橋轉,40多座橋樑,為河下搭上脈搏,注入血液,讓河下人得盡了溪水的滋養。小鎮人的性情如水般甘淳,如水般寬柔。無論男人女人,沒有人爭強好勝,心胸格外開闊,家家開門迎客,遇茶喝茶,遇飯吃飯,遇酒喝酒。一碗香茶,就著茶梗、薄脆餅;一碗老酒,就著豬頭肉、大頭菜,生活“清湯寡水”,沒有什麼格外的講究。水岸靜地,河下成了一座“慢城”,至今河下人還喜歡泡澡,躺在澡堂中一泡就是半天,慢慢享受著這份生活的悠閒和愜意。無論男人女人,河下人說話輕聲慢語,做事不慌不忙,走路不緊不亂,這儒雅的慢節奏陪了河下人兩千多年。


登臨湖嘴碼頭,聞思寺靜矗於運河岸邊,這是康熙江南巡視,途經河下,欽賜寺名。據說,殿堂裡的佛像皆從緬甸進口,白玉石雕制而成,“玉佛寺”美名不脛而走。寺內香火繚繞,善男信女,把內心的祈盼跪拜於此,希圖完成一次靈魂的皈依。靜穆回望間,一首詩從眼前飄過:“十里朱旗兩岸舟,夜深歌舞幾時休。揚州千載繁華景,移至西湖最上頭。”這是明代詩人邱浚當年為繁華的河下而寫。詩人筆下的西湖嘴,就是這河下碼頭,也是當年乾隆爺從此棄舟登岸的御碼頭。我想乾隆當年移駕棲身河下,肯定受了這首詩的誘惑,再者是其“追星”所致。河下的神奇魅影,曾驚豔唐宋兩朝,引得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蘇東坡、范仲淹、楊萬里、張耒、文天祥等文壇泰斗紛至沓來,河下成了一座詩城。

古城記憶,有個地方名叫河下古鎮

李正林 攝


走進河下,一邊領略著她的水性逍遙,一邊感受著她的文韜武略。每一條街巷裡,你都會遇見你心儀仰慕的“真神”。打銅巷裡,你會與世界文學大師吳承恩不期而遇,千古奇篇《西遊記》就誕生在這條“委巷”之中;竹巷街你剛與抗倭狀元沈坤擦肩而過,羅家橋巷你又觸摸到左寶貴將軍的錚錚鐵骨;北入口你看一眼巾幗英雄梁紅玉擂鼓抗金的颯爽英姿,花巷裡再去聽一段“文采之勝,則當首屈一指”的邱心如的彈詞《筆生花》;姜橋巷裡你可去拜訪近代艦船製造奠基人裴蔭森,欣賞一下他登峰造極的造船藝術,再去中街讓醫學宗師吳鞠通為你望聞問切,和他一起探討中醫“溫病條例”……


也許,河下出了一部《西遊記》,就已經讓人歎為觀止了,可是就在這片方圓不到兩公里的土地上,僅明清兩代,就哺育出67名進士、123名舉人、12名翰林,而且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齊全。走進河下,你就走進了實至名歸的“中國進士之鄉”。此刻,你不得不嫉妒上天的偏心,因為賜予河下的太多太多了,多得近乎奢華。試想,如果河下的文臣武將們回來省親,這將是一個何其壯觀的“名人方陣”啊。


這是一個深藏不露、不事張揚的小鎮,你不得不以一種敬畏之情完成你的參訪。因為走在小鎮,也許你目及的每一塊青磚,腳踏的每一方石板,都會鐫刻著一首詩,抑或流傳著一個文氣十足的故事。“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東西”, 這是河下一個小姑娘出的下聯,讓當年微服私訪的乾隆帝和大學士紀曉嵐無言以對,至今懸掛於河下文樓之上,上聯闕如,引來無限玄機。河下的一個小姑娘,征服了這兩個人,便是征服了當時的中國。由此領教河下的靈慧,絕不是空穴來風,也絕不是偶然。這份靈秀和明慧,已然融入河下的每一條河流,每一塊磚瓦,每一莖血脈。

古城記憶,有個地方名叫河下古鎮

古鎮入口

李正林 攝


夜幕下的河下,更有其奇麗的精彩。遠處星光點點,近處霓虹閃爍,相互輝映在河中,漾出道道漣漪,幻化成輕搖曼舞的綵綢,讓人心曠神怡。微風過處,到處飄曳著河下古鎮淮揚美食的芳香,此刻正是過往商賈遊客餵養舌尖的時候。這是一個讓人垂涎欲滴的小鎮。不僅文樓湯包、岳家茶饊這些風味小吃讓人流連忘返,更主要的是淮揚菜的根在淮安,淮安的根便在河下。“醉蟹不看燈、風雞不過燈、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可見淮揚菜的選料之講究,工藝之嚴謹。淮揚菜的口味和河下人的風格一樣,在一種追求本味、清鮮平和中達到境界。平橋豆腐、欽工肉圓、朱橋甲魚、天妃宮蒲菜等等淮揚名菜均薈萃於此,河下的廚師推陳出新,讓你享盡饕餮盛宴的美味。據說僅僅用長魚就能做出108道長魚宴,河下美食,吊足了天下人的胃口。


此刻,真想坐上一艘小船,依水漫溯,自由自在地進入古鎮的意境裡,看一番燈光槳影中的河下姿色。可惜,古鎮正在修舊如舊開發之中,有些河段暫時無法通行。從古鎮北入口“承恩坊”一路走來,唐僧師徒赴西天取經路過的地方,正星羅棋佈地坐落於臨河水街。西側的瑤池閣、濟達軒、聚仙樓、萬壽閣、龍宮御舫、西遊記大舞臺,與東側狀元樓附近的牌樓、小橋曲水、綠柳迴廊相映成趣。這時候,不知誰家做著喜事,鞭炮聲聲,禮花沖天,夜色斑斕中的河下,在璀璨焰火的照射下,一片通明。地上的驚喜和煙花一起升騰蔓延,四面八方傳來陣陣歡呼聲,天幕裡盛開的花朵,像是河下人那一張張淳樸的笑臉。那五彩繽紛的火焰落入水中,便成了搖曳生輝的綵帶。天上人間,彩霞拂照中的河下,如夢如幻。


順水而行,不知不覺中,走上一座橋,橋上三三兩兩的乘涼人有的坐著,有的倚著,有的乾脆騎在橋欄上。此橋名為程公橋,連接著河下、河北兩岸人家。白礬石做的橋欄,桔黃條石鋪成的橋面,青灰塊石建起的橋壁,與兩岸的房屋色調和河下人的性情相得益彰,在恬淡素靜的水鄉風俗中,透出濃濃的淳樸儒雅的意境。據說,行至此橋的未婚小夥,可以憑欄高歌,如果歌聲打動了兩岸人家的妹子,會有窗口為你打開,如果下得樓來,與你有一次邂逅,你也許就有了一次水鄉的豔遇,宛如走進了你夢中的麗江。河下的妹子清純著呢,清純得如河下的溪水。放聲地唱吧,也許你的夢中情人就坐在樓上的窗裡,在為你梳妝,為你打扮;也許就走在青石板的街巷裡,打著一把油紙傘,像結著愁怨的丁香一樣;也許就在河邊洗衣淘米的浣女裡,嬉戲的笑聲,甜甜的,脆脆的,一下子鑽入你的心扉裡。


不妨留下來吧,做一回河下人。千年河下的夢裡,為你留一段故事,留一個情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