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暢遊巫山,看小小三峽 神女峰 千年懸棺

 17日上午,巫山縣啟動以“百萬人遊三峽”為主題的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推出“1元暢遊巫山”幸運遊客抽獎活動,免費投放價值1200萬元的惠民消費券。同時,活動期間,巫山小三峽、神女景區等縣內景區將對全國醫護人員、重慶市公安及交通系統人員和幸運遊客,免收景區門票費和景區內交通服務費。

1元暢遊巫山,看小小三峽 神女峰 千年懸棺

(巫山文旅委供圖)

  據瞭解,本次巫山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時間為4-7月,活動期間,巫山縣將對全國醫護人員、重慶市公安及交通系統人員和幸運遊客本人實行免景區門票費和景區內交通服務費,而全國醫護人員可全年享受本優惠政策。非以上人員則分時段享受5-7折等不同優惠政策。同時,巫山還推出“1元暢遊巫山”幸運遊客抽獎活動,價值1200萬元的電子消費券免費發放給遊客,包含旅遊景區、酒店、特色餐飲和旅遊商品店等。巫山縣相關負責人表示,自4月11日起,市民關注“微遊巫山”微信公眾號,以及“巫山發佈”、“巫山頭條”、“三峽訊”、“文旅萬州”、巫山APP、看萬州APP等新媒體平臺,通過掃碼註冊即可參與幸運遊客抽獎,中獎者只需花1元錢就可暢遊小三峽、神女峰等景區。

1元暢遊巫山,看小小三峽 神女峰 千年懸棺

(巫山文旅委供圖)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小三峽的獼猴自古以來都是一道特別風景線,目前有3000多隻,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了避免它們破壞山後農民的莊稼,現由景區統一餵養。在小三峽觀看獼猴有兩個最佳位置,一是懸棺對面,二是在第三個峽谷滴翠峽處的“小貓釣魚”景點正下方,因這兩個地點都是猴糧定點定時(每週二)投放地點。來自忠縣的張女士,第一次來巫山遊小三峽和小小三峽,她說:“坐著烏篷船行駛在山水畫中,沿途看到特別多的小猴子、小野鴨,還能聽到原汁原味的山歌,感覺特別原生態,本次巫山行感覺特別愉快、放鬆。”

1元暢遊巫山,看小小三峽 神女峰 千年懸棺

  (巫山文旅委供圖)

  王先生一行5人從西安自駕游來到巫山,他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二次遊小三峽和小小三峽,第一次是1995年低水位時,奇、秀、險;這次來感覺又不一樣,讓他真正體會到了“高峽出平湖”的奇特景觀。他說,兩種景色都挺好,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特色,都令人神往。而小小三峽比小三峽山更高,河更窄,更加幽深秀麗和原始古樸。“很多景點去過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了,而巫山是一個來了還想再來的美麗地方!”王先生說到。同時,由於他們昨天到巫山時錯過了發船時間,今天來碰巧遇到優惠季活動啟動,讓他們省了不少錢,他感嘆到:“這樣三峽的旅遊業一定會興旺發達起來,祝願巫山!”


  撰稿:王小燕

  審核:戴林

  值班:羅彬

  

鏈接》》》

  漫遊巫山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三峽庫區腹心所在地,巫山擁有獨特豐富的旅遊資源。

  小三峽·小小三峽景區:被譽為“中華奇觀”“天下絕景”,境內峽谷雄偉險峻、中通一線,更有翠竹碧波、嬉戲猴群,是賞紅葉、品峽江文化,體驗人與自然和諧的最佳去處。

  神女景區:能觀賞巫峽“十二峰”、“世外桃源”神女溪等奇山異水,可欣賞長江與大寧河交匯處形成的10平方公里高峽平湖,可欣賞“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巫山雲雨,可觀賞以神女峰、淨壇峰、飛鳳峰紅葉為代表的集中連片的10萬餘畝的紅葉,還可遙望舒婷“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的夢中神女,能夠乘船江上觀賞,可以神女天路俯瞰長江,又能坐索道、乘神女天梯感受空中美景,還能體驗三峽院子、夢幻客棧等精品民宿。神女景區南北環線貫通,立體遊三峽變以現實。

  文峰景區:為2017年新晉國家4A級景區,景區核心文峰觀始建於明代,為全真派道觀,張三丰曾在此修行,峰頂山脊步遊道長8公里,既可觀賞漫山紅葉,又可欣賞長河落日、俯瞰長江滾滾來。

  當陽大峽谷景區:沿途有9個大小形態各異的瀑布群,瀑布從高聳的懸崖傾瀉而下,恰如“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美場景。瀑布下面有長5公里的漂流,適合各類遊客遊玩。境內旗幟山,像一面面迎風飄揚的黨旗。海拔2100米、面積3000畝的蔥坪溼地,被稱為“重慶最後的香格里拉”,保存有金絲猴、金雕、光葉珙桐、紅豆杉等珍稀動植物40餘種。以蔥坪溼地為核心的五里坡自然保護區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

  人文底蘊深厚的巫山

  “巫山”因上古唐堯時代堯帝的御醫巫咸而得名,建縣距今2295年,遠古文化、新石器文化、巫文化、神女文化在這裡交融衍生,上古奇書《山海經·大荒西經》《山海經·大荒南經》對巫山有詳盡的描述。龍骨坡巫山人遺址是遠古人類的起源地。1985年,中科院黃萬波教授在龍骨坡發現了古人類下頜骨化石,經考證距今204萬年。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這一重大發現,將動搖人類從非洲起源的學說。大溪文化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大溪文化是長江中游三峽地區發現的新石器文化,約為公元前4400至前3300年。大溪文化遺址出土的精美石斧、紅陶、曲腹杯、耳飾等1300餘件文物,證實大溪文化在長江文明中擁有很高的地位。巫文化是原始宗教的源頭。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巫山地區就孕育出人類矇昧時期的神秘文化—巫文化。《山海經》描述“巫”既是溝通天地的神巫,也是醫療、治鹽、煉丹的祖師,巫文化直接催生了道教、中醫、美術、音樂、詩歌的發展。巫山神女是愛戀文化的化身。巫山神女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一說為炎帝(赤帝)之女,一說為王母之女,本名瑤姬,未嫁而死,葬於巫山之陽,因而為神,精魂化為靈芝。屈原《山鬼》描寫巫山神女“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宋玉的《神女賦》描述巫山神女“上古既無,世所未見,瑰姿瑋態,不可勝贊”。此後,“巫山神女”常用以比作“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美貌仙女。自古“行到巫山必有詩”。“漢水波浪遠,巫山雲雨飛”“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浮雲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自古以來巫山就是文人墨客流連忘返的遊覽勝地,宋玉、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陸游、王安石等大文豪行到巫山,流傳至今的詩詞歌賦有6000餘首。

  巫山很美,亦不遙遠。長江旅遊黃金水道方興未艾。巫山機場已開通重慶、廣州、煙臺航線,2020年5月5日將開通西安經巫山至海口的航線,今年還將開通成都、天津、武漢、北京、杭州等航線,架起巫山聯通世界的“空中走廊”。鄭萬高鐵2021年正式通車。水陸空鐵渝東門戶綜合交通樞紐呼之欲出,“快進慢遊”的旅遊線路已經形成,巫山即將成為三峽旅遊集散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