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對餐飲協會“降傭”的呼籲 外賣平臺如何迴應

近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聯合省內各地餐飲行業協會,向美團外賣遞交了聯名交涉函,呼籲美團直接減免整個疫情期間廣東省內所有餐飲商戶外賣服務佣金5%或以上,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其他壟斷條款等。

實際上,呼籲外賣平臺降傭的呼聲,早就存在。如四川省南充市火鍋協會以公開信形式舉報美團存在突然提高佣金、壟斷經營及不正當競爭兩方面問題。山東多個協會聯合發佈了《關於強烈呼籲外賣平臺全面降費的公開信》,河北省飯烹協發佈《致電商平臺的公開信》,呼籲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降低外賣佣金費率等。

對此,外賣平臺並沒有採納。一方面,可能是疫情緊張時期,開設外賣的餐飲企業較少,影響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外賣平臺在疫情緊張期間的支出也比平時要大得多,承擔的風險也多,不降傭的理由要相對充足一些。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多數地方應急響應等級下調,餐飲企業恢復了堂食,外賣生意也越來越多,因此,餐飲企業與外賣平臺的矛盾也開始加劇。在這樣的情況下,餐飲協會的呼籲也重新開始,廣東省餐飲協會則打起了頭炮,向美團吹起了“降傭”號角,且明確提出了降傭的具體標準,更要求美團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壟斷條款。應當說,廣東省餐飲協會的此次喊話,態度是比較強硬的,聲音也很宏亮。接下來,還有哪些地方會跟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預計會興起一個高潮,從而給外賣平臺形成強大壓力。

那麼,外賣平臺是否應當“降傭”呢?餐飲協會的喊話,外賣平臺是否需要“買賬”呢?顯然,雙方陷入了膠著狀態。因為,在疫情影響下,無論是大象還是老鼠,實際都面臨著比較大的困難,承受著非常大的壓力。所不同的是,大象可能承壓的能力更強一點,相較於老鼠,度疫情難關的力量要大一些。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企業也做出了榜樣。譬如萬達集團,出手就是減免租金20億元,其他企業也都做出了各種姿態。一方面,也在無形中給了外賣平臺一種壓力,客觀上要求外賣平臺能夠做出一些姿態;另一方面,也給餐飲企業增添了力量、創造了機會,要求外賣平臺“降傭”的內在動力增強。

而近一段時間以來,海底撈和西貝因為草率漲價,最終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道歉恢復原價的現象,也給了餐飲企業要求外賣平臺“降傭”更大的動力。因此,外賣平臺承受的壓力不小,不拿出一點姿態,可能難以應對。

問題的關鍵在於,從外賣平臺的實際情況來看,實際也並不像馬路上飛奔的外賣小可那麼歡騰,看似很高的佣金,並不足以支撐外賣平臺的高額開支。燒錢,才是外賣平臺最本質的特徵。因此,如果“降傭”,對外賣平臺來說,能否承受,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面對疫情,與其被動“降傭”,不如主動作為,拿出一個能夠表達平臺姿態的“降傭”辦法,如“降傭”2個月還是3個月,並根據疫情情況,及時做出調整。

倒是“二選一”的壟斷經營手段,應當乘疫情發生之機,徹底取消。既然都是市場化的產物,又為什麼非要在自己的平臺面前扎一道籬笆呢?這道籬笆,實際對誰都沒有好處。與其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不如大家坐下來好好談談,建立一套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真正通過競爭,把雙方的實力都增強。

同時,我們也希望,為了促進市場的進步和完善,地方餐飲協會也可以組織成立區域性外賣平臺,以迫使現有外賣平臺做出改變,迫使外賣平臺不要以壟斷的心態對待外賣業務。外賣更多的是為消費者服務,而消費者需要的是更為良好的服務,而非“二選一”這種與市場化完全相悖的行為。所以,是否“降傭”只是眼前需要做的一件事,也可以說是眼前利益。而能否打破“二選一”等壟斷行為和壟斷心態,則關係到外賣行業能否健康有序發展,關係到外賣行業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是長遠利益。

本文源自金融界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