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非遺短視頻一等獎獲得者:讓非遺文化“活”起來-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省非遺短視頻一等獎獲得者: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短視頻畫面截圖

本報訊 (記者 李心雨 林福龍文/圖)福建省第二屆非遺短視頻大賽結果日前揭曉,泉州市藝術館組織選送的一批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幷包攬了專業組和業餘組一等獎。在專業組角逐中,非遺音樂視頻《Zayton泉州》榮獲唯一的一等獎。

“Zayton是刺桐的意思,也是泉州的英文,短片不僅展示泉州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還通過視頻語言講述泉州故事,展示泉州輝煌的歷史文化。”《Zayton泉州》的導演、福建農林大學藝術學院學生蘇偉鵬說。

這件作品由樂咖映畫團隊創作,這個團隊成立於2017年,由吳烜暉、李鑫堯、郭釗壟、陳鈺涵、龔子涵、陳桂敏等10多名泉州籍大學生組成,平均年齡不到20歲。他們致力於通過音樂和影像傳播泉州文化。

泉州市藝術館負責人丁聰輝介紹,此次泉州參賽的短視頻涵蓋面廣,較全面地展示了我市非遺資源和魅力。此次大賽共收到200多件參加作品,泉州選送的作品整體水準較高,主題突出,視頻呈現手法新穎,深受專家和觀眾的喜愛。

省非遺短視頻一等獎獲得者: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導演蘇偉鵬

主創解密

劇情 “閩南文化”貫穿全劇

導演蘇偉鵬介紹,此片所展現的“閩南文化”包括了南戲、南音、南拳等,有木偶的歡喜,南音的柔、五祖拳的剛,從鏡頭中去看泉州人,營造的氛圍很有閩南味。“希望時代進步的同時,非遺文化也一同發展。”他說,韓國的男團文化、日本的動漫文化、美國嘻哈文化影響了現代年輕人。這幾年國潮文化繁榮,閩南文化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是頗具看點,“希望我們的作品能夠多方面展現閩南文化的精華,在‘變’與‘不變’中,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音樂 中國風電子編曲融合南音

主唱吳烜暉告訴記者,《Zayton泉州》先後用了一年的時間編寫詞曲,前後改了三個版本,中國風的電子編曲風格融合了南音唱腔、梨園戲花臉的唸白。“音樂上還設計了原創南音唱段,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吳烜暉說,“這次全新嘗試,將閩南文化融入音樂中,比如‘雙塔凌然立城,我如刺桐,站如松;妙音飛天本凌空,閩南紅’等段落,容易帶人入劇、引發共鳴。”

影像 傳統講古與現代說唱結合

“我們將傳統講古與現代說唱結合。短視頻中的男主角是講古傳承人,他用‘電音講古’介紹南音、木偶戲、五祖拳、梨園戲等泉州非遺文化。我們將這張名片融合現代潮流文化,傳遞給國內外友人,讓他們對泉州文化有不一樣的認識。”蘇偉鵬介紹,講古結合嘻哈,讓傳統遇見現代,碰撞出無限可能。而場景配色上以紅為主色調,“紅,是一種張揚,一種喜慶,泉州人偏愛紅色,顯得時尚潮流”。

來源: 東南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