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國家庭“畫像”:對經濟復甦樂觀,更願儲蓄和投資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盧九安

疫情下的中國家庭“畫像”:對經濟復甦樂觀,更願儲蓄和投資

圖片來源:攝圖網

疫情之下,家庭財富是買股票還是買房子?哪類群體受疫情衝擊力度最大?短期提振消費措施是否會影響長期消費行為……

4月21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聯合發佈《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2020年第1季度)》(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主要描述疫情之下,中國家庭消費方式、資產配置方式的變化和預期等家庭財富相關的情況。其中,報告顯示,曾預料的“報復性消費”沒有來,反而居民的“報復性儲蓄”來了。這背後反應居民在疫情之下的風險規避意識,他們也更加註重購買商業保險。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振華、華夏新供給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等專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鼓勵消費的政策並不會透支未來的消費能力,政策執行還可以在保障制度等多方面下功夫。

疫情後人們偏好儲蓄

城市逐漸恢復生活“煙火氣”,大街上的人們逐漸增多,原本預計疫情後出現“報復性消費”是否到來受到關注。

然而人們可能不會“報復性消費”,而是“報復性儲蓄”。

“疫情後家庭儲蓄意願增加,有50.2%的家庭計劃增加儲蓄並減少消費。”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分析報告時指出,年收入50萬以上的家庭減少儲蓄而增加消費的意願高於其他收入組,而收入在10萬及以下的家庭減少消費而增加儲蓄的意願更強。

甘犁表示,如果沒有大規模的消費刺激政策,不太可能出現“報復性消費”。央行披露最新金融數據顯示,一季度91天裡,平均每天700億存款湧向銀行。

“疫情對收入較低人群,疫情較嚴重地區的居民收入影響較大。”螞蟻金服集團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振華表示,疫情讓人們更傾向於增加儲蓄和投資。

在個別領域的消費反彈也會出現。“少數行業會出現報復性反彈,比如高鐵。但比正常水平高一點後會收斂到正常水平。”華夏新供給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表示。

疫情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眾多環節,但報告顯示,大部分家庭對經濟恢復的預期較為樂觀,“這份樣本數據比我預估的好很多。”甘犁說。

報告顯示,多數家庭對經濟恢復是很樂觀的,預計9月份經濟會恢復正常。但報告也提到,需警惕樂觀情緒帶來的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線上消費代替了線下。報告預測,疫情過後,消費者培養起來的線上消費習慣也可能會進一步持續,線上消費的佔比有望持續提高。

“數字經濟在疫情中有蠻大的發展。但要注意縮小數字鴻溝,讓不同層次的人都可以加入數字經濟,不要讓鴻溝成為居民擴大收入的阻礙。”甘犁表示,需要更具有包容性的數字經濟,覆蓋越來越多的人群。

而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報告,2019年6月,我國互聯網普及率只有61.2%,且城鄉差異大。

專家認為短期消費刺激不會透支未來

報告還顯示,疫情當中,中低收入家庭受疫情影響較大。中低收入群體日常支出較大,工資收入下降,可支配現金下降。自由職業和個體戶等工作穩定性最差,受到衝擊最大。

實際上,疫情特殊時期,居民對應會削減消費開支。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發放消費券等政策是為了鼓勵消費。但政策刺激的短期消費行為是否會影響到未來,透支未來的消費能力?

賈康、李振華、甘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否認了這一種可能性。

“可能消費補貼會造成‘養懶漢’的問題,所以對應需要有與激勵相容的制度,獎勵勞動、教育投資和健康投資。”甘犁表示,疫情特殊時期要特殊看待,當家庭面臨流動性約束,很多人缺錢花,“現在面臨一個很好的機會,就是把主要的轉移支付精準補貼到低收入人群。”

李振華對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短期的經濟措施要及時,疫情這類突發事件和金融危機有差別的。”更長遠的邏輯在於,居民在已定時間的消費並非固定不變,並不意味著今天消費了,以後就不消費。

賈康進一步表示,更重要還是制度創新,健全低收入保障體系,以支撐長期消費,“非常時期的非常之策,通過有效投資拉動有效建設,比如新基建。這樣可支撐長期消費,調動市場潛力。”

“要拉動消費更重要的是保住就業。”斯坦福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宏彬說。

甘犁還建議到,疫情後要好好研究針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特別是打破各個政府機構內部的‘數據孤島’,以便於精準研究對小微企業和工商戶的補貼政策。”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