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為醫,終生不棄!致敬抗疫戰場上的老專家

一日为医,终生不弃。

新冠疫情发生后,曾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工作的退休医务工作者站了出来。任务不分大小,战场不分年龄。从花甲之年到百岁老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

一日为医,终生不弃!致敬抗疫战场上的老专家

穿着防护服的是67岁驰援武汉汉口医院的李素英,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原主任。

隔离病房阻隔不了他们的脚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卫生健康委系统的退休医务工作者主动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说,自己业务熟、经验多,应该在关键的时候站出来。67岁的北京佑安医院原医院管理处主任李素英,大年初一奔赴武汉汉口医院驰援,第一时间了解病人收治和医护人员感染情况,查找感染风险隐患,开展流程设计、设施改造等工作,录制防护用品穿脱流程等视频,加班加点地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最大限度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防控SARS经验的委机关退休干部高星应召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专家组,宣武医院老院长张建担任北京市防控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 75岁的北京地坛医院原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融冰,一次次到隔离病房中,为患者看舌苔、诊脉。

线上有我 网上有我

为精准服务群众需求,春节期间,老医务工作者参加12345发热咨询专家热线值守。市体检中心原主任杜兵,不仅自己参与值守,还组织10多位心理咨询专业志愿者,针对市民不良情绪,及时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市疾控中心79岁的唐耀武等7名公共卫生专业老专家,清华长庚医院70岁的葛厚印老专家,在电话的那段,针对市民关心的病毒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疫情信息、预防消毒等问题答疑解惑。

一日为医,终生不弃!致敬抗疫战场上的老专家

疾控中心老专家唐耀武和焦淑芳 。79岁高龄的老专家唐耀武,精神矍铄,接听热线时,劲头十足、满腔热诚,丝毫不显疲惫。耐心、专业、严谨、到位的解答,为来电市民答疑解惑,圆满完成一天的热线接听值守任务。

一日为医,终生不弃!致敬抗疫战场上的老专家

杜兵值守12345热线

书画代表我的心

4月14日,北京市援鄂医疗队的138名医疗队员顺利完成14天隔离休整,即将回到各自家中,与亲人团聚。回家前,医疗队员们每人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就是北京市卫生健康委66岁退休干部王晓光的亲笔画。为表达退休老同志对北京市援鄂医疗队所有队员的敬意、牵挂、祝福,王晓光将近年来创作的138幅国画赠送给每名援鄂医疗队员。不同作品含义不同:梅花傲骨象征中国人民的抗疫精神,喜雀登梅寓意祖国喜事连连,牡丹、柿子寓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事事如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儿童医院百岁儿医张金哲教授写下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科学政策”,老人家说“新冠肺炎,抗疫必胜。”

一日为医,终生不弃!致敬抗疫战场上的老专家

百岁院士张金哲助力抗疫

捐款捐物 建言献策

卫生健康系统的退休医务工作者还踊跃捐款、捐物,建言献策,支持防控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止3月底,已有36700余名老同志自愿捐款505600余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原党委书记齐翔安与老伴儿捐款16万元、北京同仁医院85岁退休党员许政刚捐款10万元、北京口腔医院原器械科修理室助理工程师王二民捐款5万元、北京积水潭医院离休干部张藻南捐款1万元……原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原全国政协委员,年近八旬的朱宗涵先后撰写对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北京地坛医院退休老专家蔡晧东忍受着左臂骨折尚未康复的伤痛,坐在病床上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性》,为抗疫一线医生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一日为医,终生不弃!致敬抗疫战场上的老专家

王晓光为援鄂医疗队员捐赠书画作品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贾晓宏 通讯员 彭英姿 张卫丽

编辑 杨萌

流程编辑 刘伟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