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民族融合的異族宰相:耶律楚材

说起耶律楚材,很多人的印象只知道是元朝初期的宰相人物,但是对其生平却不是很了解。笔者也是通过野史才接触到耶律楚材这个人物,并对其生平进行了解,与各位读者一一分享。
耶律楚材,燕京人,字晋卿,因曾住在北京的玉泉山,又称玉泉居士。他本出生在金后期,其祖父曾在金世宗时担任尚书右丞。耶律楚轩虽然是个契丹人,但是自幼受到汉文化的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他成年后很是遵循儒家的安民济世之道。因为从小天资过人,博览群书,耶律楚材是17岁入仕,24岁为并州同知,后迁任了左右员外郎。

推动民族融合的异族宰相:耶律楚材

当时的北方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一举消灭了金朝。成吉思汗听说耶律楚材学识过人,变亲自召见了他,而耶律楚材仰慕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认为追随这样的君主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两人一见面,变互相钦慕,于是耶律楚材遍留在了成吉思汗身边,随他西征。

当时的成吉思汗,一心想着用军事手段扩大通知领域,根本无心改变当时的社会制度,也不重视耶律楚材的以儒治国的主张,所以刚开始的耶律楚材并没有得到重用,这从他的诗句十年潦倒功何在,三径荒凉盟已寒,就可以看出来。

推动民族融合的异族宰相:耶律楚材

等到成吉思汗病逝后,其四子拖雷监国,耶律楚材才受命回到燕京,负责收集图书药引。因为当时蒙古军队只顾攻下城池,不注重其他,不久军中疾病流行,刚好耶律楚材收集的药方救了很多人,此事引起了蒙古统治者对汉文化的重视。此后,耶律楚材还协助拖雷整顿统治秩序。因为当时郡官吏任意杀戮 ,兼并土地,被称为剧贼,当时耶律楚材受命和宗王塔察儿一起整顿燕京权贵 那些“剧贼‘,安定了燕京。在这过程中,耶律楚材显示出了出色的政治才干和清廉刚正的节操,赢得了蒙古统治者集团的信任。

拖累监国两年后,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把国家交给了窝阔台。当时登基大典的时,为了让大典庄严隆重,建议窝阔台遵守君臣之礼,实行跪拜,以尊君权。后来,窝阔台即位后,想展示自己的威严,试图惩戒那些没有按时朝拜的大臣,耶律楚材又劝谏窝阔台宽厚待人,防止扩大矛盾,稳定政局。窝阔台采纳了他的建议,还在耶律楚材的协助下,撰写了《便宜十八事》,涉及各种制度,而此时窝阔台也对耶律楚材的才能大加赞赏,还授予他为中书令,此时耶律楚材成为了一人之下的宰相。

推动民族融合的异族宰相: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还协助窝阔台进行了很多的改革,来适应”汉化“地区发展的社会需求。首先废除了屠城杀掠的政策稳固社会的经济,其次,他还主张的建立集权制度,他还推行“汉化”,提高改善官员的文化素质。
耶律楚材在窝阔台统治时期,充分发挥了治国之能,促使蒙古统治集团接受汉法,建立了完整的社会制度及文化经济的长远发展。但是耶律楚材的结局非常悲惨,他的改革措施遭到蒙古贵族们的反对,后来在窝阔台去世后,耶律楚材受到了排挤,悲愤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