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疫情目睹之怪狀

十日疫情目睹之怪状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年,仿佛鞭炮一禁,年兽带着它的“礼物”大摇大摆得走进了这个和它对抗多年的国度,企业停工、教育停摆、交通停运,所有人关门闭户,在自己的几方天地里,关注生与死的消息,每日望向远处的天空,做着平安的祷告。

灾难的来临,颠覆了太多人的生活,也带来了太多热门的社会话题,遗憾的是,这是一个浅尝辄止、缺乏深入思考的年代,我所看到的焦虑,大多集中在企业急着复工、员工急着上班、商人急着开业、平民急着抢口罩、抢双黄连、抢口粮……所有的慌张,出发点都是不能生产、没有收益,如果不是死亡的震慑力过大,这场疫情甚至连一场波澜也掀不起来。

什么时候,人们的思考开始不约而同得集中在对金钱的焦虑和恐慌中,早已抛弃了人生的其他真谛。而我,这次只想聊聊,在这场灾难中目睹的那些怪状,也谈谈那些被遗忘了的本是生命与集体更该关注的层次和价值。

经济号称连年高速发展,企业和个人财务的抗风险能力却脆弱得如风干的纸

一场疫情,哀鸿遍野,大到超级企业,小到个人财务,上下齐声叫苦。延迟复工每多一天,集体与个人的破产风险就增加一倍,这是事实,却看起来不像是健康的经济形态,扒开这层“高速发展”的外衣,才猛然发现经济的发展不是来源于创造,而是来自于竭泽而渔、寅支卯粮,把未来可能创造的财富,拿到现在支出与消费,于是,城市“繁荣”了,企业“高档”了,个人“富裕”了,大家举杯相庆,仿佛一夜之间,你我双赢,都可以活在醉生梦死的繁华中。

然而,这场疫情,仅仅才开始发威一个月,国家、企业、个人人人自危,是它真的如洪水猛兽,力大无穷,毁天灭地?还是其实是你我的财务都太脆弱,经不起敲打,所以一吹就倒,一碰就碎。

十日疫情目睹之怪状

中国的经济发展,如同一个在马拉松中努力长跑的人,原本是计划性的、步伐平稳的奔跑,教育、医疗、民生平衡发展,恰如普通跑步的人稳定的身体状态。然而,不知从哪一刻开始,他变成了不顾一切得全力冲刺,一开始,它很快超越了别人,看到了更远更美的风景,享受到了更多的欢呼,于是他更加努力的冲刺,不管肺已经接近爆裂,不管腿早已抽筋无力。然而长时间使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身体逐渐被透支,五脏六腑逐渐累垮,崩坏自内而外后,一阵柔弱的风,便足以把这个选手击倒。集体如此,个人也如是。

疫情来临,医疗正在承受巨大压力,最先倒下的却可能是经济,个人正在生死存亡中抵抗,最先断裂的却是资金链。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国家、企业、个人都已强壮如牛,而如今的疫情,才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健壮,也不过是固醇刺激起的肌肉,华而不实,难御几击。若内部早已垮塌,即便对手很弱,他也能轻而易举击倒这位一身“腱子肉”的选手。毕竟我们要知道,压死大象的最后一根稻草,向来不重。

一段并不长久足不出户的时光,投射着多数人的浮躁、空洞与无所适从。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平日上班,大家抱怨没有个人时间,疫情来临,多数人又喊着“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这一来一往中,我发现,“个人世界”原来早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丢失和遗忘,还记得的人,大多数也只是把它当成了空喊的口号。

其实也才仅仅半个月的隔离,因为皆不能外出,所以皆不能静坐。似乎鲜有人真正在享受一家人团聚的其乐融融,鲜有人趁这个时候跟爱人、父母、孩子聊一聊生命的话题,鲜有人拿起一本书,读读别人的故事,鲜有人画幅画、养养花、练练书法等等。眼前真正有时间了,鲜有人沉浸入工作以外的世界,曾以为漫漫人生路,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求索和实现个人理想与价值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却不曾发现,不知何时,抛下基本的谋生与赚钱,我们可以付出情感和精力的对象,竟已寥寥无几。

是生命的真谛本来就是这样碌碌如蝼蚁地活着,还是我们活在时代的洪流中,只顾着学着像他人一样步履匆忙、慌慌张张,学着像父母一样安身立命、求索功名,却忘了学着寻找与探索个人热爱、学着营造自己的世外桃源、学着实现自己所理解的人生价值。

想起大学时曾写下的一段话:假如生命所剩时日不多,我希望回忆里充满的是个人的印记,而不是人生的千篇一律,不然,别人的一生,换个名字就是我的一生,我大概不愿活成那样。

十日疫情目睹之怪状


面对自然无所畏惧,面对病毒草木皆兵。和平 时再多的劝诫都可以充耳不闻,灾难时荒诞的流言也能视做救命稻草

据说瘟疫起源于餐食野味,这个在中国其实已经见怪不怪了,油泼猴脑、活鼠三吱儿、生浇驴……凡是可能食用的,早都被国人玩出花样了,从单单食用肉味儿,到杀鸡取卵式的求取营养,再到餐食活体生物的濒死恐状,国人早已在这方面丧失了人性,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日本侵华时有将军喜欢吃活体女性的子宫,在我得知油泼猴头的食用经过时,我觉得把汤匙伸向活体猴脑的人与生食少女子宫的将军没什么区别。

这个时代的人们解放了思想和约束,却也抛弃了信仰与敬畏,我们不再对自然毕恭毕敬,凡可榨取的地方,都有屠刀与杀戮。人类在自然面前像一群夺城勇士,盛气凌人,可抢者抢,可淫者淫,可烧着烧,可食者食。面对这样的场景,我恍然看到病毒入侵我们人体时,也是同一般模样。在我们蚕食鲸吞自然时,自然又何尝不是在以它的方式抵抗与消灭入侵者。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喊着“保卫”口号的,正是这样一群无所畏惧的人们。

在真正面对瘟疫时,“板蓝根”“双黄连”式的流言竟能一次次毫不费力的掀起波澜,庸众没有思考和判别能力,也不愿思考和判断,他们只担心自己会成为吃亏最多的那一个、得利最少的那一个,所以一拥而上,趋之若鹜。有时候暗自叹息,这样一个群体,面对着这场疫情高喊“必胜”与“加油”时,是否也只是出于呐喊的习惯。

我们在和平年代,追逐明星、网红,在灾难面前却又紧急得把已入耄耋的钟南山院士捧为神明,凡是发瘟疫新闻的必然放老院士的照片镇场,凡是发瘟疫消息的必然加老院士的名字宣传,朋友圈、新闻里就这样一幕幕得上演,如同当年朋友圈里经常出现的“马云说过”,“今天是马化腾的生日”、“不转不是中国人”的集体行为,我很难把这样的行为看成是团结与理智。再想到瘟疫一过,周而复始,想当明星去歌唱的依然会远远大于想当医生去奉献的,不禁黯然。


十日疫情目睹之怪状


我们集体的价值观早已被声色犬马所腐化,变得急功近利、毫无期待与高级生命的美感可言,并且它还在洋洋得意得不断腐蚀新的入场人。求学时期所有的教育都教导给我们要拥有美好的品德,要平等、善良、乐于助人、奉献等等,然而长大了,社会却向我们传递了相反的价值观,善良温顺的年轻人最容易被房东克扣押金、被开发商盯着接盘、被经济达人割韭菜,父母不再教育你要正直勇敢而是告诉你少管闲事,阿谀奉承、圆滑世故在课本中是贬义词,在单位里却是混的好的人的特征……我不是在抱怨什么,而是在思考,当我看到了这些事实,我该如何教育我的孩子,把他培养成一个怎样的人,或者,我要不要把他带来到这个世上,让他承受一个从明圣贤理的青年到化作只会随波逐流的庸众的人生。

企业与民众在政府的引导下已经开始“有序”复工,肆虐的瘟疫依旧笼罩着这个国度,我看到一群人慌慌张张的脸,却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我知道和平年代他们的脸上也不会洋溢着幸福,他们畏惧贫穷、畏惧空洞、畏惧死亡,却又贪婪自大、千篇一律、无知无敬,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行色匆匆地往生命尽头小跑着,还善良地扭头喊我,告诉我再发愣就赶不上了。我突然停下,却并未开口,因为我知道,我劝不停他们的脚步。

十日疫情目睹之怪状

如果你也热爱对着世界思考,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凝视世界的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