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花拍中心3月供應量和交易量已恢復九成 將建立線上拍賣系統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曹月4月16日,昆明市委網信辦“互聯網+花卉”調研會在斗南花卉市場的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昆明花拍中心)舉行,記者從會上了解到,3月份昆明花拍中心總供貨量達7603.71萬枝,供應量和交易量恢復了90%,總體成交率達95.43%。截至目前,總體價格高出去年30%左右。

昆明花拍中心總經理高榮梅介紹,2月份是花卉產業全年最黃金的時期,但正值疫情最艱難時期,昆明花拍中心2月的供應量僅有往年的30%,成交量只有往年的10%,損失約1.5個億。而整個鮮切花產業的損失達20億左右,再加上配套的物流、包裝、農資化肥等方面也受影響,整體損失約達40億元。

為了減少損失,維繫全國花卉供應,昆明花拍中心在2月10日恢復了電子拍賣交易。拍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確保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堅持開放交易平臺,讓產業上游的企業看得到希望。

當日,昆明花拍中心總供貨量達351.9萬枝,與去年同期的600.9萬枝相比,降幅達41.44%;0.52元/枝成交均價成為2018年來最低價格。總體成交率為60.31%,與去年同期88.98%相比,下降28.67%。

“作為權威信息發佈的平臺,昆明花拍中心每天堅持把整個終端市場、現場交易、物流等情況及時發佈,讓上下游的企業實時掌握市場動態,指導他們科學適量供貨和採購貨品。”高榮梅介紹,昆明花拍中心斥資500萬元,幫助供貨商減少物流、包裝等成本,給予購買商減免部分租賃費用。昆明花拍中心還和金融機構合作,推出1個億規模的花農貸和抗疫貸,幫助幾千戶花農儘快恢復。

“3月份,花卉產業的供應量、交易量恢復了90%,價格恢復七成。”高榮梅介紹,根據統計數據,3月昆明花拍中心總供貨量達7603.71萬枝,總體成交率達95.43%。按照以往規律,4月份是交易淡季,但今年因為疫情影響,隨著全面復工復產和消費增長,4月截至目前的總體價格高於去年30%。

高榮梅表示,通過此次疫情看到,現有的電子拍賣模式已是領先的現代化交易模式,但仍侷限於線下。接下來,昆明花拍中心將把線上線下結合,構造立體化的交易模式,在穩固提升現有拍賣系統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線上拍賣系統,實現遠程操作,不再受限於場地、人數等因素。預計在7月份,線上拍賣交易平臺將上線。另外,昆明花拍中心將加大和電商平臺的合作,挖掘增量市場,同時推進“數字雲花”的構建,實現整個產業鏈數據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