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估值指引(試行)》發佈

本報記者 黃曉琴

4月17日,由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務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運營與託管專業委員會組織制定的《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估值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正式發佈。《指引》的發佈是落實《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對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要求的重要舉措,對於推動行業估值和淨值化管理體系建設、提升產品估值和淨值計量規範、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底,協會運營與託管專業委員會組織平安資產、國壽資產、泰康資產、華泰資產、普華永道、中保登、中債金融估值中心、工商銀行等機構成立估值工作小組,開始《指引》的起草工作。起草過程中,估值工作小組廣泛徵詢各類機構意見,確保了《指引》的規範性、可操作性和廣泛適用性。

結合估值工作特點及保險資產管理行業估值工作現狀,《指引》在內容和形式上具備較為鮮明的特點。

一是以提升行業估值能力為導向,引導行業逐步建立健全產品估值的制度流程體系,實現估值工作的制度化和規範化,建立估值能力提升的長效引導機制。

二是以明確估值主體責任為切入,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做為估值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應當遵循一致性原則和實質重於形式的準則,審慎規範開展估值工作,不得通過估值手段規避監管規定或者進行利益輸送。

三是以強化估值管理和控制體系為重點,要求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建立估值工作內部管理和控制體系,通過監督與審計、評估與修正、充分信息披露等方式,確保估值工作規範、有序開展,防範和控制估值風險。

四是以推動行業估值最佳實踐為舉措,通過細則等方式,給出了適用於不同產品的估值技術及其應用方法,提供估值最佳實踐參考,有利於實現行業估值標準的一致性和規範性。

五是以注重估值自律管理為保障,明確了協會可以對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及第三方估值服務機構的估值工作進行自律管理,並以適當方式向監管部門報告。

下一步,協會一是根據監管政策變化及行業實踐需求,組織修訂或制定細則,不斷完善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估值體系建設。二是通過行業研討、業務培訓等多種方式,切實推進《指引》的應用,提升行業估值管理及內控管理水平,推進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淨值化轉型。三是以運營與託管專業委員會為依託,推動行業機構、第三方估值機構等有序開展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估值及相關工作,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行業動態及風險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