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漲價,喜茶漲價,通脹已經來了?

通脹,俗稱通貨膨脹,反應到市場上就是物價水平的上升,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貨幣購買力下降。隨著疫情的發展,世界央媽們都在著急放水,很多人開始擔心通脹的發生,近幾天發生的事情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焦慮的神經。


這兩天,滿屏都是漲價的信息,海底撈復工後漲價6%,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塊;頭部奶茶品牌全面邁入30元時代,調查發現喜茶多款產品漲價2元,網紅飲料漲價,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和圍觀。


甚至部分城市的房產價格及成交量陸續回溫,動輒上百萬的房子也在漲價,是否說明物價上漲已經傳導到百萬級了?通脹這個洪水猛獸已經出來“吃人”了?


實則不然。


Part 1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通脹。通貨膨脹的最直觀感受就是物價上漲。


放水確實可能帶來物價上漲,但卻不是引起通貨膨脹的必然條件。


20世紀初,美國經濟學家提出了著名的貨幣主義公式MV = PT,M是貨幣的總量,V是貨幣的流通速度,P是物價水平也就是通貨膨脹的量度,T是總交換量也就是該經濟體內的總產出。


目前來看,隨著各國央行放水,M確實會有所上升,但是因為疫情影響,上述等式中的貨幣流通速度下降十分明顯,V顯著下降。疫情下,更多的人在捂緊錢袋生活,少出門甚至不出門消費,原有的消費計劃取消或者暫緩,原有的工作可能也丟了或者收入明顯下降。V的快速下降,導致等式左邊MV的總值還無法判斷通脹的結果。


更多的人在觀望疫情的發展,觀望經濟的走向。疫情困住了人們的雙腳,也束縛了衝動消費的雙手。


因此,現階段大環境還不具備通脹的環境。


Part 2


既然大環境不具備通脹的條件,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品牌在漲漲漲?


海底撈及喜茶的行為更像是企業的自救,或者是巨頭企業利用消費者的心理,在試探市場的接受能力,藉機挽回疫情期間的損失。現階段所有的漲價企業都有一個特徵---行業的巨頭,平時積累有大量的客戶群體,是客戶給了他們漲價的信心。


疫情之下,大部分的企業還都處於寒冬之中,更多的企業還是面對怎麼活下去,無數的商家通過打折促銷等形式確保活下來,尤其是餐飲業、服裝業、外貿業,這時候的海底撈寄希望通過漲價來彌補損失,實屬另類(最終以道歉、降價收尾)。本文也不是批判海底撈的行為,消費本是一個市場行為,商家擁有一定範圍內漲價的權利。只是覺著在這個節點如果企業只是想著通過漲價來收割消費者,未免有些不厚道。


疫情下,漲漲漲更能撥動市場敏感的神經。背後,更多的企業通過降價等方式忍辱負重,活下去才是第一目標。


千萬不要被市場的假象所欺騙,現今市場更像是通縮。

通脹還沒有來,遠沒有到緊張的時刻。


Part 3


現階段通脹還沒有來,央媽本次放水就不會引起通脹了嗎?


並不是!恰恰相反,我們應該時刻做好通脹的準備,隨時做好各項防通脹的措施。從美國的無限量QE開始,全球央行即將開啟新一輪印錢模式。支付寶的年化收益已經低於2%了,說明資金整體的預期收益率在下降,也間接說明一級市場上的錢多起來了。


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或者疫苗提前研製出來,抑或是貨幣放水引起貨幣流通速度加快,那麼市場上的信心逐漸恢復,市場上將出現天量的貨幣。那時候,大水灌溉的貨幣將直接衝擊二級市場,通脹的可能性將遠遠大於現在。


當下,我們應做一個警惕的市場參與者,時刻關注國家政策變化,關注國際動態走向。


危機危機,危完機現,疫情之下,很有可能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逆襲良機。


如何應對可能發生的通脹,如何讓財富保值?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接下來,我會寫一系列關於投資的文章,深入分析眼前買房是不是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