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利多逐步消化 期指上行受限

近半個多月來,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指重心上移。歐美疫情嚴重地區經過封城防控,疫情改善,前期過於悲觀的預期得以修正。隨著市場反彈,基本面的利多逐步消化。後期指數仍將面對疲弱的基本面,反彈高度受限。

期指自3月下旬創下階段性低點以來,重心穩步上移,主要驅動原因是海外疫情的悲觀預期修復,以及國內政策持續利多的反映。上證指數累計上漲超過7%之後,對外盤迴升、政策利多均已反映在了股價當中。

政策力度維持,效果顯現

上週五,央行公佈的3月貨幣信貸數據遠超市場預期。M2增速在3年以來首次重回至10%上方,報10.1%;3月新增信貸達到2.85萬億,為歷史上3月最高值,新增社融也達到5.16萬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效果開始顯現。基於投資者當前對政策仍顯樂觀的預期,加上後期貨幣端持續的企穩,預計市場對中期實體經濟的復甦信心增加。

除了逆週期的託底政策外,近期一系列改革政策也在穩步推出。上週,政策層出臺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旨在以要素市場化改革,推動發展質量變革,體現了高層將繼續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心,意義十分重大。未來在實體經濟、股市及資本市場領域,投資者預期均有望迎來政策紅利,提升要素活力和經濟活力。

本週,國內市場將迎來一季度主要宏觀經濟數據的發佈。雖然投資者對一季度經濟預期不高,但數據未發佈前,仍對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影響。

近期逐步進入到上市公司一季報發佈期。截至4月12日,A股已有1023家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佔比26.8%,已披露公司中淨利潤增長的佔比為41.2%,淨利潤下滑超過100%的公司共有284家。本週一季報繼續進入密集披露期,投資者將繼續從一季報中探尋上市公司半年乃至全年經營情況。

外圍市場進一步上行空間有限

自3月下旬以來,全球股指中歐美股市反彈幅度更為明顯。背後是基於對歐美疫情有所控制的樂觀預期支撐。從歐洲最早暴發疫情,也是最早封城的意大利情況看,目前每日新增病例在3月21日創下高點後,振盪回落。西班牙在3月26日創下新增單日新高後,也呈現逐步回落態勢。美國方面,進入到4月後,新增病例增速不再增加,呈現高位橫盤,封城的措施逐步顯效,後期單日新增病例將出現拐點回落。歐美的疫情雖然嚴峻,但邊際上出現改善跡象,成為全球市場情緒的支撐。

近期美股和A股均出現明顯反彈,很大程度上已經消化了這一利多。在過去不到半個月時間,美國標普500指數反彈近25%。從積極的角度解讀,外圍市場的走穩反彈為國內市場的穩步回升提供了有力的動能。不過,未來美股進一步上行空間可能有限。截至上週,美國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年度跌幅僅為16.89%、9.13%和13.65%。相比於實體經濟將受到巨大的衝擊,美股目前10%—15%的跌幅顯得並不大,甚至很小。目前歐美疫情並未完全消除,市場廣泛預期歐美二季度經濟將陷入衰退,失業人口大增。在基本面因素擾動下,後期反彈是否能夠持續存在比較大的疑問。美國股指繼續上行的難度顯然在加大。若美股滯漲或者重新回落,A股上行的市場氛圍將被破壞。整體上,預計期指上行空間將受限。

溫馨提示:WTI原油週一跳漲8%後轉跌3%。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