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大上海,遊玩了一整天,見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第一次来到传说中的大上海,最让我难忘的是夜晚的上海外滩,微风中当站在黄埔江边,观看高大雄伟的东方明珠时,那一瞬间华灯齐放、色彩缤纷、流光四溢、灯火辉煌、令人震撼、万人欢呼的壮观情景!

上海素有魔都之称,上海经济的繁荣和发达令世界都叹为观止,傍晚时分,我们跟随去外滩的人流来到了我心中久仰的上海外滩,想要走走金陵东路,看看外白渡桥,隔江眺望对岸的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感受一番时尚魔都的独特魅力。

一来到外滩,我们都被这周围璀璨的霓虹灯所震撼到了,都说在外滩能够感受到万国建筑的魅力,今天可真是见世面了,黄浦江沿岸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各种建筑,有英国古典风格,也有巴洛克式建筑,还有哥特式和东印度式的,从金陵东路一直到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这不到2千米米的距离竟然有如此风格迥异的建筑,这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些建筑物都配上了璀璨的霓虹灯,让人感到目眩神迷。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上海老街是上海老城内围绕豫园、城隍庙形成的古老街道,这里有许多上海的老字号,这里人气很旺,每到春节这里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熙熙攘攘。老上海从明清向民国直至西洋文化涌入时期的一段历史文化的演变。全街的商业经营以传统特色行业为主流,突出传统民俗文化,营造海派文化氛围。上海老街以馆驿街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经过装饰和改造,保留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老街两侧恢复了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落地摇杆门等,再配以屋顶上的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城隍庙有一条特色商业街修建的很有意境,小街是并排的两层木制红楼,店门上沿是一色的曲直镂雕连檐,再上是镂雕的窗棂,顶上是翘角的飞檐。街心有个连廊,仿佛架起的第二道门。街不是很宽,两旁这条小街即使你不购物,进去走走看看饱眼福,有一种回归古老的感觉。这个捶糖糖店铺招牌设计的很有意思,门口不停地捶糖的老师傅是个假人,还面带笑容像过往的客人鞠躬。引来不少游人观看,也便进店买些糖果带回家。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城隍庙的小街传统的古香古色的建筑,城隍庙,顾名思义。是一座庙宇,而今天的城隍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庙宇,她是集宗教、文化、饮食、休闲、商业、旅游等为一体的区域名称,如今城隍庙与豫园已然融为一体,成了上海最著名的商业中心。

城隍庙就在上海老街上,上海城隍庙与上海外滩齐名。可谓名扬天下,与豫园毗邻,又称老城隍庙,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观之一。走进上海老街,您仿佛回到了100年前上海的繁华集市。这条豫园商业旅游区内风格独具的,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特色街,历史上曾以庙前大街为名,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商行,一直是连接十六铺(小东门)和城隍庙、豫园地区的人流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沿街人文景观使其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底蕴。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上海老街上有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茶馆、戏楼等。 这里原来是上海对外贸易、小商品交易的重要场地。 上海老街以馆驿街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保留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西段的房屋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 老街重现了老上海茶馆、春风得意楼、西施豆腐房等百年老店,同时开设丹凤茶楼、名医堂等传统特色商铺。非常值得一转。

上海人一般不太会去吃饭的地方,南京东路和豫园。南京东路就是有名的步行街,那里外面来旅游的人太多,吃饭的店说实话吃不到很精致的菜,所以我平时去那里要么随便吃,要么就肯定不会去那里吃!豫园有例如绿波廊、松月楼这样不错的上海传统的饭店,但是豫园人太多,所谓的城隍庙小吃现在大部分都不是上海人做的,你觉得会有上海的味道?

我自己平时周末活动的区域集中在南京西路(静安寺一带)、新天地、外滩(不像前面几个蜂友说的那样上海人不去外滩,可能他们对外滩的认识和我的不一样。我眼里的外滩基本就是外滩3号一路到外滩22号当中各种餐厅,不是黄浦江那边看景的外滩)这几个地方充满了各种不错的西餐厅、粤菜等餐厅,当然整体人均相对都是200+/人的费用。不过味道我觉得都不错!

到上海个人建议还是尝试一下本帮菜。不过说实话,现在上海本帮菜餐厅越来越少,在上海越来越多能吃到的是粤菜,川菜,西餐,东南亚菜系,反过来本帮菜想得出的越来越少。当然也可能出生,生活都在上海,出门不太愿意吃自己家里都能做的菜有关。

说到本帮菜,我第一个推荐题主的是光明邨,基本上海人都知道,开在淮海路上,旅游的过去也方便,他家的菜比较典型的本帮菜,偏甜,浓油赤酱,这些都是上海本帮菜的特色。红烧肉,响油鳝丝,猪肝,油爆虾等等都是我超喜欢的!(当然上海人偏甜的口味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从小吃饭炒青菜都要放糖的,不一定其他地方来的游客能适应)关键光明邨相对其他那些饭店价格实惠!他家的鲜肉月饼也超级有名,基本到中秋节没个2小时排不到,推荐也可以尝一下!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初来大上海,游玩了一整天,见了世面,感受到了魔都的豪放魅力!

我们来到豫园的味香斋饭店点了几个菜感觉蒜蓉三鲜,丸子汤挺好吃的,味香斋在上海算比较有名的面馆,他家还得过奖。他家的特色是麻酱拌面,当然麻酱这东西不是上海特色,但是拌面这东西很多上海人都爱,从葱油拌面到冷面,拌面一直是上海人心头好。味香斋的麻酱拌面配上他家的小牛汤(其实就是牛肉汤)是个很不错的搭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