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好瘋搶的本性該改一改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出现了三次大的疯抢行为,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改革开放不到十年,各项机制尚未理顺,价格闯关导致物价上涨,引起人们的普遍恐慌,人们大规模地到银行排队取出存款,盲目抢购大量的商品。

改革开放前,国家对农副产品,一直实行统派购政策,例如,收购稻谷的价格,1962年时是每斤9分5厘,到1978年,仍然是这个价,价格与价值严重脱。农民种稻子不仅不赚钱,每亩还要亏14.2元,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于是,政府开始大幅度提高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收购价格,最高涨幅达到56%。

农副产品收购价的大涨,虽然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但也导致城市商品零售价格的提升,工业产品的提价也会衔尾而来,商品零售物价指数连年递增,其中1984年、1985年增长率将近50%,大大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1.5%的速度。

经过近10年的改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了,那时也没啥投资渠道,多存银行。但粮价一升,带动百物腾贵,银行利息远远落后于物价涨幅,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眼睁睁的在缩水。市井坊间,谣诼纷纭,人心浮动。1988年夏天,一场让政府措手不及的抢购风,突然爆发了。

银行出现密密麻麻的挤提人龙,市民攥着大把大把的钞票,疯狂扑向商店,抢购一切可以抢到手的商品,大至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小至肥皂、发夹、锅碗瓢勺,无不扫荡一空。这些抢购不是为了使用,都是为了“保值”。

8月3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和分析了全国市场和物价形势,针对一些城市出现物价暴涨、市民大量提取存款抢购商品风潮,作出几项控制物价的决定,其中一项市民也许记忆犹新,就是责成中国人民银行开办保值储蓄,使3年以上的存款利息,不低于以至略高于物价上涨幅度。保值储蓄这玩意,如今早已淡出江湖。

面对全国范围的抢购潮,中央以一刀切的方式,冻结物价,虽然有效地压止住物价的飙升,但后果堪虞。经济在高速飞行之中,突然强行着陆。百业陷于停滞,流通渠道淤塞,市场一片萧条。

直到1992年,城乡粮食销售价放开,由粮食企业参照市场价格自由制订。至此,实行了40年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进入历史博物馆。不久物价再次上扬,但这次涨价潮,并没有触发抢购风,显示出市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均非1988年可比。

如果说1988年的抢购潮是怕工资急速缩水,尚有情可原,但2003年和2011年的两次抢购潮则折射出民众的集体无知。2003年从广东开始蔓延的“非典型性肺炎”的消息传遍全国各地,具有消炎和预防作用的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食盐、醋等等商品价格在全国暴涨,引发抢购潮。消息灵通者大量购进以上商品,抢购风达到高潮,价格急剧攀升,在部分地区,广州白云制药厂生产的板蓝根冲剂零售价格由每盒2.8元涨到6.5元。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惧怕SARS这种“会要命”的陌生事物、另一方面是对外部信息的不信任——“你们专家讲的我听不懂也不愿意听,公权力更不值得信任,万事靠自己。”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导致日本核电站泄漏,瞬间,有防辐射作用的碘片成为畅销商品。沿海地区出现抢购碘片的风潮,市面上食盐价格疯涨,一些碘化钾销售企业脱销。世界卫生组织等提醒民众,碘片防辐射效果有限且用碘需遵医嘱。经历四天五夜的食盐抢购风潮总算平息下来。

纵观历年抢购风潮,究其原因以下两点难辞其咎:其一,民众缺乏一种高度的眼光,难以作出正确的决断,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其二,商家素质低下,借助灾难,制造谣言,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发灾难财。

2020年的新冠肺炎自打一开始就注定处于舆情漩涡之中,现在的自媒体发达,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官方、民间、专家、小民都能畅所欲言,乃至口无遮拦,更重要的是受众范围跟病毒传播一样,也呈几何级递增。一开始屯口罩,一下子一罩难求,后来囤菜,只恨冰箱太小,现在据说粮食紧张,又开始囤粮,咋就不动动脑子呢?难道党和政府会允许出现60年代的大饥荒?买不到口罩大不了不出门,买不到粮食可是要出大问题的,口罩是工业产品,通过加快产能很快可以提高产量,粮食是农产品,有季节性的,如果都去屯粮,能新粮食下来至少要半年,难道政府会让这半年闹粮慌。现在很多人都在单位饭堂吃饭,家里囤这么多粮食干嘛?喂虫吗?还是那句话,粮食本不缺,大家一抢就缺了。

国人好疯抢的本性该改一改了


国人好疯抢的本性该改一改了


国人好疯抢的本性该改一改了


国人好疯抢的本性该改一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