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體罰更傷害孩子的是心罰,那個被你打擊的孩子,終於如你所願

你怎么这么笨啊”,“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你就不能跟邻居家的孩子学一下吗?”类似的话是不是很是熟悉。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父母用这样的话来教育我们,当我们成为了父母后还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

比体罚更伤害孩子的是心罚,那个被你打击的孩子,终于如你所愿

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不能反抗,只能默默承受。当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我们再次说出这样的话,然而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反抗的能力,他开始与我们顶嘴,把我们的话当成耳旁风。

我们把孩子所有的反抗行为都看在眼里,然后逢人就说“我家孩子太让我失望了,我明明是为了他好,就说了他两句,然而他却一点都不领情,甚至还与我争吵”。甚至我们还把自己这种行为美化为刀子嘴豆腐心。

事实上从来没有所谓的刀子嘴豆腐心,你所说的每一句伤害孩子的话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剑深深的刺在孩子的心上。就像是一张被揉成一团的纸,虽然可以展平,但是却留下了痕迹。

比体罚更伤害孩子的是心罚,那个被你打击的孩子,终于如你所愿

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很简单,就是真正懂得用兵之道的人不是攻城的人,而是攻心的人。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内在的心罚比外在的体罚更加伤害孩子。在这一点上,不少家长很有心得。孩子做错了事情,他们听从了意见,不再体罚孩子,然而嘴上却不会放过孩子。

“你都多大了,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干啥”类似的话家长毫不避讳地对孩子说。因为在他们看来,打孩子是伤害孩子,说孩子几句,又不会造成什么实质的伤害,所以无关紧要。

比体罚更伤害孩子的是心罚,那个被你打击的孩子,终于如你所愿

就在前几天还看到一条新闻,孩子因为上网课玩手机,孩子的妈妈就把孩子给痛骂一顿,结果孩子从五楼跳下。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太脆弱了,一点打击都受不了,我们小时候挨那么多的打都没事。

事实上很多家长更应该明白的一个事实是,身体上的伤疤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痊愈,然而心灵上的伤害却需要人们用一生来治愈。看得见的伤口不可怕,看不见的伤口才可怕。

一个孩子对自我的认知更多是来自于父母,来自于周围人的评价。如果一个孩子非常自信开朗,那么毫无疑问,他的父母对他很是疼爱,很是欣赏他。

比体罚更伤害孩子的是心罚,那个被你打击的孩子,终于如你所愿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非常的悲观自闭,不愿意与别人沟通,那么很有可能他在父母那里也得不到认可,他总是会被自己的父母否定斥责甚至是打骂。在这样的环境生活下的孩子,他就会敏感,就会自卑,就会很是脆弱。

如果把孩子比作是一张白纸,那么他未来是一张油画,或者是一个废纸团,其实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我们这些当父母所决定的。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认可和鼓励,得不到,他就会抑郁,就会自闭。

什么是父母?所谓的父母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来帮助孩子,让孩子更加的强大,更加的优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却根本不懂得自己的职责。

在他们眼中,孩子就是一无是处,就是各种的差。当孩子想要做某件事的时候,父母是严加指责,各种不支持。等到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之后,他们又是嘲讽道:“看,早就说了,你就是不听,活该”

比体罚更伤害孩子的是心罚,那个被你打击的孩子,终于如你所愿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自己变好,都渴望自己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然而在这条成才之路上,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打击斥责否定白眼,他们需要的更多是父母的肯定和认可。

有这样的一句话“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作为父母的更应该好好学习,不要让孩子为我们的错误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