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復興】中原商報帶您領略“美麗復興,秀色滿園”

【媒体看复兴】中原商报带您领略“美丽复兴,秀色满园”


借一场倾城雨,

迎来晴朗艳丽四月天。

春天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大好时光的时候。游客们放下忙碌,落脚沁河郊野公园,或踏青赏花感受春的气息的牛叫河,或放松心灵体验康虎生态文明示范区万绿丛中的幽静。据统计,清明节期间,复兴区各大游园迎来今年春季首个客流量高峰。

【媒体看复兴】中原商报带您领略“美丽复兴,秀色满园”


沁源生态园


邯郸市沁源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位于邯郸市复兴区户村镇葛岩嵛村与牛叫河村之间,现此项目已逐步成为复兴区靓丽的风景线。沁源生态园的打造,也更好地映衬了“绿美复兴”的主题。

为了拓展复兴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邯郸市沁之源花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团队在现有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具特色、更有发展潜力、更具文化特色的产业属性,使生态园更具有影响力。沁之源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活化固定历史文化资源,彰显文化名城魅力。沁源生态园项目自2017年建设以来,在2018年被认定为复兴区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并在同年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媒体看复兴】中原商报带您领略“美丽复兴,秀色满园”


沁河郊野公园


沁河郊野公园位于邯郸市复兴区沁河,上游起点为北牛叫河水库,下游至沁河河道与南水北调总干渠交汇位置,河道总治理长度约为12公里。区域内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以农旅融合发展为带动,以沁河源生态环境修复为基础,全力打造邯郸市西部文化、休闲、养生、度假的“后花园”。

在沁河郊野公园,复兴区致力修复沁河水生态,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出了开合有序、动静交呈的水系风貌,形成了湖、湾、溪、滩、河、泉、塘等不同水态,在保留原生大树3万棵基础上,新植乔木3万余株、地被花卉12万平方米、草籽覆绿24万平方米,槐香柳韵等10大节点23处景观构成水清岸绿、花团锦簇的滨河风光。

注重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乐居”风貌。河道蜿蜒曲折,风貌自然,植被情况良好,打造“古朴野趣”风貌,建设全河段亮点,整体形成滨水郊野自然风貌。打造1段多彩水线、1条滨水绿道、6大绮丽风景、1处休闲场所,形成“1116”独特的沁河记忆。

公园按照“五湖连珠·一带碧水映邯郸;九曲沁河·二十里风景画廊”的设计思路,串联水库、湖面、河塘、溪流等不同水形水态,通过特色绿化建设展现蜿蜒九曲的滨河风光。

一条滨水绿道——满足横向“贯通”、纵向“引入”的原则。依托现状道路,节约成本,建设集主干交通、游赏、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主园路,结合地形丰富游憩观景体验。

【媒体看复兴】中原商报带您领略“美丽复兴,秀色满园”


牛叫河


有人想飞跃高墙,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还有人费劲心思想趴在墙头往里面看。火到快要自燃的后花园,这就是北方“丝绸之路”魅力牛叫河。

牛叫河村位于邯郸市西部的户村镇,距市区约13公里。为争创先进党组织、为村民谋福利,增设了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廉政诊所,整改后的牛叫河村场所规范、功能齐全、服务高效,深受群众欢迎。

牛叫河村曾获“2019年中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村庄环境整洁,民风传统淳朴;常年绿树环抱,四季鲜花盛开,这是走进复兴区户村镇牛叫河村的第一印象。

这个始自明朝永乐年间的村庄,有着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曾经是通过山西的重要经济重镇,被誉为北方“丝绸之路”。

每条巷每座院都散发着幽幽古韵,丝丝缕缕地透着沉重的历史质感,走在曲窄的小巷中,石道上光可鉴影,石墙表老旧沧桑,鸡鸣犬吠,岁月悠悠,让人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归了朴拙。

【媒体看复兴】中原商报带您领略“美丽复兴,秀色满园”


康湖生态文明示范


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研究院进行规划设计,定位为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范围西起康庄水库、东到环城高速、南至老狼沟水库、北接邯武快速路,总规划面积20000亩。

复兴区康庄乡的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是从2018年3月份开始打造,截止到目前共绿植16000亩。

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按照生态为主、兼顾景观、经济的原则,在道路两侧实施50米景观绿化,坡耕地栽植柿子、核桃、元宝枫等经济林,荒山荒地打造生态防护林。

示范区用了半年多时间完成了1.6万亩微地形施工和生态绿化,修建了串联周边村庄的百里森林观光大道,打造出一条生态路、旅游路、致富路,也成为全市马拉松、健步行的首选之地。

【媒体看复兴】中原商报带您领略“美丽复兴,秀色满园”


石坡村


复兴区康庄乡石坡村,位于邯郸市西部,与武安、磁县交界,东邻康湖文明示范区,南邻幽兰谷,沿路可行至老狼沟水库,西邻观岭山,生态资源丰富,集山、水、林、田、湖于一身,环境优美,处处是景。

朝永乐年间,原李氏、闫氏从山西东迁山东时行至此,在大土坡上安家居住。此后500年,大土坡一直保护着石坡村免受洪涝灾害,绵延至今。大土坡做为石坡村的起源和历史记忆,被世代保护,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石坡村的由来。

这个村传说还是孙二娘开店的地方,很久以前村东原有山西通往山东、河北商道,过往客商很多。

村东的古井,也是全村的第一口井,滋润养育了这方百姓。

石坡广场中的石碾子,原本是在村中大槐树边安放着,据说是时任村长在清朝同治初期置买的,碾子旁边是那颗大槐树,也有五百多年历史。

石坡第一楼又名“70记忆”,是上世纪70年代石坡一户富裕人家建设的全村第一座二层楼房,后来该户人家搬走后长期闲置。2019年下半年,在复兴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该村对整栋建筑进行修复,恢复当年院落布局和室内陈设家具,展现了70年代农村人的生活场景。在这里仿佛穿越时空般,将思绪拉回往昔,追忆儿时生活味道。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场景已经成为记忆,有些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但总有一张能够触动心灵的照片,虽然有些泛黄和模糊,但里面饱含的回忆和故事却历久弥新。老照片,旧时光,带你追忆过去的康庄。

近年来,康庄乡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绿美复兴”主题,着力打造邯西生态区主战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来源:大美复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