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昆明“共享電梯”免費安裝有償使用叫個好

4月10日,在位於昆明市五華區豐寧街道春暉路6號的省委黨校生活區,4個單元的電梯加裝項目已恢復施工。看著藍色圍擋內的電梯井,居民面帶笑容地談論著,長期以來上、下樓不方便的難題終於快解決了。居民王明麗說,5年前老伴摔了一跤,右腿斷了,出行基本靠輪椅,住在6樓上下很不方便。等電梯裝好後,就可以每天推老伴下樓轉轉了。

雖然別的城市早就開始實施,而云南首例“共享電梯”才在昆明試水,但我們還是想為此叫個好!

近年來,隨著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在各個城市興起,“共享電梯”也逐漸進入人們視野,被視為共享經濟時代的又一風向標。雲南首例“共享電梯”試點選擇了省委黨校生活區,這個小區共有24個單元,每棟樓有7層,沒有電梯。300多戶住戶大多是退休老人,其中65歲以上超過半數。老小區加裝電梯,本質是解決“懸空老人”下樓難的問題,這也意味著,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老人不再因為上下樓困難而囿於家中的方寸之地,外出的道路更便捷和更暢通。

十八大以後黨中央提出了關愛老年人的課題,提出要老有所養、老有所安、老有所依、老有所樂。並延伸到要把養老產業變成是夕陽紅產業,變成改結構、提升民生工程的重要內容。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也是提升民生工程,在體現了便民利民的同時,也體現了社會開放包容、共享共贏的思維,往大的方向說,這是社會的一種進步。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還有的老人正需要兒女做依靠的時候兒女卻不在身邊,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又有一些老人可能由於本身性格方面的原因,對生活興趣索然,很少參與社交生活,這些都會直接損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響他們繼續融入社會,再加上行動不便等原因,他們中大多數深居簡出,老年人的各類健康、心理、精神問題可想而知容易加劇,讓老人走出家門的路更容易,讓老人更多的與社會接觸,老人身心健康了,神清氣爽了,社會的負擔會相當減輕許多。

當然,也有人質疑“共享電梯”免費安裝有償使用會“虧”,其實未必,加裝電梯,相當於提升了老小區的便利性與舒適性,如果有人想將房子租出去,租金也可能小幅上揚;再加上老小區原本具備的地段配套與出行便利優勢,符合這個價位層次的潛在購房者可能會重新考慮購房計劃。以後老舊小區不僅可以裝電梯,停車位、充電樁、智慧社區,各種基礎建設都會是下一個增長點。從另一個側面來看,規模龐大的老舊小區會因為安裝”共享電梯“而獲得增長價值。

寫到這裡不由想到一個詞:重啟活力。老人們重啟了活力,老小區也重啟了活力,我們拭目以待這將會帶來的一系列良性反應。(昆明信息港 陳秋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