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日報】安徽農民,在中部地區最富?

1、安徽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中部第一

據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數據,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81元,居中部地區第一;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回升2.8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從結構看,農村居民收入結構更加優化,工資性收入在穩定增加但佔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下降,財產性收入的比重在上升,經營淨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增速回升明顯。農民增收較快,專家認為主要基於宏觀經濟回升較快、稅費減免力度大、脫貧攻堅力度加大等因素。上半年我省工業生產較快增長,部分重點產業增速加快、固定資產投資降幅繼續收窄,基礎設施和社會領域投資較快增長、消費逐步回暖、進出口較快增長等。稅費減免力度大,農民就業穩定。特別是疫情期間針對新返鄉創業企業新增吸納穩定就業人員,可按規定享受每人1000元一次性補助。首次創業、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返鄉創業人員,享受2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有些市縣補貼高達5000元,有力推動了農村“雙創”。

2、泰州港到上海洋山港首次開通“天天班”直航

昨天上午10時,泰州港—洋山港“天天班”直航首航儀式在泰州國際集裝箱碼頭舉行,嘹亮的汽笛聲中“大新19號”輪滿載集裝箱駛往上海。新航線為原有集裝箱航線的“升級版”,是在上海港支持下,由泰州國際集裝箱碼頭與央企中遠海運旗下的上海浦海航運、上海外輪代理三方共同打造。

以前,泰州出口貨物從泰州港到洋山港,原來所乘的貨輪中途要停靠張家港、南通港、太倉港等,一般約需7天方能抵達,如今新航線則是“點對點”直達,沿途不再“上下客”,故航行時間能縮短一半左右。原先泰州港到洋山港並非每個工作日都有船,而現在每一個工作日均固定有船將貨物運往上海,無需焦急等船。

近年來,泰州港穩步發展,連續五年,平均增幅位居長江沿線港口前列。即便如此,泰州仍有70%的箱量流失。這當中一個重要原因:有些外商對交貨時間要求較高,原來的航線不能滿足時效要求,相關外貿企業無法選擇從泰州港發貨,只能從洋山港申請將空集裝箱用卡車運來泰州,貨物裝箱後再運回去。這一來一去,不僅加重了外貿企業的運輸成本,也使得泰州港外貿箱外流。如今泰州港到洋山港有了“天天班”直航,讓泰州企業有了性價比更高的物流選擇。

3、 南京65位“掌門人”回爐學管理

近日,南京一群教授們迎來“開學第一課”,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市場化培訓班開班。這個班師生陣容“豪華”:臺上講課的是教授——南京大學商學院派出的名師團;臺下聽課的,是來自全市60多家新研機構的65位技術“掌門人”,其中大多數是從高校“下海”、領銜研究院院長、總經理的教授。

“管企業不同於搞研究,企業做大必然涉及管理問題,資金怎麼使用、產品怎麼定價,要找到平衡點……”南京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於津平教授帶來管理經濟學課程。南京延長反應技術研究院總經理、南京大學介觀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楊建聽得很認真:“做教授的平時只懂技術,不懂管理。這個課對初創業的我們很有用。”

作為新生事物,新研機構屬於企業性質,高校教授從科學家變成企業家,要學會從市場上拿錢,而非從政府要錢。南京大學教授高翔的經歷值得學習。高翔轉型帶領的研究院專門為藥企提供實驗用小白鼠模型,旗下企業集萃藥康最近剛獲得超4億元融資,正準備IPO上市。

“補上市場化這個短板,希望新研們做大做強,在市場競爭中不斷迎風破浪。”南京市科技局局長方靖介紹,新研機構是孵化科技企業的“老母雞”,南京把新研機構作為建設創新名城第一件大事,鼓勵人才團隊持大股,破解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難題。兩年多來,南京新研機構發展飛快,共組建新研機構近400家,引進配備科研和管理人才1.2萬人,其中圖靈獎獲得者、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外院士98人,累計孵化科技企業近6000家,設立天使基金規模達72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