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還是父母主導早期教育

我始终无法相信基因而不是父母主导早期教育的说法,并不是我反对科学主义,也没有陷入相对主义泥潭。虽然,历史证明大家一致感觉地心说是正确的,是违背科学的,但是我仍然认为在处理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上会有不同,我还是得部分依赖直觉。

基因还是父母主导早期教育

比如针对“如何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

其实孩子天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只要醒着,就积极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因此,可以说,孩子天生就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孩子后来变得不那么积极上进了呢?这一点,我是有血泪教训的,两个小孩,在国内出生,性格内向,小心谨慎,在国外出生自己带的,则完全相反。

原因一是,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勇气!

这一点跟父母的教育极其相关,尤其在中国,六双眼睛盯着他。只要他拿一下剪刀,马上有人会冲过去,并语气紧张地教训到:“宝贝不能拿剪刀,剪刀很危险,会剪到手指头。”他那么小,肯定是听不懂的,只能感受到紧张;只要稍微走远几步,又立刻会有人紧张地教训:“宝贝不要乱走,会被坏人抱走的。”更有人趁机再加一大段被坏人抱走的坏处,甚至,“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恐吓,最后孩子就丧失了积极探索世界的勇气,变得处处小心翼翼。

原因二是,孩子变得自卑,不自信。

因为他处处小心谨慎,导致他不敢努力去解决碰到的问题。比如,开矿泉水瓶盖子,他不敢用力拧,当一个比他小好几岁的小孩一把就拧开后,对他信心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生活中类似的事情经常会出现,你怕他丧失自信,只能不停地帮他找借口,他也很快会为自己每一次不努力找各种借口。但请父母们记住,这都是你自己造成的,不能怪罪孩子,你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来处理。

当小心谨慎已经成为他的固定性格以后,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小心谨慎的人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他能让自己很安全,甚至能照看其他人,带别人避免危险。不同性格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要强迫他成为别人。

可见,父母、甚至上一辈老人,在孩子性格形成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不是基因能替代的。


基因还是父母主导早期教育

让我们接着看另一个提问:“孩子一直哭闹不停,怎么做都不停,会不会成为小恶魔?”

三岁孩子因为泼了一点水到沙发上,妈妈骂了他,孩子“狡辩”说:没有泼。

且不说一个三岁的孩子,难免会泼点水,打翻牛奶,扣坏家俱。也不说三岁左右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狡辩的含义是什么。我们不妨拿成年人的例子来说:

乔纳森·海特在《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里举了一个他自己的例子:

2007年2月3日午饭前不久,我发现我是个惯骗。我正在家里写一篇关于道德心理学的评论文章,妻子珍妮经过我身旁时,叮嘱我不要把脏盘子放在柜台上,因为她要在那里准备孩子的食物。她的要求听起来很合理,但那语调让人感觉还有句潜台词:“我已经叮嘱过你100次了。”

她还没说完我的嘴唇就动了,几句话脱口而出,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宝宝醒的时候老狗又在吠叫,它想出去遛遛,所以很抱歉我当时只能把早餐盘随手放下了。在我家,照顾饿了的孩子和躁动的狗都是万能的借口,我因此得到了原谅。

作者写这段话的是为了论证他的观点:直觉是大象,理性是骑象人,或者说理性是直觉的辩护律师或者新闻发言人。人受直觉主导,理性一旦启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证明你的直觉是正确的,也就是迅速做出的是求证式思考。

因此,为自己“狡辩”是人类的天性,你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

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只要不是严重的错误,你只要告诉他们更好的做法就好,或者提出你的建议。如果是非常危险或违反重大原则的事,你也必须首先“友好地接近那头大象,让他信任你,他才能听进去你的要求,并改变方向。”否则,你只能迎来更复杂的“狡辩”。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要想“直觉跟基因有没有关系?”但,这不是我要论证的,我要的是证伪,因为乔纳森·海特明白地告诉我们:“直觉是可以被引导的。”那么,父母在孩子直觉构建上的作用,就举足轻重了。


科尔伯格认为: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了解物理世界,就让他去玩水和杯子;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学习社会事务,就让他们与其他孩子玩耍,处理争执,而不是喋喋不休地教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