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老師評副高職稱真的很難嗎?

中小学老师评聘副高职称,确实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副高指标有限

副高指标是按照单位教师总数以及现有副高职称人数分配而确定的。所以具体到每一个单位,都存在僧多粥少问题。所以在基层中小学,有许多老师评副高职称条件达到了,但苦于指标少而评不上的人大有人在。

中小学老师评副高职称真的很难吗?

二、评聘条件过于刻板

副高职称评聘条件过于刻板,比如论文论著的要求,计算机等级的要求,甚至还有前五年的备课笔记的要求。这些要求限制了部分教师副高之路。

三、单位内部的勾心斗角,不公平竞争

每个单位,一到评职称时候,都是学校不太平的时候。条件差不多的老师,围绕着有限的副高职称指标,尽情发挥自己的公关能力,难免会存在不公的现象,导致该评上的没有评上,不该评上的却评上了。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累积,导致单位内同事之间关系很差,矛盾多多。尤其领导和群众之间,群众之间都有因为职称问题而反目成仇。因为职称评上与否,就意味着工资是否增加。一旦评上了副高就会兑现职称工资,一旦错过就意味着工资少了一大截。所以职称评聘关系到个人的切实利益,这个时候没有谁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姿态上,由了别人而委屈了自己。

中小学老师评副高职称真的很难吗?

四、现实生活中,对评上副高职称的老师缺乏管理也加剧了不公

现实生活中,评上副高职称的,工资高,干活却很少,甚至都不拿课本;而没评上职称的老师拿着很少的工资却满负荷工作。这让那些年轻老师心生不满,认为这种职称制度极不合理,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老师甚至心灰意冷,加上职称评聘条件苛刻,甚至萌生出不想评职称的想法。现有的副高职称评聘制度,只强调评聘之前的各种要求和条件,忽视了评聘过后的管理。导致几乎所有的中小学老师,一旦副高职称评上了,就滋生出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有的距退休还有上十年时间,职称评上了就去当图书管理员了,甚至去当门卫了。这种情况在一些学校是很常见的现象。

中小学老师评副高职称真的很难吗?

五、建议与思考:

1、从实际出发,修改副高职称评聘条件

现有的职称评聘条件,有的方面跟不上现实的变化,与时代脱节,与实际情况不符,应该得到改变。比如上交五年的备课笔记和教学计划。这是名副其实的自欺欺人,因为现在大家都是多媒体上课,写的是电子教案。还有对论文论著的要求严苛,与其如此的重视老师的论文论著,还不如强调老师的教学业绩。等等这些都是应该修改的,让条件与实际相符,更接地气,也就会更受大家欢迎与拥护。

中小学老师评副高职称真的很难吗?

2、加强评聘过程的监管,杜绝人为制造的不公

职称评聘过程中,有的人为了满足条件,不惜一切手段,通过各种关系,凑材料,造证书为自己加分。这就苦了那些没有人脉或不善于交际的老师,他们一年又一年,即便自己教学成绩也不错,可证书总没人多,分数总是比人少。这些人为因素制造的不公,加大了矛盾,也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是应该在相关条款中列出,评聘过程的监管,并且真正落到实处,避免职称评聘过程中的乱象发生,一旦发现采用违规手段获取的材料,一律严惩不贷。

中小学老师评副高职称真的很难吗?

3、加大对已评上的副高老师的监管,避免新的不公

对于已经评上副高职称的老师,也有必要列出条款,对他们进行监管考核,而不是放任不管。避免他们产生那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一旦整个行业有了这种思想,这就是一种新的不公,会加剧单位矛盾甚至社会矛盾。所以有必要如高校对教授的考核那样,每年定期对这些中小学副高职称的老师进行考核。看他们所带课情况,教学科研业绩等等。坚决杜绝那些没有到退休年龄就放下课本去看门看实验室的情况。

我是职校老师,这是我对中小学老师评职称难问题的看法,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