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道一個詞‘戾氣’

這幾天閒來無事,看了一檔節目《人文清華》,有個教授就說,中國人近200年裡文化裡、詞彙裡負面的東西太多,‘戾氣’太重。說,這個情況在西方恰恰相反。

為什我們會抱怨,會有負面的情緒宣洩。我想其實這裡面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個人的情緒容易受到波動,或是就是愛發牢騷、愛抱怨。二是,是不是我們社會確實存在著一些不公之處,社會的底層、基層有矛盾,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的問題。

言論自由,我們的不當言論會影響周圍的人,我們應該約會自我調節,遇不公之事先忍住30分鐘,思考思考該怎麼辦、或是乾脆戶外跑30分鐘,等你回來你自身的感覺會完全不一樣,處理事情方式也會不一樣。我們的基層政府是不是也該多去看看、聽聽底層、基層人的生活、聲音。因為主要的‘戾氣’、矛盾都出在底層社會。有些人受到不公,他又沒有能力去擺脫困境所以他也只能抱怨發牢騷。所以‘戾氣’這東西就好比,堵塞的交通,你的找到那個點去疏導,這樣會更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記住沒事多跑跑步,只要還活著就沒啥大事。我 de啵完了 草民告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