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別“護食”是為什麼?並不是因為孩子自私,是另有原因!

有一次朋友约我去她家吃饭,她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属于比较调皮的,当我们张罗一桌饭菜,准备吃饭的时候,孩子看到他最喜欢的红烧肉,直接跑过去端起来红烧肉条就放在自己的面前。

朋友直接就生气老人,把孩子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并且要求孩子把菜放回去。没想到孩子特别的生气,还大声说:“你为什么要凶我,你说过让我想吃哪个就随便拿的。”说完孩子委屈地哭了起来。

孩子特别“护食”是为什么?并不是因为孩子自私,是另有原因!

我连忙说没事,孩子爱吃就让孩子吃好了,我们大人不吃也可以的。朋友依然很生气,吐槽都是平时太惯他了,现在孩子太自私了,不懂得分享,以后可怎么办。

那么,当孩子出现“护食”行为时,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呢?

孩子特别“护食”是为什么?并不是因为孩子自私,是另有原因!

一、引导孩子分享

心理学李玫瑾专家曾经分享过一个关于外孙女的故事,又一次她带着去爷爷奶奶家,再吃水果的时候,李玫瑾扒开橘子,给孩子一块,当孩子将要把橘子放到嘴里的时候,李玫瑾告诉孩子,拿去给爷爷吃,孩子有点不情愿。但是在姑姑的引导下,孩子还是给了爷爷。爷爷接过橘子亲了亲孩子,还夸赞了一番。

孩子特别“护食”是为什么?并不是因为孩子自私,是另有原因!

当给孩子第二块时,她又要求孩子给奶奶吃,孩子勉强自己走过去完成了这个动作。第三块给姑姑吃。给孩子第四块时,孩子很自觉地放到了姥姥李玫瑾的嘴里。这个时候,李玫瑾重新又剥了一整个橘子给了孩子,让孩子自己吃。

孩子特别“护食”是为什么?并不是因为孩子自私,是另有原因!

这是一个孩子分享的过程,让孩子明白家庭成员有权利享受同一种食物,并且自己最终也得到了更多的橘子,同时还获得了家人的鼓励。

二、立好吃饭规矩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再餐桌上也有很多的礼仪,这些礼仪需要孩子慢慢的学习,从而贯通到生活中。比如,吃饭不能发出大的声响,夹菜时不能从盘子中间乱挑菜,吃完饭要帮忙一起收拾碗筷等等。

孩子特别“护食”是为什么?并不是因为孩子自私,是另有原因!

毕竟孩子和家长吃饭的时间最长,也最能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好的家庭氛围能给孩子尽早的立规矩,相反,只会让孩子坐没坐相,吃没吃相,长大以后遭人唾弃。

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懂得分享,不要让孩子一直呆在舒适圈,生活是由点点滴滴的习惯组成的,而习惯的好坏决定了人生的高度。作为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某一种问题就忧心忡忡,我们要不断的改变孩子,影响孩子。


dedO�>-�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