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某明事件背後的反思:性教育到底有沒有必要?

作为家长,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近日烟台鲍毓明性Q养女长达4年之久的新闻刷爆网络,小编看完那篇报导后久久不能入眠,为这位女孩的经历、遭受的心理、生理方面的伤痛而感到心痛。但心痛的同时,对这个事件像前一阵的韩国N号房事件一样引起了反思。

第一次悲剧发生的时候小兰(化名)刚满14岁,刚开始她不知道自己发生了什么,之后在网上求助“医生奶奶”后才知道自己被性Q了。

就像《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面小女孩问妈妈:“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诧异回话:“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妈妈这种想当然的心态,给女儿带来了悲剧——辅导老师向她伸出了魔手。

鲍某明事件背后的反思:性教育到底有没有必要?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把对孩子的性教育当做必修课。

那么,关于儿童性教育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做法。

鲍某明事件背后的反思:性教育到底有没有必要?

一、幼儿期

帮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依性别规定他(她)的性别角色行为和动情反应,对孩子展示裸体和生殖器不采取简单斥责或欺骗的态度,既要教之以羞耻感,又不足为怪和隐瞒。对男女儿童性器官的差别和"我是从哪里来的"提问父母可坦然相告,而不必讳如深。

二、少年期

相对于年幼孩子的性教育而言,青春期少年的性教育显得格外的重要。因为此期孩子先后进入人生第二个发育阶段,外形和第二性征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女孩子表现为月经来潮,男孩子表现为初次出现遗精。他们已经开始注意异性,有了朦胧的性意识,对异性开始有了好奇和交往的要求。此时的性教育内容主要为: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经期卫生知识、男女交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此外,对女孩子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男孩还要教育他们学会尊重女性。

鲍某明事件背后的反思:性教育到底有没有必要?

三、青年期

有关恋爱择偶观的教育,提高妥善处理两性交往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婚前性行为问题的教育;性道德和持重、含蓄的性文明观的教育;防止性放纵和性罪错的教育;婚前优生优育及有关性行为知识的教育;新婚性生活的指导及避孕、计划生育的指导。

四、成年期

有关性爱的艺术,如何提高夫妻性生活质量的教育;如何防止婚外性行为、乱伦的道德教育;如何进行子女性教育的教育;性病及其他有关生殖系统病的防治,有关性生活的保健教育等。

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教育侧重点。我们做家长的更不应该因为羞于开口就拒绝引导孩子,往往悲剧都是因为我们羞于开口酿造而成的。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任何帮助的话,就给小编一个点赞加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