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之竇建德:因太過守信而兵敗身死,是誠信而失天下的典範

自古以来,历代开国之君无不是心狠手辣损人利己之人,刘邦曾经为了逃命两次把自己的儿女推下马车,唐高祖李渊为了能趁机起兵不惜牺牲掉几个子女的性命,宋太祖赵匡胤虽然被迫黄袍加身,但肯定也是谋划已久,所以说,历来君主以诚信而治天下,但从来没有一个因为诚实守信而问鼎中原的。甚至还有一位因过于诚实守信,戏剧性的兵败被抓,丧失了争夺天下的机会。

隋唐英雄之窦建德:因太过守信而兵败身死,是诚信而失天下的典范

这个人就是隋朝末年的河北起义军领袖窦建德。窦建德自称出身扶风窦氏世代务农,曾经当过里长,但是后来因为小事而入狱,出狱之后就以务农为业。大业七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从河北招募民兵,窦建德因此而参了军,被任命为一个二百人长。

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劳民伤财,时年,山东又发了大水,闹了饥荒,所以很多人根本不愿去从军,隋炀帝强征民夫,导致田里的麦子烂了都没人收,一家子来年的口粮都收不上来。辽东知世郎王薄的《无向辽东浪死歌》中唱到“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就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的民夫宁愿造反被杀头也不愿到辽东去送死。

隋唐英雄之窦建德:因太过守信而兵败身死,是诚信而失天下的典范

窦建德的麾下有一个叫孙安祖的人,因为拒绝强征入伍而杀了县吏,被迫投奔窦建德。当时所有的人都不看好隋炀帝征高句丽,所以,孙安祖就向窦建德建议,不要为大隋卖命了。窦建德听说后也极为赞同,就自己出钱资助孙安祖前往高鸡泊落草。

后来官府怀疑窦建德和高鸡泊的贼寇相互勾结,杀了他的家人,迫于无奈之下,窦建德只能投奔高鸡泊的另一个贼寇高士达,后来孙安祖被部下张金称所杀,孙安祖的部分部下就投靠了窦建德。窦建德的势力进一步壮大。

隋唐英雄之窦建德:因太过守信而兵败身死,是诚信而失天下的典范

后来高士达认为自己谋略,武功都不如窦建德,就把军队大权给了窦建德,让其领兵征战。经过数年的厮杀,窦建德在河北立住了脚跟,当时河北可谓是四战之地,北有罗艺,刘武周虎视眈眈,西边河东李渊也起兵攻略天下,而南面瓦岗寨和王世充都是一个不小的势力。

窦建德在河北站稳脚跟之后,并不像其他的军阀那样大肆征伐,而是在河北境内广施仁政,鼓励民桑,一时间窦建德势力范围居然成为了河北三大势力最强的一个,而且其他势力境内百姓还源源不断的涌向窦建德境内。

隋唐英雄之窦建德:因太过守信而兵败身死,是诚信而失天下的典范

不止如此,窦建德为人极为诚实守信,处事仗义,视钱财如粪土,他将身上所有的钱都拿出接济需要的人,和普通士兵同吃同睡,因此深得部下将领和士兵们的爱戴。公元617年,窦建德攻打河间郡,河间郡丞王琮誓死不降,坚守不出,让窦建德的军队损失惨重。窦建德向其许诺,只要王琮投降,就善待之,并许以高官厚禄。但是王琮不为所动。

就在久攻不下的时候,从南面传来了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的消息,窦建德听说后,立马停止了攻城,并且派遣使者到城内和王琮一起吊唁隋炀帝,经此一事之后,王琮竟然开城投降。

隋唐英雄之窦建德:因太过守信而兵败身死,是诚信而失天下的典范

王琮投降之后,窦建德的手下有人向他建议,杀掉王琮,为其他死去的弟兄们报仇,但是窦建德却说:

“此义士也。方加擢用,以励事君者,安可杀之。往在泊中共为小盗,容可恣意杀人,今欲安百姓以定天下,何得害忠良乎?”

不但没杀王琮,还任命他为瀛州刺史。由此信守承诺的窦建德不但得到了平民百姓的拥护,而且还得到了河北世家大族的支持。

隋唐英雄之窦建德:因太过守信而兵败身死,是诚信而失天下的典范

到了公元620年,天下英雄已经如大浪淘沙一般,所剩无几,北方的罗艺地小民穷不足为患,有实力争夺天下的只剩下河东李渊、洛阳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三方势力。

公元620年7月,李渊命李世民率部攻打王世充,李世民用兵如神,手下能人强将众多,一路畅通无阻就打到了洛阳,并把洛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王世充被迫无奈之下,只得向河北的窦建德寻求援助。

隋唐英雄之窦建德:因太过守信而兵败身死,是诚信而失天下的典范

窦建德看到河东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已经如日中天,如果任由他们发展,打败了王世充之后,下一个遭殃的就是他窦建德。如果王世充被打败,那么整个中原就全部落入了李唐手中,河北势力最小,肯定抵挡不住李唐的进攻,所以出兵援助王世充,就相当于加固自己的屏障。并且还有可能坐山观虎斗,当李渊和王世充两败俱伤之时,从而进一步扩大地盘,有这样的好事怎能不答应?

于是乎,窦建德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王世充的使者,承诺会尽快出兵。公元621年,窦建德出兵渡过黄河,顺便俘获了曹州孟海公,带着10万大军浩浩荡荡的直奔河南而来。

李世民也是身经百战,用兵如神之人,他早就料到窦建德远来疲惫之师,于是放弃围攻王世充,转而将兵锋直指窦建德,窦建德远来,人马俱乏,而且李世民用兵如神,所以窦建德连吃了几场败仗,士气低落,驻扎在虎牢关。

隋唐英雄之窦建德:因太过守信而兵败身死,是诚信而失天下的典范

这时候窦建德身边就有人提出,咱们兵也出了,人也来了,但是没起到什么效果,而且还损兵折将,不如回去不趟王世充这趟浑水了,但是窦建德以答应了王世充为由,始终不肯背信于人,不肯撤兵。

就在僵持不下的时候,窦建德部下祭酒凌敬献了一条计谋,此时再去援助王世充已然无益,不如全军渡过黄河北上,攻占淮州河阳,安排主将镇守,然后再率领大队人马一举越过太行山进入河东势力范围,不必大张旗鼓,加速赶到壶口,扼住李世民的咽喉,不怕他不撤兵。而且此举还能扩大地盘,一举将河南河东部分地区收入囊中,不但可以解了洛阳之围,还能获得很大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隋唐英雄之窦建德:因太过守信而兵败身死,是诚信而失天下的典范

但是窦建德听到这个建议之后,却明显的犹豫了,如果他这样做,显然是背弃了当初的承诺,不救王世充,反而侵占他的领土,似乎有点违背道义。就在窦建德犹豫不决的时候,王世充的使者也私下里贿赂了窦建德的将领,扰乱了窦建德的决策。

最终这个建议还没有得出结果,窦建德10万大军就被李世民的3500玄甲兵打败,窦建德本人也被李世民俘虏,最早被包围了的王世充还没有失败,反而作为援军的窦建德先一步被俘虏,可以说是十分戏剧性了。

隋唐英雄之窦建德:因太过守信而兵败身死,是诚信而失天下的典范

窦建德失败之后,王世充也随之开城投降,从此天下大势归唐,乾坤已定!所以说窦建德的失败,堪称一个时代的转折点,而窦建德之败不是败在军事上,也不是败在道义上,而且败在了“诚信”二字之上。

隋唐英雄之窦建德:因太过守信而兵败身死,是诚信而失天下的典范

窦建德虽然失败了,但是河北民众却感念窦建德的恩德,至今河北大名县还有一座“窦王庙”,香火不衰,这才是真正的失了天下,却赢了民心。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和评论,关注我@铁琴书生 带你了解更多历史趣闻和武侠秘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