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2

每个填写志愿的人都要明白,你所选的专业不是现在看起来很有前景就意味着好,你真正上班是至少四年后的事儿,如果考个研那就是六年后,目光要放长远。

没人可以说翻译六年后会被AI彻底取代,

没人可以说英语系的出来就失业,

也没人可以说自动化、计算机六年后行业内部还不饱和,

所谓行业专家的观点,都只是拿来参考的,如果你把自己未来十年的走向押在一个跟你毫无关系的人的一份一千字的分析上,那就太蠢了,你要自己判断。

在此讲讲我的一些看法:

专业的选择和学校的选择是配套的,标准尺度并不是单一的“前景好不好”,

1,首先你要考虑的是家庭可以给你提供什么机会,如果你家里有工厂,那自然走工商管理或者机械制造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你家是证券交易所的,金融、经济方面必然不错;如果你家是医生、律师、警察、军人,选相关专业,人脉的继承可以帮到你。

当然这不绝对,可能你父母是医生而你读的文科,可能你就不喜欢背书而喜欢泡在实验室里,可能父母就是普通白领帮不了你太多,但这必然是你第一个要考虑的点,在行业里有熟人、有势力、有产业远比考虑什么是“前景好”更重要,这是起点高低、爬升快慢的问题,哪怕不能完全对口,也要尽可能相关。

2,之后,你要看自己能去哪个学校。

这可比挑专业现实多了,你至少得有两张表格,一张从高到低排列了自己可以接受且能上的大学,这里的可接受的是指你心理上可以接受,也就是看起来不太差的意思;肯定有一些大学某个专业特别棒但总体排名很难看,你可能心理上不能接受,这些学校你要单独一张表列出来。

3,等你有了两张表格之后,下一个要判断的是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别任性,别跟风,不要你明明高中计算机课都深恶痛绝还硬要选软件工程,不要你明明空间感极差还要选工业设计,不要你恨死背书了还要选法律,很多东西不是你想克服就可以克服的,个人特质是一方面,兴趣更是重要的一环。你可以不热爱这个专业,但你不能讨厌它,相反要是能够和你兴趣相契那就最好了。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比什么“前景好不好”这种变数巨大、主观性很强、搞不好收了钱的分析重要一个层级以上,在具体场合下可能比家庭提供的机会还重要,尤其是涉及到厌恶这个层级,千万别硬上。

4,明确自己兴趣点之后,你要做的是去和两张表中的学校一一匹配。肯定有些学校排名靠前、985或者211,但你最喜欢的专业并不是很强,或者反过来排名靠后但专业很牛。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学校间差异了,需要进一步获取信息。

例如,A校是985,但经济学系不强,但同城的211B校经济学系很棒,那么这个城市有没有学校联盟?换言之我可不可以修B校的经济学双学位?

例如,A校虽然是985,但强的都是工科,B校只是211但你想去的会计学全国顶尖,还地处首都圈,人脉资源丰富;

例如,AB两校排名接近,A校末流211,B校前排一本,但是B校你想去的心理学系有全国著名的大佬驻场,硕士、博士点都有;

除非你成绩贼好随便挑,否则难免会遇到匹配不上、纠结的状况,这个是没人帮的了你的,

一定要大量收集信息,

一定要大量收集信息,

一定要大量收集信息,

千万别光看学校、专业的排名就决定,如果有学长姐、父母的熟人一定要多问问他们,人际传播的可信度比大众媒介打包给你的东西要高得多。

5,其实到第四步,你就已经有一个大致的选择了。在最后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下身边的人。

我的朋友里有港中文翻译系辅修哲学的,有法大法律系辅修经济的,有我本校的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还有南开的外交学,中山的英语系转新传,还有自己这个广告学辅修计算机的异类。

这里面有奇怪的搭配,也有一般人不看好的专业,但是这些人在我生活中都扮演着和“优秀”一词挂钩的角色。

行行出状元,没有绝对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前景这个东西是一种对未来的预判,经济学模型不知道被多少人拉出来骂“温室里的花朵”,哪怕你是国家统计局出身都未必能做出绝对精准的预测。

整合已有的资源和信息,找出最优解,

未来是你自己去谱写、改变的。

祝各位成功。

高考志愿填报2

————分割线更新

最近发现了一个管理高考志愿填报的工具,你们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学校信息、网站全部搜集到一张看板上,一目了然,分类管理,还可以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协作,推荐给你们~想要可以私信我

高考志愿填报2

高考志愿填报管理​

相关圈子

高考志愿填报2

进入圈子

高考志愿填报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