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閃爍 千里傳音 知行合一 服務社會

——著名传统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心系国学传承,抗疫期间网络直播授课。

红星闪烁  千里传音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疫情以来,“国学张門”充分利用不宜出行的时期,开设多门课程,且建立新群,供弟子和社会大众免费学习。师门还举行了两届知识竞赛,十几名优胜者获得师父颁发的酵素奖品。

红星闪烁  千里传音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说文解病”群从有关疾病瘟疫等汉字的形音义讲起,追根溯源,条分缕析,使听众明了阴阳表里平衡与失衡的道理,虚实寒热过犹不及的理论。

“上医普济”群里讲授东西方经典中有关免疫防疫的论述,吸引五大宗教许多信教群众,五天达到五百人,闻讯而来的后来者只能靠好友转播。

红星闪烁  千里传音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小学”(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一直是“张門”的独门秘笈,师父在讲授经典和文字时,都要引用权威的工具书,同时讲授辞书韵书类书政书丛书之间的异同,以及各自的编排体例和使用方法,这是其他师门和多数学府都忽略的知识与技能,而今在这里得到弥补。许多弟子和听众表示获益匪浅。

有人一直以为工具书的体例都一样,平时很少用,偶尔查阅就一顿乱翻,耗费不少时间还不一定查到。这次基本弄明白了音序法、部首法和号码法的异同,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红星闪烁  千里传音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有人以前看到工具书上每个字后面都有“反切”,因为不懂,就跳过去不看。这次学会了“急读谓之切”,明白了“窟窿”与“孔”、“季康”与“绛”的关系,还找到了自己名字的反切,收获太大了!

有人觉得工具书引用词句出处太繁琐,师父就解释不同时代和地域的版本,文字往往有差异,传授了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的知识,感觉在读研究生。有的企业家没读过大学,现在迷上了金石学。有的听众爱屋及乌,当场拜入师门。今年以来已经收徒十多名。

红星闪烁  千里传音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除了师门原有的课程,一些平台也来邀请师父授课。张教授已经为弟子李炳辰的“儒释道读书会”,弟子郭梅玲的“笃学诗词教育”,弟子李富兴的“书法日课”,弟子戚谦奉、罗红梅、李玉的“易家文化”,弟子陈建扬、符志超、王达萍、王远峰的“八和文化”,弟子韩尚甫、左洪晔的“方程文化”,弟子范新录的“亿国学”及“趣慧播”“人人讲”“我乐艺”“君知文化”等平台讲授了国学课。并继续为香港国际卫视录制《长夜书香》节目。许多听众初次接触到诗词格律和吟诵,兴致大发,不能自已。

红星闪烁  千里传音  知行合一  服务社会


张教授讲课时,经常调动出多年的文化积累,信手拈来,引人入胜。例如讲到《诗经•无衣》的“与子同泽”,考证出众多文章均未提及的“泽”的本字“襗”,并以沈阳、海城的“同泽中学”和沈阳话剧团到台湾为东北军“袍泽”演出《少帅传奇》为例,引起听众强烈反响。

张門师徒“知行合一”,师父不仅为武汉、重庆、北京等地慈善机构捐款,还参与了“和丰盛世”“伏羲大典”等团队的募捐活动。弟子靳敏带领师友学生创作书画义卖三万多元全部捐出;弟子陈建扬已经为居住的海南、读研的华中科大等地慈善机构捐款数千元。

弟子张菊积极策划油画家王兆中估价百万的佳作《金色高原—黄河》进入嘉德公益拍卖程序。

朝阳双塔传统文化学校校长、弟子魏红旭带领全校师生捐献护目镜、口罩、防护服等合计45000余元。

弟子辛豪杰、黄少琼、朱良喜、陶昕晨、张凤等均参加了捐款。弟子李宪法、郭润梅、孟献威、李炳辰、郑宏飞、冷雪霜、李广义等人是医护人员或国医国药传人,他们坚守工作岗位,积极献医献药,晚上出现在《上医普济》和《说文解病》的课堂,分享防疫养生常识。有的还主动请缨上前线。

弟子李富兴、黄少琼等书法教师、幼儿园长,还为孩子家长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网课,组织大家不出家门,在线学习。弟子张海亮不辞辛苦,及时地为学生们把“读书郎”平板电脑送货上门。

鉴于“国学张門”是一个高智力集团,师徒们以文化抗疫情,每天一课,有时两课,最多时2月19日一日三课,上午在弟子张俊鲜、杨近月主持的“大明宫讲唐”听讲《纵横捭阖鬼谷子》,下午在“人人讲”平台听讲《上医普济》,晚上在弟子眼科医生郑宏飞主办的“心明眼亮”群听讲《亲子国学面面观》,与师门外的大众共享国学大餐。密集的知识轰炸使听众目不暇接,是张門建立近两年来好戏连台的黄金时期。

“国学张門”把防疫隔离期作为学习成长期,把课程搬上了直播平台,年近七旬的师父学会了使用弟子范新录开发的“亿国学”以及弟子周兰推荐的“特抱抱”等直播软件,二百多名弟子也都加入,每晚师徒兴高采烈地相会于天际。短期的苦学必将带来长久的精进。

面对师门内外纷至沓来的邀约,师父张红星有条不紊地加以安排。有些知识性课程在微信群或直播平台讲授;有些带有技能训练的课程待疫情过后继续全国巡讲。师门内外的国学人士和爱好者都在期盼天下太平,国运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