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要學古人廉潔自律

週末就是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了。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端午節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彰顯國家對於傳統節日的重視。現在人似乎國外的節日過的越來越多,自己國家的節日,國家的傳統反而越不重視,這很不利於文化傳統的傳承。端午節法定化,可以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我們雖然出生於和平年代,但是世界上還不太平,一些國家地區還有人們在遭受戰爭的折磨。我們享受和平生活,只是有熱愛國家的軍人們在負重前行。

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不少人可能要趁著節假日去遊玩一番。端午節假期自駕出行,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項:一是提前檢修好車輛。二是行駛途中不超員、不超速、不闖紅燈、不隨意變道、不疲勞駕駛,不酒後駕駛,安全文明出行。三是提前規劃好出行路線,靈活機動出行。提前掌握欲到達地方的天氣情況,如存在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建議變換行程;另外在前往目的地途中,如果通過手機地圖、打電話等方式發現前往的景點人員過多,路上較堵,建議變換出遊線路。

端午時節,在我們憑弔古人之時不妨多想想“廉潔”二字。黨員幹部必須時刻繃緊這根弦,特別在關鍵節點,持續把紀律挺在前頭。在端午節這種包含高潔情懷的節日裡,更要站穩腳跟、把好風向。誠然,一盒粽子的價值不會太高,但借粽子拉關係、走後門,甚至是裹含大禮,是對紀律的挑釁、對法律的漠視、對傳統文化的踐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