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追趕生長,究竟要追到啥時候?該如何追?

早產兒追趕生長,究竟要追到啥時候?該如何追?

我們都贊同早產兒需要追趕生長,但是追趕生長應該是什麼樣的,並沒有統一的認識。追趕生長越快越好嗎?嬰兒越重越好嗎?我們並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早產兒追趕生長的目標和影響因素,及如何確定追趕生長時的營養需求。

早產兒追趕生長的目標

我們講追趕生長時,需要有一個參照。

在住院期間,通常我們以宮內生長曲線作為參考。下圖所示,這是一名25周的嬰兒,出生體重830g,在第75個百分位;到糾正胎齡36周,體重1.75kg,位於第3個百分位以下,出院時糾正胎齡40周,體重2.7kg,位於第三個百分位上。這就是之前我們提到的出生後宮外生長受限的過程。後期孩子的各種疾病因素解除後,已經啟動追趕生長。

下圖是出院後孩子的體重增長。我們可以看到,體重的明顯追趕趨勢。孩子從糾正一個月時位於第3個百分位,追趕到糾正月齡4個月時位於第15個百分位。

早產兒追趕生長,究竟要追到啥時候?該如何追?

可見在住院期間,我們所使用的參照是宮內生長,而出院後則應該使用健康足月兒的生長曲線。而追趕的目標,是達到健康足月兒的正常範圍,也就是第10到第90個百分位之間。對醫生來說,判斷早產兒追趕生長的具體指標是達到正常人群平均線以下2個標準差,或者說第10個百分位。還有人認為應該使用指標至少提高0.67個標準差,如從第3個百分位(約-2.5個標準差)提高到第15個百分位(約-1.8個標準差)。

早產兒追趕生長,究竟要追到啥時候?該如何追?

多長時間達到這個目標呢?

目前並沒有統一的看法。

有的嬰兒很快就能追上,也有一些嬰兒可能比較緩慢,需要更長的時間追趕,每個孩子有自己的追趕節奏,需要個體化。但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是,如果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是否都能追趕到正常。通常認為,只要在2歲內達到就可以了。也有人認為,在青春期能達到也可以。

底線是在青春期,早產嬰兒的體格發育能達到正常範圍。

所有早產兒都能達到嗎?

不是所有的孩子最終都能達到正常的範圍,所以追趕生長分為兩類,追趕生長完成(Completed Catch-up)和部分追趕生長(Incompleted Catch-up)。

早產兒追趕生長,究竟要追到啥時候?該如何追?

大約80%的早產兒能完成追趕生長,但總體平均的體重和身高會比足月人群平均水平低,如體重低6kg-7kg,但都在正常範圍;但也有少數孩子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只有部分追趕生長。

影響追趕生長的因素

下面是一些會影響到追趕生長的因素:

  • 嬰兒為早產且為宮內生長受限,嬰兒從生長曲線上非常低的位置開始追趕;
  • 存在影響營養吸收的因素,如腸道問題。或者BPD對熱卡的消耗比較大,且肺功能不佳持續較長時間;
  • 食慾不佳:因為疾病、營養缺失、飲食習慣等,營養性貧血等。

追趕生長時的營養需求

  1. 逐漸增加營養的供應,包括熱卡、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2. 每個孩子不一樣,因此要根據孩子體重的增長和對餵養的耐受情況進行調整。最好的指標是體格的增長,根據需要可以增加營養的攝取,包括母乳強化劑、高熱卡奶、添加單個營養素等。所以早產嬰兒需要定期的隨訪,由醫生給出合理的建議;
  3. 對於追趕生長的嬰兒,每日所需熱卡可能比正常日需量高50%,同樣,蛋白質的供應也要比正常日需量高;
  4. 對於維生素和礦物質,要求滿足日需量即可;
  5. 維生素D的需要量比足月兒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