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晝夜溫差大,導致孩子感冒的根源不是“著涼”,預防才是關鍵

步入秋季幾場雨過後,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早晚氣溫明顯降低了。家裡有孩子的,老人家們已經都迫不及待地給孩子穿上了長衣服長褲子,就怕孩子著涼感冒。

顯然,老人們都認為秋季孩子容易感冒咳嗽,都是由於氣溫降低孩子又一不小心著了涼才造成的。殊不知,著涼和感冒的症狀的確相似,但卻沒有直接關聯。

秋季晝夜溫差大,導致孩子感冒的根源不是“著涼”,預防才是關鍵

為什麼秋冬季節是兒童感冒的高發期?‍

首先要明確一點,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不管是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都是因為病毒引起的,可以說病毒和細菌才是導致感冒的罪魁禍首。

著涼的症狀(鼻塞、發抖、打噴嚏等)確實和感冒相似,但持續時間極短,甚至不到半天,而感冒大部分都要持續1周才能好轉。對於秋冬季節感冒高發,大多數醫生給出的答案是:

之所以人們會覺得天氣冷的時候容易感冒,是因為天冷大家更喜歡聚集在室內活動,通風條件差成為了傳播感冒病毒的絕佳條件,再加上孩子的抵抗力本身不如大人,所以就成為了易感人群。

秋季晝夜溫差大,導致孩子感冒的根源不是“著涼”,預防才是關鍵

孩子秋冬季節感冒,預防才是關鍵:‍

1、多喝水

多喝水雖然不是萬能的,但對於預防感冒緩解感冒這一塊作用還是很大的。多喝水可以促進機體代謝,不但可以將體內的“廢物”及時清理出去,還能加快身體產生能量的速度,更好地抵抗病毒和細菌的侵襲。

另一方面,在感冒發生時給孩子多喝水還能起到促進藥物代謝、防止細胞脫水、緩解咳嗽、舒緩呼吸道、幫助孩子咳出分泌物等多種效果,不過不適用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

秋季晝夜溫差大,導致孩子感冒的根源不是“著涼”,預防才是關鍵

2、勤洗手

勤洗手,是對付致病菌最簡單有效的防禦方式。數據表明,用水和肥皂清潔手有助於降低呼吸道疾病發病率近23%,對於腸道疾病可減少發病率30-47%。

特別在大人做飯前後、孩子進食前後、上完廁所、外出回家以後這些時間點,大人和孩子都要注意手部的清潔。除了勤洗手以外,家長別忘了也要定期清洗孩子的玩具,做好衛生工作。

3、多鍛鍊,少去人多密閉的地方

不管什麼季節,適量鍛鍊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都有好處。運動可增加體內的免疫細胞的數量,提高免疫力少生病。而想要減少孩子感冒的次數,就要減少孩子和感冒者接觸的機會,除非必要儘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空氣不流通的室內。

秋季晝夜溫差大,導致孩子感冒的根源不是“著涼”,預防才是關鍵

有統計數據表明,學齡前兒童每人每年患普通感冒的平均次數是5至7次。大部分感冒者會持續1周,也有約10%的病人要持續2周。只要孩子精神狀態佳、反應速度正常,平時多注意休息、多喝水就可以了。

而一旦出現呼吸困難、口唇發紫、精神狀態不佳等情況要趕快去醫院,另外耳朵疼、咳嗽症狀持續時間超過2周,鼻塞、流鼻涕症狀持續時間超過10天沒改善跡象也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各位寶爸寶媽,應對兒童感冒您都有哪些妙招或者預防辦法?不妨留言分享給更多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