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一戶一方案”,讓改造後的建築留住村寨原始韻味

勐臘縣始終堅持把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嚴把質量關,有效改善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全力助推脫貧攻堅。2014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資金9.15億元,完成農村居民危房改造13895戶,其中“4類重點對象”改造農村危房6303戶,基本實現了“應改盡改”工作目標。


一、聚焦責任落實,強化使命擔當

適時調整充實縣住房安全保障專項小組和農村危房改造指揮部,實行領導幹部分片包戶掛鉤網格化管理制度,構建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和領導工作機制。同時加強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分析研判工作,對工程進度實時跟蹤,確保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順利推進。

二、聚焦政策支持,切實減輕負擔

根據補助資金向重點對象傾斜的原則,確定分級分類補助標準,優先使用中央、省級補助資金,配套資金從縣級涉農整合資金中統籌使用。按照“一戶一方案”要求,鼓勵採用加固技術進行加固修繕。在調研和試點的基礎上,推廣鋼結構裝配式農房建設,既降低危房改造施工難度,又解決了建材材料成本提高和交通運輸不便的問題,切實減輕改造農戶負擔。

落實“一戶一方案”,讓改造後的建築留住村寨原始韻味

勐臘鎮曼龍代村委會納麼村改造前後對比

三、聚焦民族傳承,彰顯特色示範

結合勐臘縣少數民族房屋建築特點,委託專家編制幹欄式建築(木楞房、垛木房、竹樓、吊腳樓)等傳統民族建築加固改造通用方案和施工圖紙,為不同結構的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提供技術指導和造價參考。加大對民族傳統建築的保護和傳承宣傳,並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同等條件下,傳統民族建築的危房改造補助標準高於一般補助標準,改造後的建築既能滿足群眾生活習慣、習俗,又能與綠水青山相融合,留住了村寨原始韻味和鄉愁記憶,為全域旅遊增添了風采。

落實“一戶一方案”,讓改造後的建築留住村寨原始韻味

落實“一戶一方案”,讓改造後的建築留住村寨原始韻味

加固改造後的幹闌式傳統民族建築

四、聚焦精準識別,聯動認定比對

抽調30名建設領域的專家和74名工作人員,分別組成縣級農村危房改造建設專家組和信息核查組,分組分片區深入全縣10個鄉(鎮)、52個行政村、529個村民小組開展危房認定、信息採集和拍照錄像建檔工作,實現所有村民小組100%覆蓋。同時,針對縣級專家存在疑問,主動邀請州級專家給予指導,確保危房精準認定。全縣共認定農村住房33916戶,認定率100%。充分發揮縣住建、扶貧、殘聯、民政、不動產、市場監管、公安、交警等部門職能作用,對被列為存量危房戶的對象逐戶進行審核,有效杜絕不符合條件的申報對象,保證改造對象認定的準確性,確保改造工作公平、公正、陽光、透明。

落實“一戶一方案”,讓改造後的建築留住村寨原始韻味

落實“一戶一方案”,讓改造後的建築留住村寨原始韻味

鋼結構裝配式農房建設

五、聚焦人居環境,強化統籌推進

全面消除貧困群眾住房安全隱患的同時,對住房基本使用功能不全、衛生健康條件不達標的住房,同步實施改廁、改廚、改圈,改善農戶居住基本衛生健康條件。統籌省級示範村、傳統村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等項目,以“一水兩汙”、公廁建設為重點,同步推進道路、供排水、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得到提升改善。

六、聚焦宣傳指導,監督檢查抓質量

組織對縣直單位新選派的第一書記、駐村幹部暨鄉(鎮)掛職幹部、貧困村黨組織書記進行農村危房改造住房保障政策和業務培訓;強化工匠培訓,州、縣兩級分層培訓2600餘人。由監理機構對縣域內統建的農村危房工程進行監理,縣級專家組和縣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站按照質量安全標準開展危房改造施工現場質量安全巡查與監督,全縣10個鄉(鎮)分別安排了掛聯領導和聯絡員,及時對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技術指導,及時查糾存在問題,並當場組織或限期整改,確保工程質量安全。

落實“一戶一方案”,讓改造後的建築留住村寨原始韻味

落實“一戶一方案”,讓改造後的建築留住村寨原始韻味

勐滿鎮大廣村委會壩臘村加固改造示範點

通過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使全縣各族群眾居住條件得到大改善、人民群眾幸福感得到大提升、基層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得到大提高,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來源:勐臘縣人民政府網

原標題:堅持初心謀發展 安居保障惠民生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字丹瑤

審核:祝小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