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相望,皖江江北、江南兩大新興產業集中區同時揭牌

隔江相望,皖江江北、江南兩大新興產業集中區同時揭牌

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為皖江江北、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揭牌。

4月15日上午,皖江江北、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揭牌儀式,在皖江江北新興產業集中區安徽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蕪湖)項目開工現場舉行。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為皖江江北、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揭牌。

同時,270個全省第四批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523.4億元,覆蓋全省16個市。

2010年,國務院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該規劃是國家唯一以承接產業轉移為主題的區域發展規劃,也是安徽省歷史上首個進入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

隔江相望,皖江江北、江南两大新兴产业集中区同时揭牌

皖江江北、江南兩大新興產業集中區同時揭牌

近年來,在推動中部崛起、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過程中,中央提出“中部地區要積極承接新興產業佈局和轉移”“繼續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等要求。

為深入貫徹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戰略,提升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水平,推動江北、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以下簡稱“新興產業集中區”)高質量發展,2020年3月27日,安徽省印發《關於推動江北、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新興產業集中區”要努力打造長三角新興產業合作示範區。堅持綠色承接、高端承接、精準承接,以承接新興產業佈局和轉移為主攻方向,圍繞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型材料、智能汽車、智能家電、工業機器人、大健康等領域,與滬蘇浙廣泛開展共建園中園、發展飛地經濟等多種合作模式,攜手做好補鏈、延鏈、強鏈文章,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融入長三角產業分工體系。

《意見》提出實行“省支持、市管理”體制,掛“皖江江北新興產業集中區”“皖江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牌子。

隔江相望,皖江江北、江南两大新兴产业集中区同时揭牌

4月15日上午,皖江江北、江南兩大新興產業集中區同時揭牌

《意見》堅持大視野、貫徹新理念、追求高質量、注重協調性,突出新興產業、突出內生動力、突出政策支持、突出產業新城,突出生態優先,努力打造長三角新興產業合作示範區、培育全省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構建皖江城市帶聯動發展支撐極、建設產城融合綠色發展新城區。

江北產業集中區規劃總面積200平方公里,至2030年,建設用地90平方公里。其中,沈巷片區45平方公里,大龍灣片區36平方公里,白茆片區9平方公里。起步區位於沈巷片區,面積20平方公里。


按照產業規劃,江北產業集中區明確電器及電子信息、智能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為主導產業。緊緊圍繞主導產業,依託入園重點項目,積極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堅持招大引強,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經過不懈努力,產業培育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發展動能不斷增強。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主導產業佔比92.4%。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目前單獨供地項目46個,總投資120億元。


根據初步發展目標,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要做到“一年上臺階,三年見成效,五年見新城“。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重大戰略機遇,按照“承接新興產業佈局轉移優選區、創優四最營商環境樣板區,產城融合綠色發展新城區”的目標定位,堅持產城一體、三區協同,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轉型發展、創新發展、集約發展,建設現代化濱江產業新城。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上,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統籌存量與增量、統籌招大引強與專精特新、統籌市與集中區兩方面資源,圍繞價值鏈打造產業鏈,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形成樹狀結構和葡萄狀結構產業體系,實現產業發展由多點支撐向主導產業集群轉變。

全省各市縣大學生入伍優待政策出爐!

這些縣(市、區)入選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安徽多人上榜國家衛健委這份名單!

寧馬城際鐵路項目正式獲批!

來源| 中安在線

主辦單位| 安徽省政府新聞辦、省網信辦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安徽新媒體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