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看似普通的公園,有不少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知道的人卻不多

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有許多歷史文化遺蹟,人文景點數不勝數,自然風光也是很不錯。所以南京著名的人文景點和自然風光都很多,六朝煙雨、六朝粉黛留下了太多的名勝古蹟。相對來說一些知名度比較低但卻很有價值的歷史遺蹟,就被人們淡忘了,外地的遊客就更不知道了。比如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處公園,看似平淡無奇,但公園裡有很多珍貴歷史文物。這個公園就是位於南京棲霞區的蕭宏石刻公園。

南京一看似普通的公園,有不少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知道的人卻不多

南京棲霞區

蕭宏石刻公園位於仙林大學城學則路,建成於2015年並對外開放,算是個比較新的公園。那麼為什麼叫蕭宏石刻公園呢?其實,蕭宏是南北朝時南朝梁武帝蕭衍的六弟,公元502年被封為臨川靖王,蕭宏備受梁武帝的寵愛,他養尊處優生活奢華,他的陵墓石刻也較為宏大精美。

南京一看似普通的公園,有不少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知道的人卻不多

蕭宏石刻公園大門


南京一看似普通的公園,有不少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知道的人卻不多

蕭宏墓石刻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蕭宏墓石刻是南京南朝石刻重要組成部分,有1500多年曆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一對辟邪,其中東辟邪較為完整,西辟邪已碎成數塊;石柱兩根,東石柱曾斷為三截,現已修復,留存有柱頭蓮花蓋。西石柱保存完整,柱身有二十八道直稜紋,是現存南朝石柱中稜數最多的石柱;一對石碑,西石碑保存完好,側面有極為精美的雕刻,東石碑則僅存龜趺。

南京一看似普通的公園,有不少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知道的人卻不多

蕭宏墓石刻


南京一看似普通的公園,有不少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知道的人卻不多

蕭宏墓石刻

蕭宏墓石刻為何會在水上呢?據棲霞區文化旅遊局相關人士介紹,早年,石刻周邊是荒地和菜園,後來西面的應天學院搞基建、土方作業時,在附近堆土。導致蕭宏墓石刻地勢低窪,時間一長就形成了積水。威武的辟邪曾長期“泡”在水中。近年來,文物部門對蕭宏墓石刻進行環境整治,將石刻垂直提升2米,從水裡“撈”出來。但周邊的環境沒有做太大改變,形成了這一有趣的“南朝水上石刻”的景觀。

南京一看似普通的公園,有不少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知道的人卻不多

公園具有南朝風格的建築


南京一看似普通的公園,有不少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知道的人卻不多

公園具有南朝風格的建築

公園內處處體現南朝元素,如觀景亭就有濃郁的六朝建築風格。亭子頂端的裝飾仿照了六朝文物中的典型器物——龍紋金鐺。公園外牆上則有仿六朝風格的圓形蓮花紋瓦當。公園內的步道,設計成船形和橋形,其中有一段橫跨在水上,正好與蕭宏墓的神道重合。

南京一看似普通的公園,有不少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知道的人卻不多

蕭宏石刻公園

據說,以建石刻公園的方式,來保護南朝石刻,一方面有效緩解了風雨對石刻的侵蝕,另一方面,通過建景觀公園免費開放,讓所有市民遊客都能共享南京特有的六朝文化遺產,這是目前最好的保護和展示方式。大家覺得呢?

南京一看似普通的公園,有不少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知道的人卻不多

安靜的蕭宏石刻公園

南京棲霞區屬於南京比較偏的區,也是這些年才慢慢開發起來,所以外地遊客甚至本地遊客,來這裡的都不多。所以公園裡年給人的感覺有些空曠,即便是週末人也不是很多,但它確實也算是一個珍貴的公園,尤其對於喜歡石刻藝術的人來說,專門來這裡轉轉也是很好的。我是檸檬地理,專注於城市人文地理和旅遊,帶你去看不一樣的風景,歡迎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