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為什麼?

農村裡有很多和生日相關的俗語,而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一句就是這句這句“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很多農村的老人都聽說過,那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這種說法又是怎麼來的呢?今天西貝二哥走鄉村就和大家來說一說這句俗語。

農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為什麼?

所謂“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意思是說,對於老人們來說,73歲和84歲是他們人生中的一道坎。如果活過了73和84歲,那麼接下來的日子還會很健康,不會有什麼大的疾病,將來一定會比較長壽的,甚至還能長命百歲。那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

農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為什麼?

孔子享年73歲,孟子享年84歲。所以國人將這兩個年齡相當重視,能夠活到聖人的年齡就心滿意足了。但是後來把這兩個年齡說成一個“檻”,說什麼“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其實一般人到了這個年齡段,在古代,已經大大的超出了平均壽命,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性。

農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為什麼?

7有人說過了七十三,就得到八十四才是另一個“檻”,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我們農村都有這個說法,好多人到這個年齡都是虛報的,好象有意識的避免這兩個數字.我爺爺今年84,過年後天天說今年84了,沒有多少時間了.上個月就去世了.什麼病也沒有.自然的就走了.現在的老人一到這個年齡都有心理壓力.有了心理壓力,身體免疫能力就要下降.自然......

農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為什麼?

很多人上了年紀,內心揣揣不安,常會消極地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意思是說,七十三歲是個關口,有幸闖過七十三歲,可謂萬幸!到了八十四歲,就要命歸西天。這種說法給老年人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負擔。其實,這種說法是非常荒謬的。生命的終止,取決於人體自身,所以不是。

農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為什麼?

歷史典故:73歲和84歲是我國古代兩個“聖人”歸天的虛齡。春秋時期的“孔聖人”孔丘活了72歲(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戰國時期“亞聖”孟軻活了83歲(公元前372~公元前289)為何說是坎:孔子73虛歲時去世,孟子84虛歲時去世。

農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為什麼?

我國古代又對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認為孔子和孟子的死亡年齡是很不吉利的,並把這兩個年齡說成“坎”,認為聖人都容易在這兩個年齡死去,何況一般老百姓呢

農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為什麼?

按最古老的說法,我國聖人孔子活了73歲,另一聖人孟子活了84歲。所以,民間就有了73。84的說法,說是這是人生的兩道坎。按老人說這是尋頭。如果躲過七十三。證明多活幾年。這兩個是人生的坎

農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到”,為什麼?

其實這個就是古代的大數據的產物是根據當時人的醫療衛生狀況所得出的規律只是歸納的規律數據處理的結果這是老輩子總結的經驗我聽到的一種說法,孔子加上虛歲活到了73,孟子加上虛歲活到了84,大概意思就是聖人都沒有活過的年齡普通人肯定也就難了。哈哈,感覺是有人在黑聖人的感覺,你是怎麼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