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分析——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的 關切、應對與挑戰

【內容提要】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以色列密切關注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戈蘭高地局勢以及敘利亞境內重型武器流向等議題。以色列獨特的猶太國家地位、對敘利亞反對派的不信任以及敘利亞問題本身的敏感性,使其不願大規模直接介入敘利亞內戰。因此,以色列雖不斷動用戰機對敘利亞境內的一些軍事目標進行空中打擊,但沒有派地面部隊直接介入敘利亞戰場。同時,以色列積極遊說敘利亞問題相關各方,尤其是俄羅斯和美國,力圖維護自身的戰略利益。未來,以色列仍需面對戈蘭高地問題、與黎巴嫩"真主黨"關係以及俄羅斯在敘利亞防空體系等諸多挑戰。

以色列對敘利亞問題的敏感源於對自身安全的擔憂。以色列國土狹小,強敵環伺,歷史上的多次戰爭使其始終對周邊國家政治軍事動向保持警惕。以色列前國防部長摩西 • 達揚(Moshe Dayan)就曾指出,"小國沒有外交政策,只有國防政策"。猶太人在二戰時期的慘痛經歷,使得以色列十分擔心國家安全及其所面臨的生存危機。伊朗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在 2006 年關於"消滅以色列"的表態,常常被以色列視為伊朗威脅其國家安全的重要"佐證"。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不斷上升,以色列對此十分擔憂並通過各種手段應對來自於伊朗的安全威脅。

與此同時,敘利亞內戰對以色列的安全威脅,也成為以色列政客討論和利用的重要話題。當前以色列國內右翼政黨影響力顯著上升,左翼政治力量衰微。但各右翼政黨之間競爭激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受到來自於以色列教育部長、右翼政黨"猶太家園黨"(HaBayit Hayehudi)領導人納夫塔利 • 本內特(Naftali Bennett)和以色列前國防部長、右翼政黨"以色列我們的家園"(Yisrael Beiteinu)領導人阿維格多 ·利伯曼(Avigdor Liberman)的挑戰。因此,內塔尼亞胡必須在確保以色列國家安全問題上保持強硬姿態,以維持自己在國內的政治支持率。

以色列的關切

以色列北部地區所面臨的威脅尤其是敘利亞危機所帶來的戰爭風險,是當前以色列國內最受關注的安全議題。首先,以色列擔心伊朗在敘利亞境內擴張影響力將威脅到其國家安全。據外媒報道,伊朗是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在內戰中得以維繫的關鍵外部因素之一。伊朗不僅直接派出伊斯蘭革命衛隊奔赴戰場,而且還協調多個什葉派武裝團體幫助敘利亞政府軍作戰。以色列擔心,如果不加遏制,敘利亞將成為伊朗及其支持的什葉派武裝攻擊以色列的"前沿基地"。

其次,以色列十分擔心敘利亞內戰會波及戈蘭高地,從而使戈蘭高地歸屬權問題複雜化。戈蘭高地的歸屬問題一直是敘利亞和以色列雙邊關係中的敏感議題。戈蘭高地總面積約為 1860 平方公里,地勢高聳,扼守太巴列湖和胡拉谷地,向北連接控制通往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交通要道,戰略意義重大。1967 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來,以色列一直佔據戈蘭高地。根據 1974 年達成的停火協議,聯合國在戈蘭高地建立了長達 235 公里的緩衝區,以隔離以色列和敘利亞軍隊。為了防控敘利亞境內什葉派武裝所帶來的安全威脅,以色列要求伊朗軍隊和什葉派武裝不得進入戈蘭高地及其周邊地區。

第三,以色列擔心存留在敘利亞境內的化學武器、防空導彈和其他重型武器會落入黎巴嫩"真主黨"(以下簡稱"真主黨")武裝和其他什葉派武裝團體手中。在以色列看來,如果"真主黨"和其他什葉派武裝團體獲得重型武器,不僅會直接用於襲擊以色列本土,還可能將這些武器拆解學習,進而獲得自我生產的能力。此外,這些武器和技術還可能被"真主黨"轉交給中東地區其他的反以武裝團體,如加沙地區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Hamas)"和巴勒斯坦聖戰組織"吉哈德(Jihad)"等,必將加劇對以色列國家安全的危害。

軍情分析——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的 關切、應對與挑戰

以色列的尷尬地位

儘管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有諸多關切,但難以直接主張自己的訴求,只能通過間接方式來表達。首先,以色列的猶太國家屬性,使其無法通過參加與敘利亞問題有關的國際會談來發出自己的利益訴求。敘利亞政府和敘利亞各個反對派政治團體,都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存在,因此當前的敘利亞問題日內瓦和談機制、索契進程和阿斯塔納進程,以色列都無法直接參與其中。

其次,以色列並不信任敘利亞反對派政治和武裝團體。以色列認為敘利亞反對派政治和武裝團體太過分散弱小,難以對敘利亞政治安全局勢產生決定性影響,更難以擊敗敘利亞政府軍,撼動敘利亞政府在國內的政治合法性。"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無法統一號令,形成強有力的政治和軍事領導層,而且無法擺脫內部薩拉菲聖戰分子的負面影響;而敘利亞政府展現了出色的政治技巧,來自於盟國和廣大民眾的支持,也幫助敘利亞政府能夠在內戰中取得勝利。" 另一方面,絕大多數的敘利亞反政府政治和武裝團體並不承認其"合法存在",同樣也威脅著其國家安全。

第三,以色列高層不願通過大規模軍事介入的方式干涉敘利亞內戰進程。針對北部鄰國的戰略,一直是以色列軍政界的敏感議題。1974 年的第四次根據1974年停火協議,聯合國在戈蘭高地建立了長達235公里的緩衝區,以隔離以色列和敘利亞軍隊。為了防控敘利亞境內什葉派武裝所帶來的安全威脅,以色列要求伊朗軍隊和什葉派武裝不得進入戈蘭高地及其周邊地區。2018年10月15日,以色列重開戈蘭高地庫奈特拉關口,聯合國車輛通過戈蘭高地以色列、敘利亞脫離接觸地區的庫奈特拉關口後,以色列士兵將關口關閉。

中東戰爭,尤其是敘利亞軍隊攻入戈蘭高地,一度使得以色列社會輿論非常緊張。儘管隨後以色列軍隊發動反攻擊敗了埃及和敘利亞軍隊,但是第四次中東戰爭成了以色列果爾達 · 梅厄政府倒臺的重要原因,也是 1977 年以色列工黨在大選中輸給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的主要原因之一。1982 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及隨後發生的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事件,導致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引咎辭職,也給以色列軍隊、社會和政治關係造成了巨大影響。2006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區打擊"真主黨",不僅未能重創"真主黨",反而造成了以色列軍民的較大傷亡,也成為時任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內閣倒臺的重要原因。因此,妥善處理與北部鄰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紛爭,避免直接大規模介入敘利亞戰事,是以色列軍政界的一個普遍共識。

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應對

在應對敘利亞問題時,以色列首先通過越境空襲直接打擊敘利亞境內的安全威脅目標。據統計,自 2017 年至今,以色列已經在敘利亞境內開展了200 多次空襲行動。

一方面,以色列對外情報部門國防軍情報局和摩薩德(Mossad),通過衛星圖片、電子偵訊分析和網絡入侵與線人密報,跟蹤敘利亞境內化學武器和重型武器的去向,關注敘利亞境內的軍火庫,尤其關注"真主黨"與"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動向。一旦發現可能存在的軍火交易,以色列就會毫不猶豫通過越境空襲的方式發動攻擊,消滅潛在的軍事威脅。在避免大規模直接介入的同時,以色列通過小範圍、高精度的戰術打擊來破壞和摧毀伊朗、"真主黨"、敘利亞政府軍和其他什葉派武裝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基地、武器倉庫、軍事研發機構等,保衛自身國家安全。

另一方面,以色列密切關注戈蘭高地及其周邊區域的安全動態。發現"真主黨"和其他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武裝團體逼近戈蘭高地,或者伊朗及其支持的什葉派武裝發動攻擊,以色列會在第一時間通過優勢火力進行回擊,並深入敘利亞腹地,通過大規模空襲予以懲戒。2018 年 5 月,戈蘭高地以色列控制區遭到了來自敘利亞方向多達 20 枚的火箭彈攻擊,以色列軍方隨即發動反擊,向敘利亞境內 70多個伊朗軍事目標發動空襲,"幾乎徹底摧毀了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設施"。以色列前國防部長利伯曼(Avigdor Liberman)在反擊之後表示,"如果以色列下雨,那麼敘利亞就要迎接傾盆大雨"。

在外交上,以色列著力遊說美國和俄羅斯,以維護自己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訴求。一方面,以色列希望能夠促成美國直接出兵介入敘利亞內戰,在敘利亞境內營造有利於以色列安全的外部環境。然而,特朗普儘管被視為"最親近以色列的美國總統",但他還是多次表示美國不會直接介入敘利亞戰事。例如, 2018 年 4 月初特朗普在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電話討論中,許諾會給予以色列"必要的幫助",但是明確拒絕介入敘利亞內戰,這種表態讓內塔尼亞胡政府十分失望。 另一方面,以色列也積極遊說俄羅斯,希望俄羅斯能夠在索契、日內瓦和阿斯塔納和平進程中維護以色列的訴求。2018 年 5 月,內塔尼亞胡訪問俄羅斯時就將伊朗比喻為"當代納粹",他表示"在大屠殺發生 73 年後的今天,中東地區竟然存在像伊朗這樣公開叫囂毀滅以色列的國家",指出伊朗正在秘密向敘利亞"轉移和輸送致命性武器",力圖在敘利亞建立永久軍事存在,呼籲俄羅斯幫助以色列約束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2018 年 8 月與特朗普在赫爾辛基會面之後,普京表示將支持以色列在戈蘭高地地區的關切,"敘利亞武裝部隊將不會越過 1974 年停火協議所規定的停火線",並將護送聯合國維和部隊重新部署到戈蘭高地的緩衝區

此外,以色列還通過敘利亞問題渲染伊朗是中東地區的安全威脅,積極拉近與沙特、阿聯酋和埃及等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內塔尼亞胡認為,伊朗在敘利亞的擴張行動,不僅要"摧毀以色列""再次屠殺600多萬猶太人",更是要"在一個遜尼派佔據多數的國家推行什葉派教義……以宗教戰爭的名義造成為數眾多的難民"。在 2015年沙特國王薩勒曼上臺之後,沙特視伊朗為其在中東地區最大安全威脅,與以色列關係逐漸走近。2018年 4月沙特王儲穆罕默德 ·本 ·薩勒曼在接受採訪時將伊朗領導人視為"比希特勒更邪惡",進而表達了與以色列改善關係的意願:"我認為,每一個民族,無論在哪兒,都有權利和平地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我相信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同樣有權利生存在自己的土地上。"

軍情分析——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的 關切、應對與挑戰

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面臨的挑戰

儘管以色列比較成功地運用外交和軍事手段來表達自己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訴求,但是未來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仍將面臨諸多挑戰。首先,在敘利亞和談進程中,以色列需要謹慎處理戈蘭高地問題。敘利亞重建進程必然會涉及外國軍隊撤離的議題,而以色列在戈蘭高地的存在,則很可能被納入討論範圍。1982 年以色列議會通過決議,決定在戈蘭高地以色列控制區內實行以色列法律,隨後數十年間,以色列先後在戈蘭高地建立多個猶太定居點,事實上控制了戈蘭高地。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堅決反對歸還戈蘭高地,認為戈蘭高地已經是"以色列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無論是敘利亞政府還是敘利亞反對派政治團體,都要求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敘利亞總統巴沙爾 · 阿薩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以色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即對戈蘭高地的佔領)是對敘利亞領土主權的敘利亞內戰之後,"真主黨"實力有所增加,在黎巴嫩國內的影響力也大幅上升,在戈蘭高地周邊不斷滲透,以色列感受到的安全威脅與日俱增。2018年12月4日,以軍方發起行動摧毀黎巴嫩"真主黨"跨境地道,這是在黎巴嫩基拉村一側拍攝的黎巴嫩與以色列邊境。

踐踏,要求以色列在未來撤離戈蘭高地。 如何在敘利亞和談進程中,巧妙地促成敘利亞問題相關當事方避談戈蘭高地問題,避免以色列因為戈蘭高地歸屬問題而成為敘利亞問題相關當事方的"公敵",將是以色列外交上的重要難題。

其次,以色列與"真主黨"關係更趨緊張。敘利亞內戰之後,"真主黨"實力有所增加,在黎巴嫩國內的影響力也大幅上升,在戈蘭高地周邊不斷滲透,以色列感受到的安全威脅與日俱增。以色列與戈蘭高地附近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信任建設有待加強,比如以色列多次聲稱偵查到戈蘭高地出現"真主黨"和其他什葉派武裝,而聯合國維和部隊則予以否認。 鑑於黎巴嫩國內脆弱的政治平衡,黎巴嫩政府無法有效管控"真主黨",以色列國內要求通過軍事介入遏制"真主黨"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而如何遏制 "真主黨"在戈蘭高地的滲透,將是以色列安全機構面臨的重大挑戰。

第三,以色列如何處理與俄羅斯的關係。從2015 年 9 月俄羅斯直接介入敘利亞內戰以來,以色列和俄羅斯建立了緊密的聯絡機制,無論是以色列軍機深入敘利亞領空展開軍事打擊行動,還是俄羅斯軍機在敘利亞南部靠近以色列邊境地區執行軍事任務,都未釀成雙方"擦槍走火"。但是,2018 年9 月以色列軍機入侵敘利亞領空執行軍事任務,躲避敘利亞防空火力,導致俄羅斯軍機被擊落之後,俄羅斯決心將 S-300 防空導彈部署到敘利亞境內。儘管俄羅斯和以色列的雙邊軍事關係並沒有因為此事而惡化,但 S-300 防空導彈的部署將對以色列今後深入敘利亞領空的軍事行動產生極大影響。在如何避免與俄羅斯防空系統衝突的前提下,繼續深入敘利亞領空執行空襲,是以色列軍方未來在敘利亞問題上面臨的重要難題。

軍情分析——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的 關切、應對與挑戰

(王 晉 作者單位 :以色列海法大學政治科學學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