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多頭髮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努力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是穩定廣西經濟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廣西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關於“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對外經貿合作,直面問題、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全力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通暢運轉,不斷優化吸引外資外貿企業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提振投資信心。

保訂單 政企攜手克時艱

廣西:多頭髮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4月13日,作為上汽通用五菱佈局海外市場的全球化戰略車型,441輛寶駿530在廣州港登船“出海”,本月預計發運超2500輛。今年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產品出口量同比強勁增長254%,成為疫情陰霾下廣西外貿市場的一抹亮色。

柳州市從抓上汽通用五菱、柳工等外貿龍頭企業入手,帶動外貿產業鏈、供應鏈各方協同復工復產,出臺有針對性的服務措施,幫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疫情之下,柳州市1-2月外貿逆勢增長27.6%,工程機械產品出口同比增加2.8倍。

在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熱軋製造中心車間,機器開足馬力高速運轉,生產線一派繁忙景象。“一方面是加強產品結構調整和研發質量管控,另一方面強化內外相濟靈活調配,出口與內銷相互補充,保證供應鏈穩定。”南南鋁公司銷售副總監劉戈介紹,企業應對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產銷戰略,隨著後期財稅、金融等政策紅利釋放,有信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企業信心的恢復,離不開政策利好的強力支撐。2月以來,自治區商務廳出臺18條“防疫情、穩外貿”措施,從保生產、保訂單、抓出口、擴進口、控風險等多點著力,護航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南寧海關先後出臺穩外貿24條措施,開設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優化查驗作業模式,加快辦理時效等,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出口銀行廣西分行適當上調授信額度、放寬准入條件,開闢評審綠色通道,對支持外貿貸款項目做到受理提速、審批提速、放款提速;設立總規模不低於30億元的貸款額度,全力保障區內重點進出口企業、“走出去”企業、外貿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

“目前我們正根據商務部要求,全面摸底廣西外貿企業訂單延緩、取消等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全力協助企業解決困難、降低損失,爭取全部企業復產達產。”自治區商務廳外貿處負責人表示。

據悉,經過前期努力,目前全區進出口額2000萬元以上的1045家外貿企業已100%復工,生產型企業復產率在90%以上。

降成本 打好政策“組合拳”

廣西:多頭髮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4月15日,友誼關口岸車水馬龍,正逐步恢復往日的繁忙。廣西英明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20多輛裝載芒果、菠蘿蜜、火龍果的大貨車正從越南有序入境。

海關關員分類查驗進口水果,對低風險水果快驗快放,一車水果不到10分鐘就放行。“查驗時間壓縮了,企業成本也節省了,車輛通關更快了。”廣西英明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劍梁說,得益於海關以及政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公司一季度訂單和營業額與去年持平。

友誼關海關監管科科長盧星丞介紹,自實施水果分類查驗措施以來,減少了查驗車輛掏箱時間,查驗效率提高36.3%,有效緩減了疫情期間友誼關口岸進境越南水果的通關壓力。

疫情期間,為緩減企業資金壓力,南寧海關還出臺降低進口大宗散貨差額擔保金的徵收比例、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對美加徵關稅商品排除政策等措施。一季度,南寧海關各項措施切實為企業減輕稅負壓力,累計減稅、緩稅1.8億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平南縣最大的生產型出口企業保利高塑膠製品(廣西)有限公司2月停產,導致部分訂單無法按時交付,面臨較大資金壓力。

為幫企業渡過難關,平南縣稅務局在單證材料不完整的情況下,快速為企業“容缺”辦理了176萬元出口退稅,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從資料齊到容缺辦、從依申請到主動推、從先核後退到先退後核——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廣西稅務部門推出惠企暖企非常舉措,將退稅時間再縮短30%,廣西自貿試驗區內一類出口企業出口退稅更是實現當日到賬。

中央多次強調,要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險合規的外貿政策工具。中國信保廣西分公司發揮政策性職能,聯合自治區商務廳出臺支持企業應對疫情穩外貿的8項信保支持舉措,積極擴大“小微統保平臺”政策覆蓋面,幫助企業穩定海外訂單;積極落實優惠承保政策,對小微企業給予階段性大幅降費支持,發揮政策性保險逆週期調節作用。截至目前,廣西信保支持企業出口保額6.45億美元。

增信心 完善投資“軟環境”

廣西:多頭髮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企業復工復產有什麼困難?”“外匯收支管理上是否便利?”“加工貿易的相關政策是否享受到位?”……4月16日,自治區投資促進局聯合商務、市場監管、外匯管理等相關部門,赴廣西桂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李寧體育(廣西)有限公司等外資企業走訪調研,瞭解復工復產情況,主動問需紓困。

“政府為企業復產全力提供協助,目前我們700個工人、4條生產線全部復產達產。我們非常看好廣西市場,未來5年計劃在南寧投資15億元,打造涵括原材料、運動鞋、運動服裝等研發製造集群化供應基地。”李寧集團廣西供應基地人力行政經理馬曉磊說。

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南寧高新區、東盟經開區均成立服務小組,走訪、服務企業,協調解決防疫物資,支持近30家在建、投產外資企業復工復產。

外商在桂投資預期趨穩,離不開一系列穩外資政策的傾力支持。4月14日,自治區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實施意見》,從深化對外開放、加大投資促進力度、提升投資便利化、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等方面,繪出下一步利用外資工作“路線圖”。

4月上旬,廣西啟動“擴大利用外資百日攻堅行動”,重點開展摸清家底盤活存量、服務重點外資企業、促進外資企業履約進資、開展外資精準招商、開展自貿試驗區外資招商、共建共享全球招商網絡六大重點專項行動,探索建立一套外資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的投資促進機制。

信心比黃金重要。自治區商務廳外資處負責人表示,雖然當前一些外商投資企業面臨防疫成本支出及原材料、人工、物流成本上升等問題,造成復工後生產運營成本提高,但隨著國內疫情管控形勢向好,絕大部分外資企業對在桂投資預期穩、信心足。

據悉,截至4月9日,廣西外商投資企業復工率達到93.8%,企業職工返崗率91%。1-3月,全區實際利用外資額1.75億美元(含投資性公司),同比增長60%,吸引外資增速平穩增長。

拓空間 協同創新挖潛力

廣西:多頭髮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這幾天,自治區商務廳正在籌劃一場與越南的“網上商品交易會”,吸引了不少企業踴躍報名參加。

商務廳外貿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幫助外貿企業拿訂單、找市場,目前計劃先從越南開始,通過網上推介、對接,逐步組織廣西商品出口越南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提前籌備“網上廣交會”,鼓勵外貿企業利用網上平臺開拓國際訂單,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幫助企業爭取訂單;積極發展跨境電商業務,扶持貿易新業態發展,拓展市場新空間。

同時,抓住廣西特色,推動邊境貿易創新發展。繼續擴大互市貿易進口商品品種,創新海關監管、互市商品加工和進入流通領域等管理模式,依託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發展具有邊境地區特色優勢產業。

進口方面,核心是保持大宗商品進口穩定,加快推進銅精礦“保稅混礦”試點等工作,探索建立海外採購中心,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零部件進口,支持中高端消費品、醫藥和康復、養老護理等設備進口。

“必須繼續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和可預期的外商投資環境,進一步把農業、製造業和金融服務業等開放政策落到實處,保障外資企業依法平等進入。”自治區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關鍵是用足用好應對疫情各項支持政策措施,做到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保證政策落地兌現,減輕企業負擔,進一步促進外商投資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